陈世杰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擅长: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脊柱结核、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副教授。

  研究方向:脊柱微创、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肿瘤、骨质疏松、脊柱退变、骨组织工程。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联合脊柱肿瘤中心做博士后,2019年在美国孟菲斯MERI脊柱中心进行SpineSurgery培训,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脊柱结核、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每年完成包括椎间盘镜、椎间孔镜、PVP、PKP、经皮椎弓根螺钉、经皮椎弓根螺钉+侧前方椎间融合、Mis-TLIF、OLIF、ALIF、XLIF、Endo-LIF等各类脊柱微创手术,以及儿童颈椎肿瘤椎节全切重建术、脊柱肿瘤EN-BLOCK切除根治+重建术、脊椎侧弯矫形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重建术等脊柱开放手术共约500台。

  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青委会脊柱组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病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第三届青年委员、中南大学青年科协委员、中南大学脊柱微创研究所委员兼秘书。获得中南大学“新湘雅人才工程”精医助跑计划资助(2015年),首届周江南教授骨科青年医生奖(2013年),中南大学十佳青年(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青年岗位能手(2015年),获得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17年),指导八年制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特别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论文9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3部。

展开
个人擅长
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高位截瘫、脊柱结核、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展开
  • 骨折后取钢板住院几天

    骨折后取钢板住院天数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在5-7天左右,但因患者自身状况(年龄、基础疾病等)、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顺利程度、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等)而异,年轻人、无基础疾病且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者住院天数可能较短,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手术不顺利或术后出现并发症者住院天数可能延长。 患者自身状况 年龄方面: 年轻人身体状况相对较好,骨折愈合后取钢板手术相对顺利,术后恢复较快,住院天数可能较短,一般5天左右即可。例如,年轻的成年人骨折后取钢板,若没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没有感染等并发症,可能5天左右就可以出院。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增加住院天数,可能需要7天甚至更长时间。比如老年患者骨折后取钢板,同时伴有糖尿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以促进伤口愈合,这就可能导致住院天数延长。 基础疾病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相应的治疗来维持身体机能稳定,住院天数会相应增加。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行骨折取钢板手术,术后需要监测心脏功能,预防心脏并发症,可能需要延长住院时间来确保病情稳定。 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好,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低,住院天数相对较短。 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手术情况: 骨折取钢板手术如果比较顺利,没有出现意外情况,如钢板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导致手术操作复杂等,术后恢复相对容易,住院天数可能较短。 如果手术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如钢板取出困难等,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进程,导致住院天数延长。 术后恢复: 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感染、红肿、渗液等情况,患者体温正常,一般状况良好,住院天数会较短。例如,术后伤口愈合甲级,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可能5-6天就可以出院。 如果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伤口换药等处理,住院天数会明显延长,可能需要7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来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总之,骨折后取钢板住院天数因人而异,需要综合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2025-10-11 11:20:35
  • 滑膜囊肿是怎么引起的

    滑膜囊肿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关节损伤(急性损伤致滑膜炎症反应、慢性损伤刺激滑膜)、关节炎性病变(类风湿关节炎使滑膜慢性炎症增生渗出、骨关节炎致滑膜受刺激炎症反应)、感染因素(细菌感染侵袭滑膜引发炎症、结核杆菌感染致滑膜特异性炎症增生渗出)。 关节损伤 急性损伤:当关节受到急性的扭伤、挫伤等损伤时,可能导致滑膜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滑膜的正常功能,增加滑膜囊肿形成的风险。例如,运动过程中剧烈的扭转动作可能使膝关节的滑膜受到损伤,引发滑膜囊肿。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损伤导致滑膜囊肿的情况较为常见,年轻人由于参与剧烈运动的频率较高,相对更容易出现因急性关节损伤引发的滑膜囊肿。 慢性损伤:长期反复的关节磨损、过度使用等慢性损伤也会刺激滑膜。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滑膜长期受到磨损,容易逐渐形成滑膜囊肿。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变,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也会增加滑膜受到慢性损伤的几率,从而诱发滑膜囊肿。 关节炎性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出现慢性炎症。炎症持续刺激滑膜,使滑膜组织增生、渗出,进而形成滑膜囊肿。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多见于中年女性,患病后关节滑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滑膜囊肿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 骨关节炎:随着关节软骨的退变、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关节周围的滑膜会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可能导致滑膜囊肿的形成。老年人是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原因,滑膜囊肿在老年骨关节炎患者中较为常见。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关节部位如果受到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细菌会侵袭滑膜组织,引起滑膜的炎症反应,促使滑膜囊肿形成。例如,化脓性关节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导致滑膜受到感染,进而发展为滑膜囊肿。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细菌感染相关的滑膜囊肿,但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生细菌感染后引发滑膜囊肿的风险相对较高。 结核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关节后,会引起滑膜的特异性炎症,导致滑膜增生、渗出,最终形成滑膜囊肿。在结核高发地区或有结核病史的人群中,需警惕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滑膜囊肿。

    2025-10-11 11:16:48
  • 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表现

    慢性腰肌劳损有腰部疼痛(性质为隐痛等、部位在腰骶部等)、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不适)、肌肉痉挛(肌肉紧张、有局部压痛)等症状表现。 腰部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腰部隐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除。部分患者可出现刺痛或胀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人可能因机体功能衰退,疼痛耐受度相对降低,感觉疼痛更为明显。在性别方面,男女并无显著差异,但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腰部疼痛症状。 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腰骶部,范围较广泛,有的患者疼痛可向臀部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腰部活动可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动作均可能受限。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弯腰拾取物品、久坐后起身活动等动作可能会变得困难。对于儿童,由于其腰部肌肉相对较为柔软,慢性腰肌劳损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长期不良姿势影响,也会逐渐出现活动不灵活的情况;老年人则可能因为腰椎退变等基础问题,合并慢性腰肌劳损后活动受限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活动时的不适:在活动腰部时,可能会伴有疼痛加重的情况,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腰部发僵的感觉,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开始活动时,腰部发僵感较为明显,适当活动后可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又会加重。 肌肉痉挛 肌肉紧张: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用手按压痉挛的肌肉时,患者会有明显的酸痛感。这种肌肉痉挛可能是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为了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而产生的保护性反应。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长期伏案工作者、长期弯腰劳作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因为他们的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非自然的姿势,容易疲劳和紧张。对于有既往腰部损伤病史的人群,由于腰部组织已经受到过损伤,肌肉痉挛的发生概率相对更高,且痉挛可能更为顽固。 局部压痛:在腰部肌肉紧张的部位,往往存在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在骶棘肌处、腰椎横突处或髂嵴后缘等部位,按压压痛点时,疼痛可向远处放射,这是慢性腰肌劳损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体征。

    2025-10-11 11:13:20
  • 腰间盘突出能复位吗

    腰间盘突出有一定复位可能,非手术复位方法中牵引适用于早期症状轻患者但有禁忌证,康复锻炼辅助需专业指导且不同年龄锻炼方式有别;病情严重保守无效者可能需手术复位,手术有风险且需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等情况,需综合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复位及选择复位方式。 非手术复位方法及适用情况 牵引复位:通过牵引装置对腰部施加牵引力,使椎间隙增宽,部分情况下可使突出的间盘有所回纳。对于一些早期、症状相对较轻的腰间盘突出患者,牵引可能有一定的复位效果。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的牵引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相对位置,缓解症状。牵引一般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操作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牵引的重量、时间等参数。但牵引也有一定的禁忌证,如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孕妇等不适合牵引治疗。 康复锻炼辅助复位:一些特定的康复锻炼也可能对腰间盘突出的复位起到辅助作用。比如,游泳中的蛙泳姿势,在游泳过程中脊柱处于不负重的状态,且四肢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可能有助于促进腰椎的生理曲度恢复,对间盘的位置调整有一定帮助。但康复锻炼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因锻炼方式不当加重病情。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康复锻炼的强度和具体方式需要调整。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可适当进行强度稍大的锻炼;老年人则需要选择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如散步、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等。 手术复位情况 手术适应证及复位方式: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严重神经压迫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复位。手术方式包括椎间盘切除术等,通过手术直接去除突出的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复位的目的。但手术是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在术前做好血糖控制等准备工作;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术后恢复也需要更精心的护理。 总体而言,腰间盘突出是否能复位以及采用何种复位方式需要综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在考虑复位相关治疗时,要充分评估各种方法的利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2025-10-11 11:09:16
  • 青年性驼背怎么办

    青年性驼背与姿势不良、脊柱生长发育异常、遗传等有关,早期有背部疼痛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X线片等评估,非药物干预包括姿势纠正(日常保持正确姿势、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病情重时可能需手术,治疗中要定期随访,青少年患者家长要督促其保持良好习惯,青年自身要重视并配合治疗康复以保障健康。 一、病因了解 青年性驼背多与姿势不良、脊柱生长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长期弯腰、伏案等不良姿势易引发,部分青少年可能存在脊柱生长板发育不平衡等情况,家族中有相关脊柱疾病史的青年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二、早期识别与评估 1.症状表现:早期可能出现背部疼痛、弯腰时背部外观异常等,随着病情发展,驼背程度逐渐加重,可能影响身高、呼吸功能等。 2.检查方法:通过体格检查观察脊柱形态,拍摄脊柱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脊柱侧弯、驼背的程度及结构变化等情况,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姿势纠正 日常保持:青年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坐立时脊柱挺直,站立时双肩后展,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的姿势,如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 康复锻炼:进行针对性的脊柱康复锻炼,例如游泳,游泳时身体呈伸展状态,对脊柱有良好的锻炼和矫正作用;还可进行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锻炼,增强背部肌肉力量,帮助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2.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背部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按摩力度和方法要适当,避免不当操作加重病情。 四、医疗干预情况 1.病情较重时:如果驼背程度较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脊柱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等医疗干预措施。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患者病情,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 2.定期随访:青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等监测脊柱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青少年患者,家长应密切关注其脊柱发育情况,督促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脊柱损伤。同时,青年自身要提高对脊柱健康的重视,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措施,以促进脊柱恢复正常形态,保障身体健康。

    2025-10-11 11:07: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