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疾病和肝脏、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邱伟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实验外科学组全国委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洛杉矶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学习,2003年9月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2014年晋升为实职实聘的主任医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委员会(USMLE)/美国外籍医师教育委员会(ECFMG)注册医师,2013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美国外科研究协会(ASR)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欧洲肿瘤研究协会(EACR)会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世界胃肠病学》和《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肝脏、胰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多项。完成复杂甲状腺手术近千例,完成肝胆胰手术和微创肝胆胰手术数百例,完成胃肠肿瘤手术数百例,参与肝移植手术80余例,包括亚洲第1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1例肝肠联合移植和3例劈离式肝移植。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好大夫网年度最佳医生,2013年5月Hepatology 360国际肝脏疾病论坛口头发言最高奖,2012年6月获“论道、优术”精准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北京站第一名,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后备军,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委青年“启明星”,2005年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并在2008年的终期考核中名列全市外科组第一名。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疾病和肝脏、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展开
  • 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怎么诊断

    医生诊断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1.病史:患者有腹腔内脏器感染、手术或外伤等病史。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4.体格检查发现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异常等体征可提示引起腹膜炎的原因。 5.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可提示致病原因,如穿刺抽出不凝血提示肝脾等实质脏器或血管破裂;抽出气体及胃肠内容物提示消化道穿孔等。 6.腹腔穿刺物等进行病原体培养可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结合药敏试验可为治疗提供参考。 7.腹部X线片对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较为敏感,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气液平面等影像改变。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腹腔情况评估方法,可了解肝、脾、胆囊、胰腺、阑尾、肾及卵巢等器官的情况,对腹水也有较高的敏感性。 8.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可用于评估全身及重要系统情况。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提示感染的种类及程度;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等可提示是否存在出血等。心电图可了解有无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缺血以及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2025-04-01 02:10:51
  • 肠梗阻能不用做手术就治愈吗

    部分肠道梗阻患者是可以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的,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肠道梗阻患者都适合做内科保守治疗的。 临床上,内科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特别是不完全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道梗阻也是可以实施内科保守治疗的,如果患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一般进行胃肠减压,它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吸除胃肠道内多余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并且还要及时纠正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时补充丢失的钠,钾,氯,钙等电解质,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来纠正患者内环境的紊乱。 患者还可给予一些抗生素,合理的使用可防治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必要时还可给予一些镇静剂,解痉剂等对症处理,来缓解患者不适的症状,镇痛剂的使用应遵循急腹症治疗的原则,即首先要明确腹痛的原因,并且镇痛剂的使用应不干扰患者各系统的生理基本功能,临床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者反而加重,形成完全性绞窄性肠梗阻时则应手术治疗切除肠道梗阻。

    2025-04-01 02:10:50
  • 疝气的症状

    疝气疾病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会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可见腹股沟疝,脑疝,膈疝,腹壁切口疝,脐疝等。 1.腹股沟疝有直疝,斜疝,股疝三类,根据疝气发展的进程,又可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堪顿性疝,绞窄性疝等,主要表现如下: (1)易复性斜疝: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肿块和胀痛。 (2)难复性斜疝:表现为胀痛,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可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 (3)嵌顿性疝:表现为明显疼痛,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4)绞窄性疝:表现为局部疼痛,严重情况下可能因肠坏死而出现脓毒症等表现。 2.脑疝:小脑幕裂孔疝患者主要表现出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枕骨大孔疝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血压高,呼吸骤停等不适症状。 3.膈疝:患者通常表现出烧心,反酸,吞咽梗阻感,上腹疼痛等不适症状。 4.腹壁切口疝:患者的腹壁切口处可能出现肿块,较大的切口疝患者局部可能出现腹部牵拉感,恶心,食欲减退,腹部隐痛等症状。 5.脐疝:患儿可能会出现脐部柔软性隆起或突出;成年患者可能会伴有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腹部不适症状。 建议出现身体不适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2025-04-01 02:10:50
  • 肚脐眼下面腹内隐隐痛是怎么回事

    肚脐下面腹内隐隐痛,可能是胃肠炎、阑尾炎、膀胱炎、盆腔炎或者其他肿瘤性疾病导致疼痛,若症状持续不缓解,请及时就医。 1.胃肠炎:若平时不注意个人饮食,经常吃一些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炎的出现,出现肚脐下面隐隐作痛。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避免症状加重。 2.阑尾炎:部分患者出现阑尾炎后,也会产生肚脐下面隐隐作痛,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红霉素,若疼痛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用药请遵医嘱。 3.膀胱炎:当细菌侵入膀胱后,可能导致膀胱炎,因此会产生肚脐下面隐隐作痛的症状。出现膀胱炎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 4.盆腔炎:女性出现盆腔炎后,由于炎症的刺激,可导致出现肚脐下面隐隐作痛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5.其他肿瘤性疾病:当腹部出现肿瘤时,可压迫腹部脏器,导致出现肚脐下面隐隐作痛,这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后,由专业医生判断进行治疗。 除上所述,还有其他情况可能会导致出现肚脐下面隐隐作痛,当症状持续,或者疼痛症状加重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2025-04-01 02:10:50
  • 肚脐眼凸起来怎么回事

    肚脐眼上面鼓出,是很多新生儿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其实这可能是我们在医学上称的脐疝,是宝宝很容易出现的一种问题,但是通常孩子脐疝会在一周岁以内自然的愈合。 1、宝宝肚脐凸起,医学上称为脐疝。当宝宝咳嗽、哭闹使腹内压增高时,脐部有突出的球形或半球形的肿块。这肿块是由于腹壁肌肉和腱膜在脐部遗留下来的发育缺陷,使腹膜等组织从脐环向外突出而形成的疝。如用手轻轻一压就可以让它回到腹腔。 2、一般孩子脐疝大多在1周岁内就可以自然愈合,如果你宝宝在6个月以上还是这样,就应该在家中采取一些简易的措施来加速脐疝的愈合。 3.用硬币(先在皮肤上衬一块软布)或半个乒乓球凸面压紧肚脐并固定,使肚脐不再突出,可加速它的愈合。 4.是把4厘米宽的两条胶布剪成牵拉胶布,在一条胶布一端的两侧各剪去三分之一,使它穿过在另一条胶布上剪好的孔。在粘贴胶布前,先在皮肤上涂一些安息香酸酊以保护皮肤,再把胶布贴在脐的两边,然后把两条胶布拉紧贴牢,半个月换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脐部下陷,使脐疝的缺损口合在一起,以便于脐疝的愈合。这种方法一般在3个月左右就能见效。如果用了这两种方法脐疝仍不见好转,就应应该到医院就诊。

    2025-04-01 02:10: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