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疾病和肝脏、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邱伟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实验外科学组全国委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洛杉矶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学习,2003年9月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2014年晋升为实职实聘的主任医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委员会(USMLE)/美国外籍医师教育委员会(ECFMG)注册医师,2013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美国外科研究协会(ASR)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欧洲肿瘤研究协会(EACR)会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世界胃肠病学》和《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肝脏、胰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多项。完成复杂甲状腺手术近千例,完成肝胆胰手术和微创肝胆胰手术数百例,完成胃肠肿瘤手术数百例,参与肝移植手术80余例,包括亚洲第1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1例肝肠联合移植和3例劈离式肝移植。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好大夫网年度最佳医生,2013年5月Hepatology 360国际肝脏疾病论坛口头发言最高奖,2012年6月获“论道、优术”精准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北京站第一名,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后备军,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委青年“启明星”,2005年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并在2008年的终期考核中名列全市外科组第一名。
展开-
多发性脂肪瘤要注意什么,怎么办
多发性脂肪瘤的控制与治疗要点如下: 一、控制: 1.饮食方面:患者平常要注重清淡饮食,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不可进食含油量高以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运动方面:患者还需适度开展户外运动,这样能够控制体重、提升免疫力。 二、治疗: 1.手术治疗:这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对多发性脂肪瘤通常无效。如果多发性脂肪瘤较小且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可不进行治疗,只需定期观察。而当患者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时,则可进行脂肪瘤切除手术。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患者要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防止过度劳累。 2.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学会自我放松,这对身体恢复有帮助。 对于多发性脂肪瘤,控制上要注意饮食和运动,治疗主要靠手术,同时患者日常还需注意多方面来促进身体良好状态。
2025-05-14 16:40:06 -
粉瘤和脂肪瘤的区别是什么
粉瘤和脂肪瘤的区别主要在于形成原因、好发部位、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 1.形成原因 粉瘤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脂肪瘤则是由于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 2.好发部位 粉瘤好发于头面、背臀等部位;脂肪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 3.症状表现 粉瘤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脂肪瘤通常为单个或多个位于皮下的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可推动,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 4.治疗方法 粉瘤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脂肪瘤较小者一般无需治疗,较大者或有症状者可手术切除。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粉瘤和脂肪瘤的一些常见区别,具体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肿块,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14 16:36:54 -
妊娠期妇女腹股沟疝怎么办
孕妇得了疝气并非一定要躺着,适当进行日常活动一般也不会使病情加重。孕妇疝气包括脐疝和腹股沟疝,常与腹内压增高有关。 一、脐疝:孕妇患上脐疝后,可佩戴疝气带压迫肚脐部位,这样能使其不容易进一步发展,对脐疝有一定益处。如果一直躺着休息,因腹部压力未减,反而可能增加脐疝处的张力,导致疝气加重,所以孕妇不一定得一直躺着。 二、腹股沟疝:若孕妇患的是腹股沟疝,要经常注意避免增加腹股沟疝的压力,以防其突出而产生疼痛。此时孕妇可进行一些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利于腹股沟疝回纳,不一定非得躺着休息。此外,也可穿戴疝气带防止腹股沟疝反复突出,或通过特定手法使其回纳。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孕妇患疝气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既不能过度休息也不能过度活动,必要时应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5-14 16:34:47 -
颈部有淋巴结要紧吗
颈部有淋巴结是否要紧需具体分析,要依据淋巴结大小、粘连度以及伴随症状来判断。 一、不要紧的情况。 1.淋巴结本身就散在分布于全身各处,颈部也不例外。 2.如果体型消瘦,且颈部淋巴结位置较表浅,就可能被自己摸到,其通常体积较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也无不适症状,这种一般不要紧。 二、要紧的情况。 1.若淋巴结较大,有触痛,活动度差,或同时伴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这往往是疾病导致,比如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等,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相应科室就诊,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2.另有少部分情况是恶性肿瘤通过淋巴结转移至颈部引起,这就需要遵医嘱采取手术或放化疗等措施。 因此,当发现颈部有淋巴结时,最好尽快前往医院,以明确其性质,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颈部有淋巴结要紧与否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和处理。
2025-05-14 16:31:33 -
被马蜂蛰了一直痒怎么办
被马蜂蛰后一直痒,可采取以下措施:拔出毒刺、清洗伤口、冷敷、涂抹药物、口服药物,若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1.拔出毒刺 马蜂的毒刺上有倒钩,蛰入皮肤后不易被拔出。可以用镊子或针将毒刺挑出,或者用拔罐器将毒汁吸出。 2.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小苏打水等清洗伤口,以中和毒素。 3.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上,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4.涂抹药物 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以缓解瘙痒症状。 5.口服药物 若瘙痒症状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6.就医治疗 若症状严重,如出现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给予抗过敏药物、肾上腺素等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以及过敏体质者,被马蜂蛰后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防范马蜂,避免被蛰。
2025-05-14 16: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