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疾病和肝脏、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邱伟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实验外科学组全国委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洛杉矶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学习,2003年9月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2014年晋升为实职实聘的主任医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委员会(USMLE)/美国外籍医师教育委员会(ECFMG)注册医师,2013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美国外科研究协会(ASR)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欧洲肿瘤研究协会(EACR)会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世界胃肠病学》和《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肝脏、胰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多项。完成复杂甲状腺手术近千例,完成肝胆胰手术和微创肝胆胰手术数百例,完成胃肠肿瘤手术数百例,参与肝移植手术80余例,包括亚洲第1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1例肝肠联合移植和3例劈离式肝移植。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好大夫网年度最佳医生,2013年5月Hepatology 360国际肝脏疾病论坛口头发言最高奖,2012年6月获“论道、优术”精准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北京站第一名,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后备军,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委青年“启明星”,2005年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并在2008年的终期考核中名列全市外科组第一名。
展开-
腋下有点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腋下有点肿的常见原因包括淋巴结肿大(感染或肿瘤因素)、副乳、皮脂腺囊肿、脂肪瘤、外伤;若腋下肿起持续不缓解或伴不适要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病因。 感染因素:当腋下周围组织发生感染时,如上肢、胸部皮肤的细菌感染等,可引起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例如手部皮肤有伤口,细菌沿淋巴管蔓延至腋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伴有疼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皮肤擦伤等引起,成人则可能因工作中接触污染物等导致感染。 肿瘤因素:腋下淋巴结转移癌较为常见,如乳腺癌可转移至腋下淋巴结,此时淋巴结质地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对于有乳腺癌病史的人群需高度警惕,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至腋下淋巴结。 副乳:女性较为常见,是胚胎时期乳腺组织退化不全所致。在腋下或腋前可出现类似乳房的组织,月经前期可能出现肿胀、疼痛,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青春期发育、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受激素影响,副乳可能更明显。 皮脂腺囊肿:腋下皮肤的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囊肿,可表现为腋下肿起,一般无明显疼痛,但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青少年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对更易发生。 脂肪瘤: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质地柔软,可推动,一般无不适症状,当脂肪瘤较大时可感觉腋下肿胀。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与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外伤:腋下受到撞击等外伤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可能出现肿胀、淤血,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时可能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儿童玩耍时易发生外伤,成人可能因意外碰撞等导致。 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若腋下肿起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如发热、疼痛加重、肿块进行性增大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腋下肿胀情况,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清,需更细致观察;对于妊娠期女性发现腋下肿起,要考虑激素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排查特殊情况;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群,更要重视腋下肿块的排查。
2025-09-24 13:11:16 -
脚被生锈的铁丝扎了要打破伤风针吗
脚被生锈铁丝扎了通常建议打破伤风针,因生锈铁丝可能带破伤风梭菌,要判断伤口污染程度,了解破伤风针有破伤风抗毒素(需皮试,儿童需密切观察反应)和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用皮试,超24小时仍有预防作用),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及时就医评估并按情况注射破伤风针。 伤口的污染程度判断 伤口较深且污染严重:生锈的铁丝可能带有较多的泥土、铁锈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增加感染破伤风梭菌的风险。当伤口深达皮下组织时,形成了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非常适合破伤风梭菌生长繁殖。 伤口较表浅但污染重:即使伤口表面看起来不深,但如果铁丝上的污染物进入伤口,也有感染破伤风梭菌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也建议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针的类型及适用情况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最常用的破伤风预防制剂,但它是马血清制品,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前需要做皮试。如果皮试阴性可以注射,阳性则需要进行脱敏注射。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在使用TAT时更要密切观察皮试及注射后的反应。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不需要做皮试,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更为安全。一般在受伤后24小时内注射效果较好,但如果超过24小时,只要未发病,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仍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破伤风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且在受伤后可能不能准确描述伤口情况,所以一旦脚被生锈铁丝扎伤,更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并且在注射破伤风相关制剂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反应,如有无过敏迹象等。 成人:成人虽然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但也不能忽视生锈铁丝扎伤后的破伤风预防。如果既往有过破伤风疫苗接种史,需要评估疫苗的接种时间,如果超过了破伤风疫苗的有效保护期(一般为5-10年),也需要及时注射破伤风针。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和身体的免疫功能,脚被生锈铁丝扎伤后更易感染破伤风,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破伤风预防,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破伤风针的注射等处理。
2025-09-24 13:10:36 -
小孩不小心磕破了用打破伤风针吗
小孩不小心磕破是否需打破伤风针分情况判断,依伤口类型(清洁伤口风险低可不打,污染、深窄伤口需打)、疫苗接种史(全程接种按时间加强,未全程或不详要积极处理伤口并考虑打)、特殊人群(婴幼儿更敏感,过敏史人群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来定。 清洁伤口:如果小孩磕破的伤口比较清洁,比如是被干净的钝器轻微刮伤,伤口表浅且污染程度低,这种情况下感染破伤风梭菌的风险较低,通常不需要打破伤风针。因为破伤风梭菌是厌氧菌,喜欢在狭窄、深且污染严重的伤口环境中繁殖,清洁表浅的伤口不利于其生长。 污染伤口:当伤口是被泥土、铁锈、粪便等污染,或者伤口较深、伤口窄而深时,就需要考虑打破伤风针。例如小孩被生锈的铁钉扎伤,伤口深且有铁锈污染,此时破伤风梭菌容易在这样的伤口内滋生繁殖,感染破伤风的风险大大增加,需要及时打破伤风针来预防。 疫苗接种史考量 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如果小孩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且在有效保护期内,对于符合打破伤风针指征的伤口,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来说,全程免疫后5-10年内再次受伤,若伤口属于污染或深伤口,通常加强接种1针破伤风类毒素即可;但如果超过10年,可能需要重新全程接种疫苗来获得较好的保护。 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对于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或者接种史不清楚的小孩,当遇到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的伤口时,都需要积极处理伤口并考虑打破伤风针。因为这类小孩体内的破伤风抗体水平可能不足以抵御破伤风梭菌的感染。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对于伤口感染破伤风的风险更为敏感。在处理婴幼儿磕破伤口时,更要严格按照伤口的污染程度和深度来判断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如果有任何可疑感染破伤风梭菌的情况,都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并给予相应处理。 有过敏史人群:如果小孩对破伤风抗毒素有过敏史,现在需要打破伤风针时,可以考虑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但使用前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和皮试等相关操作,以确保安全,因为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相对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谨慎操作。
2025-09-24 13:09:06 -
破伤风针有多疼
破伤风针疼痛程度有个体差异,受注射部位、速度、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儿童可通过家长安抚、医护轻柔缓慢注射减轻疼痛,成年人可通过放松、医护合适操作等减轻疼痛。 一、疼痛程度的个体差异 破伤风针的疼痛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其疼痛程度类似于普通肌肉注射的疼痛。不同人群对疼痛的感知不同,这与个人的痛觉阈值、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例如,儿童由于痛觉神经相对敏感,可能会觉得破伤风针的疼痛比成人更为明显;而成年人如果精神放松,痛觉阈值较高,可能感觉疼痛相对较轻。 二、影响疼痛感受的因素 (一)注射部位 通常破伤风针选择上臂三角肌等部位进行肌肉注射。注射部位的神经分布情况会影响疼痛感受。如果注射部位的神经丰富,可能会使疼痛感觉更明显。比如,对于一些本身上臂三角肌部位神经较为敏感的人群,注射时可能会觉得更疼。 (二)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也会对疼痛有影响。如果注射速度较快,药物快速进入肌肉,可能会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疼痛感觉相对更强烈;而缓慢、均匀地注射药物,可能会使疼痛相对减轻。 (三)患者的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疼痛感受有显著影响。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的患者,痛觉会更加敏感,可能会放大破伤风针注射时的疼痛感觉;而心理放松、能够分散注意力的患者,对疼痛的感受相对会轻一些。例如,在注射前通过与患者交流、引导其放松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对疼痛的感知。 三、减轻疼痛的相关措施 (一)儿童群体 儿童在注射破伤风针时,家长可以在注射前给予心理安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医护人员在注射时应尽量动作轻柔,缓慢注射药物,以减轻儿童的疼痛感受。因为儿童的痛觉神经发育相对敏感,轻柔操作能最大程度减少他们的痛苦。 (二)成年人群体 成年人在注射前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自己,缓解紧张情绪。医护人员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缓慢、均匀地进行注射,以降低疼痛程度。对于一些痛觉阈值较低且紧张的成年人,还可以在注射局部适当进行皮肤消毒等操作时,让患者有个适应过程,从而减轻整体注射时的疼痛感觉。
2025-09-24 13:08:29 -
脂肪瘤能报销农村医保吗
农村医保报销脂肪瘤时因疾病致需医疗干预如压迫等的手术费、床位费、术前检查费等符合规定可报,单纯美容目的不报,不同地区政策有起付线、报销比例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销差异,儿童患者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按流程办报销,老年患者依身体状况评估手术必要性按当地规定流程比例办报销。 一、农村医保报销基本范畴与脂肪瘤的关联 农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针对符合基本医疗范畴的诊疗项目、药品等费用进行报销。脂肪瘤若因疾病导致需要医疗干预,如出现压迫症状、快速增大等情况需手术切除时,其相关医疗费用需看是否符合医保报销的具体规定。 二、手术治疗相关报销情况 1.治疗必要性界定:若脂肪瘤是因疾病导致影响身体功能,如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不适等,此时进行手术切除的手术费、住院期间的床位费、术前必要的检查费(如血常规、彩超等用于评估病情的检查费用)等,在符合新农合报销政策中诊疗项目要求的前提下,可纳入报销范围。但若是单纯为美容目的切除脂肪瘤,这类非治疗必要性的费用通常不在农村医保报销范围内。 2.地区政策差异影响:不同地区的新农合报销政策存在差异。一般会涉及起付线、报销比例等规定。例如,有的地区设定了一定金额的起付线,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按相应比例报销;且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如基层卫生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等)报销比例不同,通常基层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上级医院报销比例相对低些。 三、特殊人群情况考量 1.儿童患者:儿童脂肪瘤患者若需手术治疗,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手术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生理特点,确保医疗操作安全。在报销方面,需按照新农合报销流程为儿童办理相关手续,保障儿童能享受合规的医保报销权益,同时要确保报销资料符合儿童就医的相关要求。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若患有脂肪瘤且需手术,要依据其身体状况评估手术必要性。在报销时,需按照当地新农合规定的流程和比例进行,关注老年患者身体恢复等情况对报销的影响,确保老年患者能顺利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保障其医疗权益,在报销过程中要协助老年患者准备好相关就医资料等。
2025-09-24 13:0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