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道肿瘤、甲状腺疾病和肝脏、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邱伟华,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实验外科学组全国委员。2000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1年至2004年在美国洛杉矶希望城国家医学中心完成博士后学习,2003年9月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2014年晋升为实职实聘的主任医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委员会(USMLE)/美国外籍医师教育委员会(ECFMG)注册医师,2013年起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美国外科研究协会(ASR)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AACR)会员、欧洲肿瘤研究协会(EACR)会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会员,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科研基金评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世界胃肠病学》和《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肝脏、胰腺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项目多项。完成复杂甲状腺手术近千例,完成肝胆胰手术和微创肝胆胰手术数百例,完成胃肠肿瘤手术数百例,参与肝移植手术80余例,包括亚洲第1例腹腔多脏器联合移植、1例肝肠联合移植和3例劈离式肝移植。 2014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好大夫网年度最佳医生,2013年5月Hepatology 360国际肝脏疾病论坛口头发言最高奖,2012年6月获“论道、优术”精准肝胆胰手术视频大赛北京站第一名,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后备军,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委青年“启明星”,2005年入选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并在2008年的终期考核中名列全市外科组第一名。
展开-
脸部皮下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脸部皮下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 脸部皮下囊肿是由于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囊或皮脂腺被堵塞所引起的,这些结构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不会自行排空,从而导致囊肿持续存在。如果囊肿体积较小且无症状,可能不需要特别处理,但需定期观察其大小变化。若囊肿增大、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时,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面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护肤品,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损伤。此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多食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类等,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和皮肤修复。
2025-04-01 20:57:51 -
阑尾炎手术后8天可以吃什么东西
阑尾炎手术后8天,若切口愈合良好且肠道功能恢复,可以选择主食、蔬果、蛋白质等食物。 1.主食 稀软的面条、馒头、花卷、蛋糕及汤类,如鱼汤、鸡蛋汤等,这些食物既营养又易于消化。 2.蔬果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菠菜、韭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有利于切口愈合及提高抗病能力。 3.蛋白质 适量摄入鸡蛋、鱼肉、瘦肉等,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此外,应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胡吃海喝,以及忌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具体饮食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2025-04-01 20:57:51 -
肚脐眼旁边长了个疙瘩
肚脐眼旁边长了个疙瘩,可能是以下原因: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2.脂肪瘤 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 3.疖子 是毛囊及其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 4.其他 如表皮样囊肿、脐尿管瘘等。 如果疙瘩较小,没有明显不适,可以先观察。如果疙瘩逐渐增大,或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 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肚脐眼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挤压疙瘩,以免引起感染。
2025-04-01 20:57:51 -
肚脐眼有点湿还臭
肚脐眼有点湿还臭,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脐炎 脐部凹陷处极易积水、积污,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脐炎轻者表现为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脐部及周围皮肤发红或有肿胀;重者还可有发烧、腹痛等症状。 2.脐尿管瘘 脐尿管未完全闭合,脐部有尿液外溢,长期刺激局部皮肤,会引起脐部湿疹、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 3.其他 如脐部肿瘤、脐疝等也可引起脐部有分泌物,有臭味。 如果肚脐眼有点湿还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刺激,不要用手抠肚脐。
2025-04-01 20:57:51 -
野蜂蛰了怎么消肿止痒
被野蜂蛰后,消肿止痒的方法主要包括清除毒刺、碱性处理、冰敷、药物治疗等。 1.清除毒刺 被蛰后第一时间应检查有没有残留毒刺,及时用镊子或针等工具小心拔除,注意避免挤压毒刺根部,以免毒液进一步扩散。 2.碱性处理 野蜂的毒液多为酸性,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中和毒液,减轻皮肤不适。 3.冰敷 对被蛰部位进行冰敷,有利于收缩血管,减少炎症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 4.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涂抹患处,或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以减轻症状。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4-01 20: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