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个人擅长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展开
  • 女人什么血型最好

    “哪种血型的女人最好”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答案,因为血型与性格、健康等方面的关联并不绝对,且性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医疗领域重视血型,但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分强调其作用,而应尊重个体差异。 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某些血型可能与某些健康问题或性格特点有一定的关联。例如,一些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患心脏病,而O型血的人可能对某些疾病有更强的免疫力。但是,这些关联并不是绝对的,而且不能仅仅根据血型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或性格。 此外,性格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经历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某种血型的女人就一定具有某种特定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独特之处,而不是根据血型来对他们进行分类或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血型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或能力。 在医疗领域,血型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输血和器官移植中。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血型的作用,而应该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总之,血型并不能决定一个女人的好坏,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认识和了解每个人。

    2025-09-29 09:34:29
  • 贫血三项是指什么检查

    贫血三项是血清铁、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饮食等可能影响检查。 血清铁是体内铁的主要存在形式,可反映机体铁的含量。降低提示缺铁,升高见于铁利用障碍、红细胞破坏过多等。 铁蛋白是一种稳定的铁储存蛋白,由肝脏合成,可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等。 总铁结合力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其增加提示铁储备增加,可能与铁利用障碍、铁蛋白增多症等有关。 贫血三项检查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例如,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降低,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升高;地中海贫血时,血清铁和铁蛋白可正常或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三项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及病史等综合判断。此外,饮食、某些疾病等也可能影响检查结果,如素食者、感染、炎症等可能导致铁蛋白升高。 如果怀疑有贫血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贫血等疾病的发生。

    2025-09-29 09:33:31
  • 无偿献血有什么好处

    无偿献血是指健康且适龄的公民自愿且无偿地献出自身可再生的部分血液,用于救助需要血液治疗的患者或服务于国家公益事业。 一、献血对大部分人健康无影响且有好处:前往正规医院献血通常不会对大部分人群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少量献血还有一定益处,如能加快血液流速,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黏血症等。具体来说,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红细胞数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加快血液流速,能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同时,机体血液含量下降会刺激造血功能,一定程度上加快新陈代谢速率;此外,献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二、献血的相关规定和益处: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献血1000毫升以上时,本人可无限量免费用血,其父母、子女和配偶可报销献血等量的医疗用血费用。而且,当用血紧张时,拥有无偿献血证的人群可优先用血。 总之,建议适龄且符合献血条件的成年人每年进行适量献血,这既能帮助他人,也对自身有一定益处。同时,要了解相关规定和权益,让献血发挥更大的价值。

    2025-09-29 09:32:41
  • 头晕流鼻血是白血病吗

    头晕流鼻血不一定是白血病,非白血病因素有鼻部局部的鼻黏膜干燥、鼻部炎症、鼻部外伤,全身的血压异常、血液系统其他疾病、其他系统疾病等;白血病相关的头晕流鼻血除这两症状外还有血液系统表现(如皮肤瘀点等、血常规异常)和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等),出现头晕流鼻血需及时就医做详细检查来明确病因,不同人群应对方式类似但需依具体情况调整检查诊断方法。 一、非白血病因素引起头晕流鼻血的情况 鼻部局部因素 鼻黏膜干燥:常见于秋冬季节,空气干燥,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鼻黏膜干燥后容易破裂出血,而鼻出血后可能因失血等导致头晕。例如,一些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人,由于室内空气干燥,鼻黏膜干燥,就可能出现流鼻血,同时因失血少量而头晕。 鼻部炎症:如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使鼻黏膜充血、水肿,容易破损出血,炎症刺激也可能影响头部血液循环等导致头晕。比如慢性鼻炎患者,长期鼻黏膜炎症状态,常出现流鼻血,同时伴有头晕不适。 鼻部外伤:如用力擤鼻、挖鼻等导致鼻黏膜损伤出血,而外伤后身体可能因应激等出现头晕表现。 全身因素 血压异常: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能出现流鼻血,同时血压波动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头晕。低血压患者,血压过低时,脑部灌注不足也可能头晕,同时可能因血管脆性等原因流鼻血。例如,一些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佳时,就容易出现流鼻血伴头晕。 血液系统其他疾病:除白血病外,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出血,包括鼻出血,同时因血小板减少可能有头晕等表现。再如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友病等,也会出现鼻出血和头晕等症状。 其他系统疾病:如发热性疾病,体温升高时,鼻黏膜血管扩张,可能流鼻血,同时发热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脑部供血等情况改变引起头晕。例如感冒发热时,可能出现流鼻血和头晕。 二、白血病相关的头晕流鼻血特点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除了头晕流鼻血外,还可能有其他表现。 血液系统表现:除了鼻出血外,还可能有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例如,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异常增高或降低,血小板极度减少,容易出现多部位出血,包括鼻出血,同时由于贫血等原因头晕更为明显,可能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有发热,多为低热或高热,持续不退,还可能有进行性消瘦等表现。 如果出现头晕流鼻血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怀疑白血病,还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应对方式类似,但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检查和诊断方法。例如儿童出现头晕流鼻血,要更仔细排查各种可能病因,成人也要全面评估。总之,头晕流鼻血只是一种症状表现,不能仅凭这两个症状就判定是白血病,需要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判断。

    2025-09-22 20:57:07
  • 白血病如何分型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ANC)的30%,一般自然病程短于6个月。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至非红系有核细胞(NEC)的≥20%,可伴有成熟粒细胞的分化异常。 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M3: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5:单核细胞白血病。 M6:红白血病。 M7:巨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或幼淋巴细胞≥ANC的20%。 L1: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 L2: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 L3: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细胞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慢性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的阶段,多为较成熟的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病情发展缓慢,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以外周血粒细胞增高和出现不成熟粒细胞为特征,可伴有贫血、血小板增多或减低,甚至全血细胞减少。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简称慢淋,是一种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疾病,细胞形态类似成熟淋巴细胞,蓄积于血液、骨髓及脾脏,淋巴结等淋巴组织。 毛细胞白血病(HCL):是一种B淋巴细胞肿瘤,呈毛玻璃样细胞,多见于脾,淋巴结和外周血。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是一种B淋巴细胞肿瘤,瘤细胞为幼淋巴细胞,多见于脾,淋巴结和外周血。 白血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白血病类型和分期等因素制定。 白血病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和家属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病毒感染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09-22 20:54: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