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第二天抽血前一天晚上喝酒会影响结果吗?
第二天抽血前一天晚上喝酒是会影响结果的,常规的体检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生化检查,而患者在饮酒后会出现转氨酶等指标异常的情况,所以对肝功能方面影响非常大。建议:您可以告知医生,自己前一天晚上饮酒的情况,抽血前一天还要清淡饮食,避免吃过于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会影响检查结果。患者在体检当天还应该保证空腹时间在八小时以上。
2025-03-29 21:06:48 -
献血有什么坏处
献血后部分人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短暂不适因血容量短时间减少经休息可逐渐缓解;贫血患者献血会进一步加重贫血致面色苍白等症状加重;孕妇献血可能影响自身造血及营养供应增加孕期贫血等风险不利母婴健康;虽正规献血机构有严格消毒和操作流程但极个别有感染血液传播疾病极小风险;有基础疾病人群献血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诱发不适不利基础病控制稳定。 一、短暂性身体不适 献血后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情况,主要是因为献血导致血容量短时间内减少,机体需要一定时间来调节恢复,一般经休息可逐渐缓解。 二、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1.贫血患者:本身存在贫血状况的人群,献血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程度,影响身体正常的氧气运输等功能,导致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加重。 2.孕妇:孕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献血可能影响自身造血功能及营养状况,进而对胎儿的营养供应等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孕期贫血等风险,不利于母婴健康。 三、感染风险(极小概率) 虽然正规献血机构有严格的消毒和操作流程,但极个别情况下,若采血器械等未完全达到无菌标准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存在感染血液传播疾病(如乙肝、丙肝等)的极小风险,但这种情况发生概率极低,正规献血环境下风险可有效控制。 四、对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影响 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献血过程中可能引起血压波动等情况,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不利于基础疾病的控制和稳定。
2025-08-13 15:26:34 -
抽血过后胳膊青紫
抽血后手臂出现淤青,关键原因包括抽血时反复穿刺、按压止血时间不足或不牢、患者年龄大且有心脑血管疾病致血管弹性降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血液溢出并聚集成淤青。淤青往往伴有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血肿。对此建议及时处理: 一、 1.局部加压:若有淤青持续扩大的情况,应继续按压抽血部位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少其继续扩大。 2.冷敷、热敷:出现淤青的前48小时内对抽血部位适当冷敷,可减少淤血扩散与止痛;48小时后可适当热敷,促进淤青消散。 3.抬高患肢:抽血后出现局部淤青时尽量抬高手臂,以促进血液回流,改善淤青状况。 4.消毒:使用碘伏等对淤青部位消毒,降低局部感染可能。 二、 1.抗感染药物:若有感染,遵医嘱使用头孢类、青霉素类等药物消炎。 2.活血化瘀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红花油等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中成药,辅助淤青恢复。 此外,若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也易出现抽血后手臂淤青,此时应在抽血后适当增加对抽血部位的按压力度与时间以更好止血,并及时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要注意抽血后手臂淤青部位尽量避免碰水以减少感染。若淤青症状严重,应及时进行系统治疗,以免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抽血后手臂出现淤青的原因多样,处理方法包括局部加压、冷热敷、抬高患肢、消毒以及根据情况使用抗感染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等,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的要特别注意,严重时需系统治疗。
2025-08-13 15:25:16 -
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
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提示可能缺铁、患慢性病或其他原因,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补充铁剂、治疗慢性病、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避免不良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缺铁: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如果体内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从而使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这种情况常见于月经量过多、消化道出血、痔疮等患者,也可能与长期挑食、节食等有关。此外,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疾病也可能导致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 2.慢性病:某些慢性病,如慢性感染、炎症性肠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缺铁性贫血,进而使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 3.其他:其他可能导致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的原因还包括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等。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只是一个初步的检查结果,不能单独作为诊断的依据。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清铁、铁蛋白、维生素B12、叶酸、骨髓穿刺等,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平均红血细胞体积偏低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此外,还应避免长期挑食、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2025-08-13 15:24:03 -
血色素低怎么办
血色素低可能由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失血及其他因素引起。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评估,确定具体原因并制定相应治疗计划。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保暖、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1.营养不良:饮食中缺乏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营养素可能导致血色素低。建议增加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豆类、蛋类和全谷类食物。如果饮食调整不能改善血色素水平,可以考虑服用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补充剂。 2.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导致血色素低。治疗基础疾病是提高血色素水平的关键。同时,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3.失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如胃溃疡、痔疮等)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失血,会导致血色素降低。治疗失血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来止血。 4.其他因素:某些药物、化疗、放疗、寄生虫感染等也可能导致血色素低。如果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血色素低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因此最好咨询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个性化的建议。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液检查、胃镜等,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的休息、适度的运动、减少吸烟和饮酒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2025-08-13 15: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