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蚕豆病不能吃的食物
蚕豆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以下食物: 一、新鲜的蚕豆或者蚕豆制品。新鲜蚕豆的氧化性比煮熟的更强,即使偶尔吃1、2颗煮熟的蚕豆可能不会引发严重溶血,但食用新鲜蚕豆几乎必然会导致溶血。此外,不仅要避免食用蚕豆,还要尽可能不在蚕豆收获季节逗留在蚕豆种植地,因为蚕豆花粉也可能使蚕豆病患者发生严重溶血反应。 1.蚕豆病:这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具有遗传性。 2.症状表现:平时患者和正常孩子无异,无任何特殊症状。 3.发病原因:然而一旦吃了蚕豆或服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如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就会引起急性溶血现象。 二、含有金银花、川莲、牛黄、珍珠末等中药成分的药物、食物。 三、维生素K3、大量的维生素C等也会增加溶血风险。 四、其他会对蚕豆病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食物,比如薄荷、苦瓜、花生和部分豆类等。
2025-04-27 13:38:44 -
血小板偏高原因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原因包括剧烈运动、应激、女性月经后、妊娠中晚期等,病理性原因包括骨髓增殖性疾病、反应性增多等。发现血小板偏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由医生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治疗。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血小板会升高,休息后可恢复正常。 应激:如手术、急性感染、烧伤等,血小板会升高。 其他:女性月经后血小板会升高,妊娠中晚期血小板也会升高。 2.病理性原因: 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等。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缺铁性贫血、癌症患者等。 其他:脾切除后血小板会升高。 如果发现血小板偏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由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
2025-04-27 13:38:16 -
轻度贫血怎么治疗
轻度贫血通常可通过食物和药物等来进行治疗,一般是能够治好的。 一、食物: 1.要是患者出现轻度贫血,在日常中可多进食高叶酸、高维生素B12、高维生素C、高蛋白质、高铁的食物,像是鸡蛋、红小豆等。这些食物能为患者补充所需营养,提升免疫力,促进血液分泌,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二、药物: 1.一般轻度贫血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服用硫酸亚铁缓释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不但可以增强患者骨髓造血功能,还能增加患者对铁剂的吸收。患者服用后能够减轻贫血引发的头昏、耳鸣、失眠等症状。 轻度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多加休息,这样可减轻不适症状。另外,不可熬夜、酗酒等,因为这些行为容易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恢复,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 总之,轻度贫血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合理利用食物和药物来改善病情。
2025-04-27 13:37:46 -
新生儿蚕豆病黄疸,这样情况可以自己消退吗
蚕豆病黄疸是否会自行消退取决于病情,病情较轻有自限性时黄疸可自行消退,重症者若不及时治疗有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一、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主要因食用蚕豆及相关制品诱发。病情较轻者会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进而有血红蛋白尿、黄疸。 1.这种疾病有一定自限性,非发作时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2.可通过去除诱因、避免使用加重溶血的药物以及补充水分等方法缓解症状,此时黄疸通常能自行消退。 二、蚕豆病重症者会有发烧、全身衰竭等表现。 1.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2.当患者除黄疸外还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黄疸通常不会自行消退,若长期不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蚕豆病患者,其黄疸的消退情况要视具体病情而定,轻症时可能自行消退,但重症时则不能,需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严重。
2025-04-27 13:37:20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偏高一点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高一点可能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亢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药物等。 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疾病详情:这是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2.病因类型:可能由遗传疾病或机体代谢障碍性疾病引发,体内缺乏叶酸也是常见原因。 3.症状表现:患者会有浑身乏力、头晕、心悸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 4.治疗药品:可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甲亢: 1.疾病详情: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病因类型:通常是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3.症状表现:会出现手抖、烦躁不安、脖子粗以及身体消瘦等。 4.治疗药品:可使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来治疗。 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熬夜。总之,当发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高一点时,要及时明确原因,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4-27 13: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