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血小板偏高原因
血小板偏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原因、感染与炎症、药物影响、疾病因素等。 1.生理性原因 正常人可能在进食、运动后以及月经期间出现血小板偏高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感染与炎症 某些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炎症会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这是由于感染或炎症会刺激骨髓中的血小板生成。 3.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等,可能刺激骨髓中的血小板生产,从而导致血小板偏高。 4.疾病因素 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偏高。
2025-04-01 20:12:49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好治吗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通常不好治,详情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一种治疗难度极大的疾病,由于其涉及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细胞有可能侵犯身体的多个器官,包括肺、心脏、睾丸和皮肤等。当白血病细胞侵入脑组织时,便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以及颅内压增高等。治愈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是由于许多化疗药物无法穿越血脑屏障,从而难以彻底清除脑内的白血病细胞。 在面对这种疾病时,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至关重要。患者不应延误病情,以免错过较佳治疗时机。
2025-04-01 20:12:48 -
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白血病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出血、贫血、关节疼痛和骨痛等。 1.发热 可能是低热,也可能是高热,有时还可能伴有呼吸道或皮下黏膜的病毒感染。 2.出血 常见的是皮下黏膜出血,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紫癜等,也可能出现鼻腔出血、齿龈出血等症状。 3.贫血 孩子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身体乏力、气短等贫血症状。 4.关节疼痛和骨痛 若病变蔓延到骨髓部位,会引起明显的关节疼痛和骨痛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轻重不一,有些小儿可能只是表现出轻微的骨痛或牙龈出血,而有些小儿则可能出现严重的贫血或高热。
2025-04-01 20:12:47 -
小细胞性贫血诊断标准
小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左右,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左右,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00g/L左右。 同时,红细胞的直径小于6μm左右,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fl左右,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值小于26pg左右,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平均浓度在32%-36%。这些都是诊断小细胞性贫血的重要参考指标。 若出现贫血症状,如头昏、虚弱、脸色苍白、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视物模糊等,并在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查明原因,再选用适当的治疗方式。
2025-04-01 20:12:47 -
血小板压积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压积偏低可能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体积减小所致。 1、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可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可使血小板破坏过多。此外,使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生素等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 3、血小板体积减小 当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偏小时,即使血小板数量正常,血小板压积也可能偏低。这种情况可能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缺铁性贫血等有关。 若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或检查结果,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4-01 2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