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个人擅长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展开
  • 血型a型rh阳性是什么意思

    A型RH阳性血是一种常见血型,A型血约占全球人口的42%,RH阳性超过99%的高加索人都是,输血时可互相接受,与健康和疾病无关。 A型血是人类最常见的血型之一,大约占全球人口的42%左右。而RH阳性则是另一种常见的血型系统,超过99%的高加索人都是RH阳性血型。 对于A型RH阳性血型的人来说,他们的血液可以输给A型和RH阳性的患者,同时也可以接受来自A型和RH阳性的输血。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只是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需要考虑,例如抗体检测、HLA匹配等。 此外,血型与个体的健康和疾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它只是一种遗传特征。 如果你对自己的血型或其他血液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5-23 15:15:02
  • a型血与a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a型血和a型血的父母所生的孩子的血型可能是a型或o型,不可能是b型或ab型。 血型是根据人体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来分类的。在人类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是a型、b型、ab型和o型。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a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而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 当a型血的父母生育时,他们的配子(精子或卵子)各有一个a基因。如果卵子和精子中的a基因结合,孩子就会是a型血;如果卵子或精子中的a基因与对方的o基因结合,孩子就会是o型血。 因此,a型血和a型血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有50%的几率是a型血,有50%的几率是o型血。

    2025-05-23 15:04:04
  • o型血跟a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根据ABO血型系统遗传规律,父母血型分别是O型和AB型时,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B型或AB型,不会是O型。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遗传检测方法,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血型存在疑问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遗传咨询师,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同时,无论孩子的血型如何,都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025-05-23 15:01:05
  • b细胞淋巴瘤的存活率

    B细胞淋巴瘤的存活率需依具体情况而定。早期存活率约在80%及以上,中期存活率大概为50%至60%,晚期存活率可能仅为20%至30%。 一、B细胞淋巴瘤是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常有显著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还会累及各个器官,出现发热、盗汗、皮肤瘙痒等症状。 1.早期情况:若是初期B细胞淋巴瘤,经手术治疗后5年存活率相对较高,可达到80%以上,但因个体差异,若后期反复发病,存活率可能降低。 2.中期情况:出现中期B细胞淋巴瘤时,其5年存活率可能仅有50%至60%。 3.晚期情况:而晚期的存活率相对较低,大概只有20%至30%。 二、治疗方面:B细胞淋巴瘤出现后需积极进行相关诊断治疗,如采取手术、放化疗等,可抑制肿瘤生长,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三、后续注意事项:后期一定要反复进行身体检查,若病症加重需尽快就医,以防出现生命危险。 总之,对于B细胞淋巴瘤,要清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情况,重视治疗与后续的检查,以尽可能提高生存质量和避免危险。

    2025-05-19 15:51:01
  • 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是怎么回事

    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1.感染 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可导致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这是因为链球菌感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就包括抗链球菌溶血素O。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等,也可能导致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从而产生自身抗体。 3.其他因素 如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引起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生的建议。

    2025-05-19 15:48: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