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危害有哪些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可能会有一些危害,包括: 1.骨骼疼痛 在采集骨髓的过程中,捐献者的骨骼部位可能会感到疼痛。 2.疲劳和虚弱 捐献者可能会感到疲劳和虚弱,这是由于身体在捐献后需要恢复。 3.感染风险 采集过程中存在感染的风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短暂的免疫抑制 捐献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暂时受到抑制,容易感染疾病。 5.长期影响 长期来看,骨髓移植对捐献者的健康影响较小,但仍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危害通常是暂时的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医疗护理和休息来缓解。在进行骨髓移植前,医生会对捐献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提供详细的说明和建议。对于符合条件的健康捐献者,骨髓移植可以为患者带来治愈的机会,因此在充分了解风险和收益后,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如果对骨髓移植或捐献过程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团队。
2025-05-07 11:43:04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费用
ALL治疗费用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在20万至80万不等,包括治疗方案、患者情况、地区差异和医保政策等,患者和家属需做好经济准备,同时关注心理健康。 1.治疗方案 ALL的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案费用也不同。 2.患者情况 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症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费用。 3.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医疗费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4.医保政策 医保政策对患者的治疗费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也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ALL的治疗费用较高,且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需要患者和家属做好充分的经济准备。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慈善机构等途径获得一定的费用减免和资助。 此外,AL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和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爱。
2025-05-07 11:42:39 -
婴儿败血症严重吗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发的全身性反应。常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霉菌、原虫等,是较为严重的新生儿疾病。 一、新生儿抵抗力弱及免疫功能不成熟:新生儿抵抗力较弱,其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不成熟,这使得他们在遭遇病原体侵袭时更易患病。 二、败血症的危害:病原菌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组织,导致多脏器损伤,如出现脑膜炎、骨髓炎等。感染严重时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败血症的严重性:其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而且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细菌种类的变异,治疗难度较大。 四、治疗的必要性:若新生儿患有败血症,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否则可能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如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总之,新生儿败血症危害大、治疗有难度,需要及时且积极地进行治疗和应对。
2025-05-07 11:41:28 -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什么意思?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意味着每升血液里的血红蛋白总量处于较低水平(小于32%),这主要与贫血等情况相关。 一、其与血红蛋白的关系:通常来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值会随着血红蛋白的变化而改变,当它降低时,血红蛋白往往也会降低。 二、主要见于的疾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下主要出现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比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不过需要结合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来进行综合评定。 三、其他原因:当人体饮水过量或者补液过多时,会引发血液被稀释,从而导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这种情况通常无需进行特殊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下的情况,应该结合其他检查以及相关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建议前往医院就诊以明确具体原因,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这一现象,通过综合考量来准确判断身体状况。
2025-05-07 11:39:11 -
血小板少吃什么补
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多吃补气养血、高蛋白、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辅助调理,但食物不能替代药物治疗,严重者需就医。 1.补气养血食物 中医认为,血小板减少跟气血不足有关,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阿胶、瘦肉、菠菜等。 2.高蛋白食物 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提升血小板数量,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肉、鸡肉等。 3.富含维生素食物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元素吸收,增加血小板数量;维生素K则有止血的功效,有助于血小板减少症状缓解。因此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比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菠菜等。 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饮食调理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血小板减少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5-05-07 1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