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个人擅长
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展开
  • 什么型白血病治愈率高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较高,可达90%以上,但具体治愈率因个体情况和治疗方法而异。 一般来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较高。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通过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诱导分化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长期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对于其他类型的白血病,治愈率则因个体情况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治愈率。 需要注意的是,白血病的治愈率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白血病类型和亚型、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此外,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如果怀疑患有白血病或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治疗效果。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有特定的问题,请咨询专业的血液科医生,他们将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建议。

    2025-06-11 17:31:39
  • 献血转氨酶高是怎么回事

    转氨酶高可能是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献血前进行了剧烈运动,如长跑、健身等,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饮食因素:献血前食用了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或饮酒、熬夜等,也可能使转氨酶水平暂时性升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会影响转氨酶的检测结果。 2.病理性原因: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等,都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其他疾病:胰腺炎、肺炎、肾炎、胆囊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其他因素:怀孕、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也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如果只是轻微升高,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复查。如果转氨酶升高较为明显,或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11 17:30:46
  • 献血的好处有哪些

    献血有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奉献爱心等好处,但要注意献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饮酒和服用药物;献血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要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1.促进新陈代谢:献血后,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新的血液会更快地生成,从而使身体更健康。 2.降低血液黏稠度:献血可以减少血液中多余的铁和胆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提高免疫力:献血可以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数量和活性增加,从而提高免疫力。 4.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献血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5.奉献爱心:献血是一种奉献爱心的行为,可以帮助需要输血的患者,拯救他们的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献血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献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饮酒和服用药物;献血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同时要多喝水,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2025-06-11 17:29:58
  • 父母O型会生什么血型的孩子

    O型血父母所生孩子通常也是O型血。这是因为血型的划分依据是人体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具体而言,A型血是红细胞细胞膜上仅含A抗原;B型血是红细胞细胞膜上仅含B抗原;AB型血是红细胞细胞膜上同时有A和B两种抗原;而O型血则是红细胞细胞膜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所以当父母均为O型血时,孩子就只能是O型血,不会出现其他血型。不过理论上血型是终身不变的,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病人进行了异种造血干细胞移植,其血型会转变为捐献者的血型。 一、关于血型的划分: 1.A型血: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仅包含A抗原。 2.B型血: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仅包含B抗原。 3.AB型血: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同时存在A和B两种抗原。 4.O型血:红细胞的细胞膜上既无A抗原也无B抗原。 二、O型血父母与孩子血型的关系: 当父母都是O型血时,孩子只能是O型血。 三、血型的稳定性及特殊情况: 一般来说血型终身不变,但病人进行异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会改变血型。 总之,血型的划分和遗传规律有其特定性,同时也存在特殊情况下血型改变的可能。

    2025-06-11 17:29:33
  • a和b血型生出什么血型

    父母血型为A型和B型时,子女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需注意血型遗传规律并非绝对,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医生。 根据血型遗传规律,如果父母的血型为A型和B型,那么子女的血型可能是A型、B型、AB型或O型。这是因为A型血的人有两个显性血型基因(AO或AA),B型血的人有两个显性血型基因(BO或BB),而子女的血型基因来自父母双方,所以可能出现的组合有:AO+BO=AB(AB型血)、AO+AA=AO(A型血)、BO+BB=BO(B型血)、AO+AO=AA或AO(A型血)、BO+BB=BB或BO(B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遗传规律并非绝对,有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导致血型结果不符合预期。此外,血型鉴定只是一种初步的判断,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并不足够,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血液检查和遗传咨询。 如果对血型或其他血液相关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遗传咨询师,他们可以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建议。同时,在进行任何医疗决策之前,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

    2025-06-11 17:28: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