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立,女,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学位,社会兼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 1987-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 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92-至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 2001-200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硕士学位 2006-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0年 晋升为主治医师 2008年 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2014年 晋升为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DS等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方向:浆细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所获奖励: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教师 2012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 先进工作者。
展开-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是什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是一种因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发热性疾病,同时伴随有血小板消耗性减少的病理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血小板减少,同时可能伴有其他全身症状。体温多为38℃,重者可高达40℃以上,部分患者发热病程可超过10天。血常规检查常显示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可发现感染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骨髓象。 患者需要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接触到传染病病毒的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2025-04-01 20:12:01 -
巨幼贫血看血常规哪项
巨幼细胞性贫血在血常规中主要观察的项目是平均红细胞体积。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为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应用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其特点为各期红细胞大于正常,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等造血特点,经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在血常规中,MCV经常会增高,同时可能会伴有血红蛋白的降低,但这并不是巨幼贫的特异性表现。如需更详细的诊断,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血液检测,如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测定等。
2025-04-01 20:12:01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什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恶性增殖。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异常的淋巴细胞会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中大量蓄积,逐步导致正常造血功能的抑制,是一种进展较为缓慢的低度恶性疾病。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夜间盗汗、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肿大的情况。 对于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能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骨髓象、免疫学检查等检查,明确身体情况。
2025-04-01 20:12:01 -
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
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血友病是因为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引起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内脏等部位的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甚至死亡。 血友病通常由女性携带者遗传给男性后代,男性患者的症状较为明显,而女性携带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其治疗主要包括补充凝血因子、避免创伤和预防出血等。 血友病患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护,避免受伤和出血。
2025-04-01 20:12:00 -
b型血是什么
B型血是基于ABO血型的分类标准而分出的一种血型,意味着其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抗原,同时血清中存在抗A抗体。 B型血的人基因型为BB或者BO。若夫妻双方均为BO基因型,生下的孩子有1/2的可能性为BO基因型,1/4的可能性为BB基因型,1/4的可能性为OO基因型,即孩子有3/4的可能性是B型血,1/4的可能性是O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在输血时,必须遵循同型输注的原则,即B型血的人只能接受B型或O型血的输注,而不能接受A型或AB型血的输注。
2025-04-01 2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