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感染性疾病治疗质量和改进中心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基础及转化医学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兼任《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杂志的编委,《中外医疗》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等。
撰写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书籍3部《卫生机构急诊急救培训教材》《医学三基训练-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内学科试题》,副主编1部《冠心病防治知识》,参编3部。国家级专利一项。
展开-
隐性感染名词解释
隐性感染可分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性感染两种类型,发生与病原体、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隐性感染在传染病发生和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作用,但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隐性感染可分为两种类型: 1.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临床症状,但可导致病原体在体内扩散。如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出现短暂的发热、乏力等症状,但肝功能正常。 2.潜伏性感染: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长期潜伏在体内,不引起症状,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疾病复发。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口唇疱疹。 隐性感染的发生与病原体的数量、毒力、机体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病原体数量少、毒力弱、机体免疫力强时,容易发生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在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隐性感染者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病原体给其他人。 此外,隐性感染还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使机体获得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隐性感染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潜伏性感染的病原体复发、免疫功能缺陷者的机会性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8-15 11:55:39 -
化脓性皮肤感染的症状
化脓性感染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其有五大典型症状,即红、肿、热、痛以及病灶处的功能障碍,且症状会因感染程度不同而各异。 一、红:当免疫力下降后遭受化脓性细菌感染,会致使局部血管充血,进而出现发红现象。1.若感染程度较轻,发红的颜色就会比较浅,面积也较小;2.若感染较为严重,发红的颜色通常会较深,且范围逐渐扩大。 二、肿: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后,局部组织会坏死、液化渗出,被脓包膜包裹后可形成脓肿。1.病情较轻时,脓肿通常较小,呈一个小结节;2.病情较重时,脓肿会比较大,呈锥形隆起,且范围也较大。 三、热:遭受化脓性细菌感染后,炎症反应强烈,会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从而有皮肤发热症状。1.病情较轻时,局部皮肤温度稍低;2.病情较重时,局部皮肤温度可能逐渐升高。 四、痛:受到化脓性细菌感染后,由于炎症因子刺激,会使局部出现疼痛症状。1.若病情较轻,其疼痛感较轻;2.若病情严重,其疼痛感相对较重。 五、功能障碍:局部遭受化脓性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脓肿,从而容易压迫神经和血管,甚至压迫活动关节部位,导致功能障碍。1.病情较轻时,功能障碍较轻微;2.病情严重时,功能障碍可能相对较重。 总之,化脓性感染会表现出特定的症状,且这些症状的具体情况与感染程度紧密相关。
2025-08-15 11:54:30 -
跟阳性的人在同一个空间会感染吗
感染风险受环境通风状况、接触时长、防护措施影响,通风良好空间风险低,密闭不流通空间风险高,接触时间短、采取防护能降风险,一般人群有感染可能需据接触情况防护,老年人等特殊易感高危群体共处阳性空间应缩短接触、加强高效防护因感染后重症概率相对更高。 一、感染风险的影响因素 1.环境通风状况:在通风良好的空间内,病毒会被稀释,感染风险相对较低;若处于密闭、空气不流通的空间,如狭小房间、电梯等,病毒更容易积聚,感染风险显著升高。 2.接触时长:与阳性人员接触时间越短,感染几率越低;长时间(如数小时以上)密切接触时,病毒传播机会增加。 3.防护措施:佩戴合格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KN95口罩)、保持社交距离(≥1米)等防护行为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未采取防护时,感染风险明显增大。 二、不同人群的感染差异及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即使在同一空间,并非绝对会感染,但存在感染可能性,需根据实际接触情况评估并采取防护。 2.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等)的人群属于易感高危群体,与阳性人员共处同一空间时,应尽量缩短接触时间、加强防护(如佩戴高效防护口罩、保持距离等),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因其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概率相对更高。
2025-08-15 11:54:22 -
小三阳会传染吗
小三阳是否会传染取决于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性、母婴传播;阴性传染性较小,仍需注意防护。 如果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小三阳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仍在复制,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传播: 1.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手术器械等,都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2.性传播:乙肝病毒可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接触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3.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时接触母血或产后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播给婴儿。 如果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小三阳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没有复制,传染性较小,但仍有传染性。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黏膜破损的物品,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 对于小三阳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如果肝功能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乙肝小三阳的传染性虽然相对较弱,但仍有传染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导致血液或体液接触的物品。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2025-08-15 11:53:25 -
与黄热病患者一起就餐会传染黄热病吗
与黄热病患者一起就餐不会传染黄热病,黄热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通过飞沫或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该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感染者的血液中,但不会通过飞沫传播或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包括一起就餐。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热病传播和预防的重要信息: 1.传播途径:黄热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蚊子叮咬了感染黄热病的人或动物后,再叮咬其他人时,就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2.预防措施:预防黄热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黄热病疫苗。此外,还应采取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穿长袖衣物和长裤等,以避免被蚊子叮咬。 3.症状和诊断:黄热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呕吐、黄疸等。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黄热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接触史,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特殊人群:对于某些人群,如旅行者、前往黄热病流行地区的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接种黄热病疫苗尤为重要。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疾病的传播和预防,了解正确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非常重要。如果有关于黄热病或其他疾病的具体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当地的卫生部门,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建议。
2025-08-15 11: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