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

北京积水潭医院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各种癌症,疑难性头痛、头晕、痤疮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孙成栋,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感染性疾病治疗质量和改进中心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基础及转化医学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兼任《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杂志的编委,《中外医疗》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等。

  撰写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书籍3部《卫生机构急诊急救培训教材》《医学三基训练-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内学科试题》,副主编1部《冠心病防治知识》,参编3部。国家级专利一项。

展开
个人擅长
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各种癌症,疑难性头痛、头晕、痤疮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甲肝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被甲肝病毒污染未彻底清洗或煮熟的食物经食用传播、被污染水源经饮用传播以及被污染手、用具等经手-口接触传播,儿童、既往甲肝患者及卫生习惯不佳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1.经食物传播: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是重要传播途径,例如生食的蔬菜、瓜果等,若未彻底清洗或未煮熟,其中的甲肝病毒可通过食用进入人体。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携带病毒污染了食材,而消费者食用后未经过充分加热灭活病毒,就会引发感染。 2.经水传播: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如未经过净化处理的井水、河水等,人饮用后可导致感染。当水源被含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后,水中会存在大量病毒,饮用者摄入后,病毒会在消化道内繁殖并引发感染。 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手、用具、玩具等,再经手-口途径感染。例如照顾甲肝患者时,未正确洗手,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后又触摸自己的口部,病毒就会进入体内。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甲肝;对于既往有甲肝病史的人群,若再次接触大量甲肝病毒,也可能因自身免疫防御功能受限而发病;而生活中不注重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的人群,感染风险显著高于卫生习惯良好的人群。

    2025-08-15 11:50:36
  • 病毒性肝炎除了传播还有其他途径吗

    自身免疫机制相关肝炎因免疫系统紊乱误攻自身肝细胞引发炎症,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相关、女性患病率高、多年龄段可发病且受遗传环境等交互影响;药物或毒物相关肝损伤是药物毒物致肝细胞损伤,长期用药及接触毒物人群风险高,儿童因代谢解毒功能未全更易因药物毒物致肝损伤。 一、自身免疫机制相关因素引发的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因机体免疫系统紊乱,错误将自身肝细胞当作外来抗原进行攻击,从而引发肝脏炎症反应。其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在性别方面,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壮年均有患病可能,自身免疫紊乱的发生受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环境中的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机制的异常激活。 二、药物或毒物相关因素导致的肝损伤 某些药物(如部分抗感染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或化学毒物可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引发肝细胞炎症坏死。有长期用药史(尤其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人群,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增加;接触化学毒物(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的职业人群或特定环境暴露人群,中毒性肝损伤风险升高。儿童由于肝脏代谢、解毒等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和毒物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弱,更易因药物或毒物摄入引发肝损伤。

    2025-08-15 11:49:57
  • 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多久 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多长时间

    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通常为1到14天且多数集中在3到7天,儿童群体潜伏期符合基本区间但要关注接触史及靠核酸检测排查,老年人及基础疾病人群潜伏期虽在范围内但病情隐匿需更早做核酸检测筛查。 一、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的一般范围 无症状感染者的潜伏期通常为1~14天,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显示,多数无症状感染者的潜伏期集中在3~7天。例如,基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追踪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病例分析,统计得出大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在暴露于病毒后3至7天内开始出现相关感染迹象或被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 二、不同人群潜伏期的特点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但其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总体仍符合1~14天的范围,不过部分儿童可能因个体差异,潜伏期略有波动,但一般不超出该基本区间,需密切关注儿童接触史及健康监测,因儿童感染后可能症状不典型,更需通过核酸检测等手段及时排查。 2.老年人及基础疾病人群: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其无症状感染者潜伏期虽仍在1~14天范围内,但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为隐匿,需加强对这类人群的健康监测,一旦有接触风险或可疑暴露,应更早进行核酸检测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感染。

    2025-08-15 11:48:40
  • 无症状感染者怎么确认

    无症状感染者不会有明显临床表现,但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会呈阳性。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可以通过咽拭子或鼻咽拭子做病毒核酸检测来确定结果是否为阳性,从而判断是否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一、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 1.自身危害:这种感染者对自身通常没有危害。 2.潜在风险:然而会成为隐形的感染源。 二、检测与隔离措施 1.检测要求: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病毒核酸检测。 2.隔离方式:针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密切接触史的患者,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可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以防病毒传播。 三、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后的处理 1.隔离选择: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2.健康监测: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 3.解除隔离: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 4.病情加重处理: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四、药物治疗 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比多尔、利巴韦林、羟氯喹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无症状感染者可以不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 总之,要正确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及时进行检测和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同时关注病情变化并合理进行药物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025-08-15 11:47:58
  • 该怎么治疗丙肝

    丙肝治疗核心是抗病毒,直接抗病毒药物为主要手段可高效清病毒,孕妇患丙肝需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病情权衡治疗与胎儿风险,儿童丙肝少见治疗要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严格戒酒、保持健康均衡饮食。 一、抗病毒治疗为主 丙肝的治疗核心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是主要治疗手段,这类药物能高效抑制丙肝病毒复制,实现清除病毒、治愈丙肝的目标,不同基因型丙肝患者可选用对应的DAA药物,治愈率较高,一般可达90%以上。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群体 孕妇患丙肝时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因部分丙肝药物对胎儿有潜在影响,需权衡治疗收益与胎儿风险后谨慎选择治疗方案,确保在保障孕妇健康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二)儿童群体 儿童丙肝相对少见,治疗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适合儿童的抗病毒药物及治疗方案,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差异,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且符合儿科治疗规范。 三、生活方式配合 治疗期间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严格戒酒,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丙肝病情的控制和恢复,同时应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为身体恢复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

    2025-08-15 11:47:1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