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感染性疾病治疗质量和改进中心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基础及转化医学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兼任《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杂志的编委,《中外医疗》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等。
撰写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书籍3部《卫生机构急诊急救培训教材》《医学三基训练-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内学科试题》,副主编1部《冠心病防治知识》,参编3部。国家级专利一项。
展开-
身上痒是艾滋病症状吗
身上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艾滋病急性期和发病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非艾滋病原因包括皮肤干燥(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过敏性皮肤病(与性别、生活方式有关)、肝胆疾病(有相关病史易出现)、肾脏疾病(有肾脏病史易出现),出现身上痒不能单判定为艾滋病,有高危行为伴此症状应及时检查,皮肤瘙痒要注意护理,特殊人群出现应重视就医。 一、艾滋病相关的皮肤瘙痒情况 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会伴有皮肤瘙痒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免疫系统受损,在急性期(通常感染后2-4周左右),约50%-70%的患者会出现皮疹,皮疹可表现为斑疹、丘疹等多种形态,此时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而在艾滋病发病期,由于患者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容易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皮肤表现,例如可能因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引起皮肤病变而伴发瘙痒。 二、非艾滋病导致身上痒的常见原因 1.皮肤干燥: 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的皮脂腺和汗腺功能减退,皮肤更容易干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水分流失快,很容易出现身上痒的情况。例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30%-50%会有皮肤干燥伴瘙痒的问题。 生活方式:频繁洗澡、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等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比如,每天都长时间用热水洗澡,且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就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痒。 2.过敏性皮肤病: 性别差异:女性可能更易发生某些过敏性皮肤病导致身上痒,例如接触性荨麻疹,可能因接触某些化妆品、化纤衣物等过敏原引起。而男性也可能因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发生过敏性皮炎出现瘙痒。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花粉多的环境、饲养宠物等都可能增加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引发过敏性皮肤病导致身上痒。比如,对宠物毛发过敏的人,与宠物密切接触后就可能出现全身瘙痒、皮疹等症状。 3.肝胆疾病: 病史因素:有肝胆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疾病时,由于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在血液中蓄积,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导致身上痒。例如,肝硬化患者中约有1/3-2/3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 4.肾脏疾病: 病史因素: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毒素在体内蓄积,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尤其是在尿毒症期,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高。 如果出现身上痒的情况,不能单纯根据身上痒就判定是艾滋病,需要结合是否有高危行为(如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等情况综合判断。如果有高危行为且出现身上痒等疑似艾滋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抗体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皮肤瘙痒的情况,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过度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等)的人群出现身上痒时更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5 15:14:27 -
肺结核影响生育吗
肺结核对女性和男性生育均有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可受累且抗结核药物有潜在影响,男性生殖系统可能结核且药物也有影响,育龄期患者需谨慎权衡生育时机与风险,儿童肺结核患者治疗不规范等可能影响后续生殖系统发育,需积极规范治疗以降低不良影响。 一、对女性生育的影响 1.生殖系统受累 女性生殖系统可受到肺结核的影响。结核杆菌可能侵犯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等情况。输卵管是精子与卵子结合以及运送受精卵的重要通道,输卵管病变会影响受孕过程,使女性受孕几率降低。例如,有研究表明,患肺结核的女性中,因输卵管结核导致不孕的比例相对较高。 肺结核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结核,影响受精卵的着床,进而影响生育。子宫内膜结核会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下降,不利于胚胎的种植。 2.抗结核药物的影响 抗结核治疗中使用的一些药物可能对女性生育有潜在影响。例如,部分抗结核药物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一定作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减退,影响排卵等生理过程。不过,目前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合理应用,这种影响在规范治疗下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需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女性的生殖内分泌情况。 二、对男性生育的影响 1.生殖系统结核 男性生殖系统也可能受到肺结核的波及,如附睾结核等。附睾是储存和输送精子的重要器官,附睾结核可能导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输出,从而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有相关研究发现,部分患有肺结核的男性,同时存在附睾结核,进而影响了精子的正常输送和排出,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 2.药物因素 抗结核药物同样可能对男性生殖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等。一些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干扰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的活力下降、畸形率增加等。但同样,在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中,通过合理选择药物和监测,可以尽量减少药物对男性生育功能的不良影响。 三、特殊人群的情况 1.育龄期患者 育龄期的肺结核患者在考虑生育问题时需要谨慎权衡。对于女性患者,在肺结核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因为抗结核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一般建议在肺结核病情稳定、完成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考虑怀孕。对于男性患者,也需要在治疗后评估生育功能情况,确保在生育时能够提供健康的精子。 育龄期患者在治疗肺结核过程中,要与医生充分沟通生育计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等综合评估生育的时机和风险。 2.儿童肺结核患者(虽儿童生育问题不突出,但需关注后续影响) 儿童时期患肺结核,如果治疗不规范或病情控制不佳,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包括生殖系统的发育。例如,肺结核导致身体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可能会影响儿童青春期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进程。所以对于儿童肺结核患者,要积极规范治疗,保障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以降低对未来生育可能产生的潜在不良影响。
2025-10-15 15:13:37 -
新型冠状病毒会扁桃体发炎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致扁桃体发炎,其有局部(扁桃体红肿、疼痛、有分泌物渗出等)和全身(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不同人群(儿童、老年、免疫力低下)感染后扁桃体发炎特点不同,需与细菌性扁桃体炎、非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扁桃体炎鉴别,临床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扁桃体发炎的表现 1.局部症状 扁桃体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患者会感觉吞咽时疼痛加剧。例如一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会主诉喉咙部位,尤其是扁桃体区域有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正常进食和吞咽动作。 部分患者扁桃体表面可能有分泌物渗出,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的膜状物等。 2.全身症状 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乏力、咳嗽等全身症状,发热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乏力会使患者感觉身体虚弱,活动耐力下降,咳嗽则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的常见反应。 二、不同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扁桃体发炎的特点 1.儿童人群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扁桃体发炎时,可能相较于成人更容易出现高热的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病毒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而且儿童描述症状的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情况,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口腔扁桃体区域的变化以及全身状况。 2.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扁桃体发炎,需要更加谨慎对待。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扁桃体发炎可能会加重全身的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可能导致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使血糖波动增大等,需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以及基础疾病的情况。 3.免疫力低下人群 本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扁桃体发炎,病情可能更容易迁延不愈。因为其自身的免疫功能难以有效对抗病毒,扁桃体的炎症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且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需要更积极地进行综合治疗和护理。 三、与其他原因引起扁桃体发炎的鉴别 1.细菌性扁桃体炎 细菌性扁桃体炎通常起病较急,扁桃体红肿更为明显,分泌物一般为脓性,量较多,可呈片状。血常规检查往往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血常规可能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有异常变化等。 2.病毒性扁桃体炎(非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其他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如腺病毒等引起的扁桃体炎,其临床症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有一定相似性,但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进行区分。例如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或其他病毒的特异性检测等,可以明确致病病原体。 总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可能导致扁桃体发炎的,不同人群感染后表现有所差异,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扁桃体发炎相鉴别,以便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10-15 15:12:29 -
新冠检测会不会出现假阳性
新冠检测出现假阳性由多种因素导致,从检测方法学角度看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假阳性有不同特点,可通过规范核酸和抗原检测操作流程、优化检测条件及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措施来降低假阳性发生概率以更准确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不同检测方法假阳性的特点 核酸检测假阳性:核酸检测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相对抗原检测稍低一些。其假阳性可能与样本采集部位的正常菌群干扰有关,比如上呼吸道正常定植的一些微生物可能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引物探针有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出现假阳性结果。而且,如果实验室的核酸提取和扩增设备存在交叉污染风险,也容易导致假阳性。例如,某实验室在进行大量样本检测时,由于前一个样本的核酸残留污染了后续样本处理区域,使得后续多个样本出现假阳性结果。 抗原检测假阳性:抗原检测的原理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其假阳性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能存在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中的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物质,从而出现假阳性。另外,操作环境中的粉尘等颗粒物质可能被误判为阳性信号,导致假阳性。比如在灰尘较多的环境中进行抗原检测,空气中的颗粒可能会与抗原检测试剂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出现类似阳性的结果。 降低新冠检测假阳性的措施 规范检测操作流程 核酸检测操作规范:在核酸检测时,严格按照样本采集规范进行操作,比如鼻咽拭子采样要达到规定的采样深度和旋转次数,确保采集到合适的样本。在样本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核酸提取的操作规程,使用高质量、无污染的试剂和耗材,并且在实验室内设置明确的分区,如样本处理区、核酸提取区、扩增区等,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例如,样本处理区和核酸提取区要保持相对独立的空气流向,避免样本处理区的污染物进入核酸提取区。 抗原检测操作规范:进行抗原检测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比如准确控制样本滴加量,一般是3-4滴样本液(具体量参照说明书),并且在规定时间内读取结果,超过规定时间读取的结果可能不准确。同时,要选择干净、无粉尘干扰的环境进行抗原检测,避免操作环境对结果造成影响。 优化检测条件及人群针对性 对于不同人群:儿童进行新冠检测时,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更加轻柔、准确,以保证采集到有效的样本,减少因采集不当导致的假阳性风险。老年人进行检测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如一些老年人可能存在鼻腔黏膜萎缩等情况,采样时要调整合适的采样角度和深度。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分析检测结果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重复检测来排除假阳性可能。 总之,新冠检测出现假阳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规范检测操作流程、优化检测条件以及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假阳性的发生概率,更准确地判断受检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025-10-15 15:12:13 -
新冠疫苗哪些人群不能接种
严重过敏反应史人群对疫苗所含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有严重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急性疾病处于发热或急性感染发作期不宜接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高血压危象、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不能接种,妊娠期女性因安全性数据有限不建议接种,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未控制癫痫等禁止接种,免疫功能低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HIV活动期者不宜接种。 一、严重过敏反应史人群 对新冠疫苗所含成分(包括活性成分、辅料等)过敏者,以及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的人群禁止接种。此类人群再次接种可能引发严重过敏事件,威胁生命健康。例如,若曾因接种某批次疫苗出现急性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的情况,再次接种相同或类似疫苗则极可能重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二、急性疾病患者 处于发热状态(腋下体温≥37.3℃)、急性感染性疾病发作期的人群不宜接种。此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应对急性感染的应激状态,接种新冠疫苗可能干扰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不仅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还可能使原有疾病症状加重。比如,正在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高热的人群,接种后可能使发热等症状进一步加剧,同时疫苗免疫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三、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人群 患有慢性疾病且处于急性发作期时不能接种。以高血压为例,当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处于高血压危象(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阶段;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时,接种新冠疫苗可能干扰慢性疾病的规范治疗,还会增加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因为此时机体代谢和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接种疫苗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交互反应。 四、妊娠期女性 目前关于妊娠期女性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数据相对有限,为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健康,妊娠期女性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虽然现有研究未发现新冠疫苗会直接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问题,但为避免潜在的未知风险,妊娠期女性需暂缓接种,可在分娩及哺乳期结束后再根据情况评估接种。 五、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未控制的癫痫、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期、脱髓鞘疾病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禁止接种。疫苗接种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原有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或诱发新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例如,患有未控制的癫痫患者接种疫苗后,可能因免疫反应波动诱发癫痫发作频率增加或发作程度加重。 六、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活动期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不宜接种。这类人群自身免疫防御机制存在缺陷,接种新冠疫苗后难以产生足够强度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无法达到预期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还可能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增加,因为其机体对疫苗刺激的反应能力较弱,不能有效产生保护性抗体。
2025-10-15 15: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