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栋,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感染性疾病治疗质量和改进中心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基础及转化医学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预防学会北京分会委员,兼任《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杂志的编委,《中外医疗》杂志编委,《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的编委与审稿人,《中国医学前沿电子版》特约审稿专家。
擅长治疗不明原因的发热、脓毒症、肝硬化、长期咳嗽,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腹泻等。
撰写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书籍3部《卫生机构急诊急救培训教材》《医学三基训练-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内学科试题》,副主编1部《冠心病防治知识》,参编3部。国家级专利一项。
展开-
最近两天无征兆的间歇性低烧无任何不适感是什么原因
最近两天无征兆间歇性低烧且无任何不适感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环境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引起,出现这种情况需及时就医全面检查,儿童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老年人要考虑多种慢性疾病并存可能。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情况:例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低烧且无明显不适。像EB病毒感染,在潜伏期可能仅有低热等非特异性表现,通过血清学检查可发现相关病毒抗体等指标异常。对于儿童来说,EB病毒感染较为常见,需要关注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情况;对于成年人,也需考虑此类病毒感染的可能。 2.细菌感染:一些不典型的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低烧,尤其是肺外结核,像结核性胸膜炎等,可能没有明显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通过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可辅助诊断,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结核的风险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感染结核需警惕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鉴别。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年轻女性相对易患,早期可能出现间歇性低烧,还可能伴有皮疹等表现,但初期可能症状不典型,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可协助诊断,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类风湿关节炎:虽多以关节症状为主,但也有部分患者首发表现为低热,通过检查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指标来辅助诊断,不同年龄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表现特点有别。 (二)恶性肿瘤 1.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可能出现低热情况,可伴有贫血、出血倾向等,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 2.实体肿瘤:某些实体肿瘤早期也可能出现低热,如肾癌等,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及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辅助诊断,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患不同实体肿瘤的概率和表现不同。 (三)其他情况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穿着过厚等情况,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导致间歇性低烧,但一般脱离环境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不同年龄人群对环境温度的耐受和体温调节能力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受环境影响。 2.内分泌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早期,可能出现低热情况,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可辅助诊断,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和表现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更不典型。 如果出现最近两天无征兆的间歇性低烧无任何不适感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相关病原体检测、自身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对于儿童,家长应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等情况;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到多种慢性疾病并存的可能,综合评估病情。
2025-10-15 15:17:40 -
流行性腮腺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儿童青少年易感染,人群聚集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发病风险,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易感染。 一、病毒感染 1.腮腺炎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呼吸道,然后在局部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增殖,之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进而扩散到腮腺和其他器官,如睾丸、卵巢、胰腺、中枢神经系统等。例如,当易感人群接触到含有腮腺炎病毒的飞沫后,病毒就有可能侵入人体引发流行性腮腺炎。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免疫系统发育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腮腺炎病毒的侵袭而发病。 二、人群易感性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一般来说,1-15岁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感染。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腮腺炎病毒的抵抗力较弱。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群可能通过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但在儿童阶段,尤其是5-9岁的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比如在学校等儿童聚集的场所,容易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的局部流行情况。 2.性别因素 在一般人群中,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绝对差异,但在一些特定情况或疾病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例如,在青春期后,男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发生睾丸炎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女性略高,但这并不是普遍的绝对差异,总体上男女在易感性的基本方面没有本质的、决定是否发病的性别差异因素,主要还是取决于是否接触病毒以及自身免疫状态等。 三、生活方式因素 1.人群聚集生活方式 生活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如学校、幼儿园、军营等场所,由于人员密切接触,腮腺炎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例如,在学校宿舍中,如果有一名学生感染了流行性腮腺炎,在宿舍相对封闭、人员流动相对频繁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很容易通过呼吸、近距离接触等方式感染病毒。这种人群聚集的生活方式增加了病毒传播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风险。 2.缺乏体育锻炼 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免疫力下降会使人体更容易受到腮腺炎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例如,一些长期久坐、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相对较弱,当接触到腮腺炎病毒时,就更有可能发生流行性腮腺炎。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毒的入侵。 四、免疫状况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患有某些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他们的身体难以有效地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感染。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识别和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弱,腮腺炎病毒就更容易在体内增殖并引发疾病。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都大幅下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而且感染后病情往往也更严重,恢复相对困难。
2025-10-15 15:16:48 -
败血症有哪些症状
败血症可出现全身症状(发热或低体温、寒战、乏力精神萎靡)、局部感染表现(皮肤黏膜感染灶、导管相关感染)、器官功能障碍表现(呼吸系统呼吸急促等、循环系统心率加快等、消化系统食欲减退等、神经系统新生儿及年长儿不同表现)。 寒战:多数患者在发热前可出现寒战,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释放的毒素作用于机体,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的。寒战发生时,患者会不自觉地发抖,肌肉强烈收缩,这是身体试图通过产热来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表现。 乏力、精神萎靡:患者常感到全身无力,没有精神,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机体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也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精神萎靡的症状。比如败血症患儿可能会比平时更加嗜睡,不愿意活动。 局部感染表现 皮肤黏膜感染灶:不同部位的感染可导致相应局部表现,如肺部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表现;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局部皮肤可见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出现化脓、溃疡等改变。以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例,初始可能是一个小的伤口,随后逐渐红肿,疼痛加剧,若不及时处理,感染扩散可引发败血症。 导管相关感染(若有留置导管情况):如果患者有静脉导管、导尿管等留置导管,可能出现导管局部红肿、渗液、压痛等感染表现,这是因为细菌可沿导管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例如,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导管入口处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皮肤发红范围扩大,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器官功能障碍表现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这是由于败血症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影响气体交换功能。研究表明,约30%-40%的败血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频率增快,成人可能超过20次/分钟,儿童可能更高。 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这是因为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同时心肌也可能受到毒素的损伤,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例如,败血症引起感染性休克时,收缩压可低于90mmHg(成人),脉压差减小。 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胃肠道黏膜在炎症反应下,功能受到影响,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这是因为肝脏也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和代谢过程,受到病原体毒素的影响。 神经系统: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出现嗜睡、易激惹、拒乳等表现;年长儿可能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等。这是由于毒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毒素的侵袭。例如,新生儿败血症时,若出现凝视、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往往提示病情较重。
2025-10-15 15:16:13 -
新冠疫苗可以免疫多久
不同类型新冠疫苗免疫持续时间有差异,灭活疫苗接种6月左右中和抗体仍维持较高水平,腺病毒载体疫苗观察数据少需长期随访,mRNA疫苗6月后抗体维持较好但需更长期追踪;不同人群中健康成年人免疫持续时间相对一致,老年人因免疫功能减退持续时间短,有基础疾病人群受基础病影响,儿童免疫持续时间还在观察;接种加强针可显著提升抗体水平延长免疫持续时间,对普通人群和免疫较弱人群重要。 一、不同类型新冠疫苗的免疫持续时间差异 (一)灭活疫苗 多数研究显示,接种灭活疫苗后,接种6个月左右中和抗体水平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能持续提供一定保护力。例如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接种灭活疫苗6个月后,机体仍可检测到相对稳定的免疫应答水平,可对新冠病毒感染起到防护作用。 (二)腺病毒载体疫苗 目前关于腺病毒载体疫苗免疫持续时间的观察数据相对较少,不过现有研究初步显示,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后续还需更多长期随访数据来明确具体持续时长。 (三)mRNA疫苗 部分研究发现,接种mRNA疫苗后6个月抗体水平仍能维持较好,能持续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但具体持续时间还需更长期的追踪研究来精准确定。 二、不同人群的免疫持续时间特点 (一)健康成年人 一般健康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免疫持续时间相对较为一致,整体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免疫保护效力,但个体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不过总体上可在数月至一年左右保持较好的免疫状态。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研究表明,老年人接种后抗体水平上升幅度可能低于年轻人,且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需要更密切关注免疫保护情况,必要时考虑加强针接种等措施来维持免疫防护。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其免疫持续时间会受基础疾病影响。例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人群,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干扰,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可能与健康人群有所不同,这类人群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密切监测免疫状况,并遵循专业医疗建议来保障免疫防护效果。 (四)儿童 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免疫持续时间还在进一步观察中。目前数据显示,儿童接种后也能产生一定保护力,但其免疫应答特点与成人有差异,免疫持续时间的具体情况仍需更多长期追踪研究来明确,不过总体而言儿童接种后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对新冠病毒的免疫防护。 三、加强针对免疫持续时间的影响 接种加强针可以显著提升抗体水平,有效延长免疫持续时间。对于普通人群,接种加强针后能快速激发更强的免疫应答,使抗体水平大幅升高,从而延长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保护时长;对于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等),加强针的接种尤为重要,可有效弥补基础免疫后免疫持续时间可能较短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免疫防护效果。
2025-10-15 15:15:38 -
肺结核吃什么食物好
肺结核患者需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儿童、老年、孕妇患者各有饮食注意事项,儿童要营养均衡易消化、避免过敏窒息,老年要软烂易消化控脂盐,孕妇要保证自身胎儿营养、注意饮食卫生及适度补钙。 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增强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肺结核患者身体消耗较大,需要补充充足蛋白质。例如瘦肉,像猪瘦肉、牛瘦肉等,每100克瘦肉中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能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来源;还有鱼类,如鲫鱼,富含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适合肺结核患者食用;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可制成豆浆、豆腐等,方便患者摄取。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对于肺结核患者的身体恢复也很关键。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胡萝卜就是富含维生素A的良好食物,每100克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为可观,能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维生素B族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全麦面包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患者可以适当食用。 三、富含矿物质的食物 矿物质对肺结核患者的身体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钙有助于骨骼健康等,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钙,肺结核患者每天适当饮用牛奶可以补充钙元素;铁能参与氧气运输等,动物肝脏如猪肝,含有较为丰富的铁元素,但需要注意适量食用,因为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锌对免疫系统有重要影响,坚果类食物如核桃,含有一定量的锌,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坚果来补充锌元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饮食上需要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对于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蛋等容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食物,但要注意避免过敏情况。维生素的摄取要通过多样化的水果和蔬菜来保证,同时矿物质的补充要适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量,例如幼儿不能大量食用坚果,避免窒息风险。 老年患者:老年肺结核患者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食物时要注重软烂易消化。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鱼肉等肉质较嫩的来源。对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要根据老人的口腔咀嚼和消化能力进行调整,如将水果制成泥状等方便食用。同时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盐分的摄入,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等其他疾病风险,例如瘦肉要选择精瘦肉,减少脂肪摄入。 孕妇患者:孕妇肺结核患者需要在保证自身营养的同时满足胎儿的需求。蛋白质的摄入要充足且优质,如选择牛奶、鸡蛋等。维生素的摄取要全面,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矿物质的补充要尤其注意钙的充足,因为胎儿的骨骼发育需要大量钙,可多喝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补钙导致其他问题。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防止胃肠道感染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2025-10-15 15: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