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擅长: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瑾,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

  从事妇产科工作十余年。全面参与科室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妇产科疑难病例的综合分析及危重症抢救,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发表SCI文章多篇,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课题研究。积极进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

  获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最佳教案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本科生教学课件获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应用大奖赛优秀奖;首都医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 “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演示奖”;北京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二等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

展开
个人擅长
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的诊治。展开
  • 功血的症状

    功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血与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青春期因轴发育未完善更突出;排卵性功血中黄体功能不足致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或无明显变化或稍增,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则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同年龄女性因生理状态不同症状有差异需综合判断功血类型及表现。 功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血与排卵性功血,无排卵性功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青春期因轴发育未完善更突出;排卵性功血中黄体功能不足致月经周期缩短、经量或无明显变化或稍增,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则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同年龄女性因生理状态不同症状有差异需综合判断功血类型及表现。 一、无排卵性功血症状 1.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时长时短,提前或推迟无固定规律,可短至约20天,也可长达数月不来潮,青春期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未完善,此症状更为常见且突出,常突然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情况。 2.经期长短不一:经期持续时间从数天至数十天不等,无固定规律,如部分患者经期仅持续2-3天,而部分患者经期可长达10余天甚至更久。 3.经量不定或增多:经量可少至点滴状,也可多至大量出血,甚至引发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大量出血时可能短期内失血量过多,导致休克等严重情况,青春期女性无排卵性功血时因激素调节不稳定,易出现突发大量阴道出血。 二、排卵性功血症状 (一)黄体功能不足 1.月经周期缩短:相较于正常月经周期,提前5-7天来潮,月经周期可短于21天,育龄期女性若黄体功能不足,易出现月经周期提前现象,影响正常的月经规律。 2.经量变化:经期可维持正常时长,但经量可能无明显变化或稍增多,一般不会出现大量出血状况,但长期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修复,影响月经质量。 (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1.月经周期正常但经期延长: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21-35天),但经期延长,可达9-10天,超出正常经期(3-7天)范围,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易出现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情况,导致经期延长。 2.经量增多:经期出血量较正常经期明显增多,可能使患者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如面色苍白、心慌等,育龄期女性因有排卵但黄体萎缩不全,易引发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而出现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症状,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功血症状因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差异,需结合具体年龄、身体状况综合判断功血类型及相应症状表现。

    2025-10-27 11:57:13
  • 卵巢早衰有哪些表现

    卵巢早衰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从月经稀发渐至闭经,有雌激素缺乏致的血管舒缩症状如面颈发红出汗、泌尿生殖道症状如阴道干涩及泌尿系统感染易感性增加、皮肤体态改变如外阴萎缩等,存在生育功能障碍表现为不孕或受孕后易流产,部分伴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表现、情绪改变等症状,青春期前、育龄期、围绝经期影响各异,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及自身免疫病病史易加重其表现需留意。 一、月经改变 卵巢早衰患者常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初期表现为月经稀发,即月经周期延长,从原本规律的周期变为35天以上甚至数月一次;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发展为闭经,可分为突然闭经或逐渐减少至闭经,这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卵泡发育及排卵异常,导致子宫内膜不能正常周期性脱落所致。 二、雌激素缺乏相关症状 1.血管舒缩症状: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每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夜间睡眠中出汗(盗汗)也较为常见,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这是因为雌激素缺乏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 2.泌尿生殖道症状: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导致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同时泌尿系统黏膜也受影响,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这与雌激素对泌尿生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 3.其他皮肤及体态改变:低雌激素长期影响可导致外阴萎缩、乳房下垂、皮肤干燥、粗糙、弹性减退、色素沉着等,是雌激素缺乏对皮肤及体态产生的典型影响。 三、生育功能障碍 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功能减退,排卵异常,导致生育能力下降,表现为不孕,即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孕;部分患者即使受孕,由于卵巢功能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等原因,也易出现反复自然流产等情况,这是因为卵巢无法正常提供成熟卵子及维持妊娠所需的内分泌环境。 四、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表现,如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相关症状)、肾上腺疾病等相关症状;还可能出现情绪改变,如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神经症状,这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激素波动影响神经递质平衡有关。另外,青春期前发生卵巢早衰可能影响第二性征发育;育龄期女性影响更大,需特别关注生育及生活质量;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类似表现需与正常围绝经期鉴别,但卵巢早衰发病年龄更早,症状更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加重卵巢早衰的表现,需提醒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卵巢早衰,需密切监测卵巢功能。

    2025-10-27 11:56:28
  • 宫颈出现囊肿是怎么回事

    宫颈囊肿是宫颈良性病变,成因有生理性(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化生致腺管口阻塞)和病理性(慢性宫颈炎等致腺管狭窄),类型分生理性(无明显病理意义)和病理性(可能伴炎症症状),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合并慢性宫颈炎可出现白带增多等表现,通过妇科检查等诊断,无症状的生理性囊肿定期检查,有症状的病理性囊肿针对病因处理,育龄女性需关注TCT及HPV结果孕期无需特殊处理产后再评估,绝经后需定期检查警惕潜在宫颈病变风险。 一、宫颈囊肿的定义 宫颈囊肿即宫颈纳氏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致腺管口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属宫颈良性病变。 二、成因分析 (一)生理性因素 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化生时,新生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阻碍腺体分泌物排出,是常见成因,多无临床症状,与宫颈正常生理修复过程相关。 (二)病理性因素 慢性宫颈炎、宫颈局部损伤等可致宫颈腺管狭窄,使腺体分泌物引流不畅,进而形成囊肿,此类情况可能伴白带增多、异味等炎症表现。 三、类型划分 (一)生理性宫颈囊肿 由宫颈正常生理转化过程引发,体积通常较小,多为单发或多发,无明显病理意义。 (二)病理性宫颈囊肿 与慢性炎症等病理性因素相关,可能体积相对较大,或伴炎症相关症状。 四、临床表现 多数宫颈囊肿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因合并慢性宫颈炎可出现白带增多、异味,或伴有接触性出血等表现,但此类情况较少见。 五、诊断方法 通过妇科检查可直观发现宫颈表面突出的青白色小囊泡;必要时结合阴道镜检查、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及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等,以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等病变。 六、处理原则 (一)无症状的生理性宫颈囊肿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行妇科检查,监测囊肿变化情况即可。 (二)伴有症状的病理性宫颈囊肿 针对病因处理,如存在慢性宫颈炎,可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应抗炎等治疗;对于较大的囊肿,可考虑在无菌操作下用针穿刺引流等,但需谨慎操作以防感染等并发症。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需关注宫颈TCT及HPV检测结果,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排查宫颈病变;孕期发现宫颈囊肿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产后可再评估。 (二)绝经后女性 虽宫颈囊肿多为良性,但仍需定期行妇科检查,因绝经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需警惕潜在宫颈病变风险,通过规范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2025-10-27 11:55:39
  • 宫外孕初期如何治疗

    宫外孕初期有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期待治疗适用于特定无明显症状等患者,需监测相关指标;药物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等,常用甲氨蝶呤,需监测hCG;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性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和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等情况),不同情况患者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及相关因素。 一、期待治疗 1.适用情况:适用于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异位妊娠包块直径<3cm、无胎心搏动、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IU/L且呈下降趋势的患者。 2.监测要点:在此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hCG水平及超声变化。若hCG持续下降并恢复正常,超声提示异位妊娠病灶稳定或缩小,则期待治疗成功;若hCG水平不降或反升,或出现腹痛等症状加重情况,则需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二、药物治疗 1.适用人群: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缺失者。一般要求符合以下条件: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妊娠囊直径≤4cm;血hCG<2000IU/L;无明显内出血。 2.常用药物及机制:主要药物为甲氨蝶呤(MTX),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hCG水平,当hCG下降至正常(<5IU/L),且超声显示异位妊娠病灶消退,则药物治疗成功。若用药后hCG未下降或反而升高,或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征象,应考虑手术治疗。 三、手术治疗 1.保守性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手术方式为保留患侧输卵管,清除异位妊娠病灶。 操作要点: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进行,术中仔细清除妊娠组织,尽量保留输卵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术后需密切监测hCG水平,观察输卵管恢复情况。 2.根治性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严重者、合并其他急腹症需手术治疗者。手术方式为切除患侧输卵管。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例如,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时优先选择保守性手术以保留输卵管功能;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身体恢复,需在治疗后建议戒烟以促进康复;有既往宫外孕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较高,在治疗后需加强监测,备孕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

    2025-10-27 11:55:15
  • 同房刚进入时很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女性阴道疼痛可能因前戏不充分致润滑不足、初次或既往处女膜破裂损伤、心理等因素致阴道痉挛、阴道炎外阴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影响及男性阴茎龟头炎等因素引发。 一、女性阴道润滑不足 1.前戏不充分:若性生活中前戏时间过短,阴道分泌的润滑液无法充分分泌,同房时阴茎进入就会因摩擦产生疼痛,这种情况在初次同房或性经验较少的人群中较常见,尤其女性若性唤起不足时易出现。 2.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低下可影响阴道黏膜分泌功能,导致阴道干涩。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也可见于长期内分泌紊乱的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会出现同房刚进入时疼痛。 二、处女膜破裂或损伤 1.初次同房:首次性行为时处女膜破裂,会引起短暂的疼痛和少量出血,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部分人可能因处女膜较厚、破裂时刺激较强而感觉疼痛明显,此情况多发生在年轻首次同房的女性群体中。 2.既往损伤:若既往有阴道外伤史等导致处女膜或阴道黏膜曾受损未完全恢复,同房时进入也可能引发疼痛,这类人群多有明确的阴道外伤病史。 三、阴道痉挛 1.心理因素: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可导致阴道痉挛,常见于首次同房的女性,因对同房存在过度紧张情绪,使得阴道周围肌肉不自主收缩,阻碍阴茎进入引发疼痛;也可见于有过不愉快性经历后对同房产生心理阴影的人群。 2.其他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对性知识缺乏正确认知等也可能诱发阴道痉挛,影响同房时阴茎顺利进入并产生疼痛。 四、妇科疾病影响 1.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菌群失调,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同房时阴茎进入刺激炎症部位引起疼痛,患者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等表现,性生活不卫生、频繁阴道冲洗等是常见诱因。 霉菌性阴道炎:白色念珠菌感染导致阴道黏膜炎症,出现阴道瘙痒、灼痛,同房时进入会加重疼痛,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等易患霉菌性阴道炎。 2.外阴炎:外阴皮肤黏膜炎症,局部充血、肿胀,同房时阴茎接触外阴会引起疼痛,个人卫生差、过敏等可引发外阴炎。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若累及盆腔等部位,同房时可能因刺激异位的内膜组织引起疼痛,该病发生与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育龄女性较常见。 五、男性因素影响 1.阴茎龟头炎:阴茎龟头部位炎症,局部敏感,同房时阴茎进入阴道接触龟头会引发疼痛,不注意个人卫生、包皮过长等是常见病因,男性若存在包皮过长且未注意清洁易患阴茎龟头炎。

    2025-10-27 11:54: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