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擅长: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瑾,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

  从事妇产科工作十余年。全面参与科室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妇产科疑难病例的综合分析及危重症抢救,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发表SCI文章多篇,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课题研究。积极进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

  获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最佳教案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本科生教学课件获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应用大奖赛优秀奖;首都医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 “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演示奖”;北京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二等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

展开
个人擅长
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的诊治。展开
  • 围绝经期妇女的养生保健方法是什么

    围绝经期妇女需营养均衡,增含钙及维D食物、控油糖盐,选散步瑜伽游泳等运动,注重心理调适,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定期全面体检包括妇科乳腺等并如实反馈自身情况来综合保障健康。 一、饮食调养 围绝经期妇女需保证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应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以预防骨质疏松,有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女性骨量丢失风险增加,充足钙摄入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同时要确保维生素D的摄取,可通过适量晒太阳等方式,促进钙的吸收;控制油脂、糖分及盐分的过量摄入,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对身体代谢的不良影响,降低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二、运动锻炼 选择适合围绝经期妇女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每周坚持适量的运动,散步可每日进行,每次30分钟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瑜伽能通过体式和呼吸调节,缓解身体不适并改善柔韧性;游泳则对关节压力小,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还能缓解焦虑情绪,长期规律运动可降低围绝经期妇女患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且对维持身体代谢平衡有积极作用。 三、心理调节 围绝经期妇女易出现情绪波动,需注重心理调适。可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内心感受以释放压力;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通过冥想、听舒缓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良好心理状态利于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有研究显示积极心理干预能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四、睡眠保障 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调节、免疫力等,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调节,对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稳定至关重要,能缓解围绝经期因激素变化带来的不适。 五、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以及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常规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可及时发现妇科相关问题,乳腺检查能早期排查乳腺疾病,常规身体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慢性病等健康问题,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围绝经期是一些妇科疾病及慢性病的高发阶段,早期发现并处理可更好保障健康。温馨提示:围绝经期妇女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和心理变化,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养生保健方案,定期体检时应如实向医生反馈自身不适情况,遵循医生建议进行保健和健康管理,充分考虑自身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对养生保健的影响,注重从多方面综合保障健康,避免因忽视自身变化而延误健康问题的发现和处理。

    2025-10-21 12:57:10
  • 新手妈妈必看 产后恶露反反复复的绝招

    产后恶露分阶段正常持续数周反复可能因子宫复旧不全、宫腔残留、感染等需观察恶露细节通过适当活动、母乳喂养促进子宫复旧注意个人卫生怀疑残留或感染就医保证休息睡眠合理饮食产后6周内禁性生活且保持心情舒畅。 一、了解产后恶露基本情况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正常分为血性恶露(产后3日内,色鲜红,量多)、浆液性恶露(产后4~14日,色淡红)、白色恶露(产后14日以后,色较白),持续时间通常为4~6周。 二、恶露反复的可能原因 1.子宫复旧不全:产后子宫肌纤维缩复及子宫内膜再生需要一定时间,若子宫收缩欠佳,可导致恶露排出时间延长、反复。 2.宫腔内残留:胎盘、胎膜部分残留于宫腔内,会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引发恶露反复,常伴有较多阴道流血。 3.宫腔感染:产后个人卫生不佳、过早性生活等易引起宫腔感染,炎症刺激可导致恶露增多、有异味且反复。 三、应对恶露反复的措施 (一)观察恶露细节 新手妈妈需密切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若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持续鲜红或转为脓性且有臭味,提示可能存在异常,应及时就医。 (二)促进子宫复旧 1.适当活动:产后尽早进行适度活动,如产后24小时后可在床上做翻身、抬腿等动作,产后第3日可尝试下床活动,活动量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有助于促进子宫收缩恢复,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母乳喂养:婴儿吸吮乳头可反射性引起缩宫素分泌,促进子宫收缩,利于恶露排出及子宫复旧,因此鼓励新手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三)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防止病原菌滋生引发感染。需注意清洗方向应从前向后,避免将肛门处细菌带入阴道。 (四)就医排查与处理 若怀疑有宫腔残留或感染,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检查等明确宫腔情况。若存在宫腔残留,可能需进一步处理;若为宫腔感染,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四、生活与饮食建议 1.保证休息与睡眠:新手妈妈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因劳累影响身体恢复。 2.合理饮食:饮食上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子宫修复及恶露正常排出。 五、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新手妈妈需特别注意产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过早性生活易导致宫腔感染,加重恶露反复情况。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身体恢复,家人应给予新手妈妈更多关心与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产褥期。

    2025-10-21 12:56:35
  • 宫外孕是怎么引起的

    宫外孕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输卵管因素(如输卵管炎症、手术史)、受精卵游走、避孕失败(宫内节育器、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其他因素(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辅助生殖技术),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怀孕后应尽早检查,育龄女性要注意生殖健康。 输卵管手术史:曾进行过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再通术等输卵管手术的女性,发生宫外孕的几率增加。比如,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发生再通或瘘管形成,受精卵可能在狭窄的部位着床;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或部分手术治疗保留输卵管)后,输卵管腔可能变得不规则或狭窄,也容易导致再次宫外孕。 受精卵游走 受精卵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后,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称为受精卵游走。由于受精卵移行时间过长,发育增大,就可能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形成宫外孕。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是宫外孕的一个潜在原因。 避孕失败 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时,宫外孕的发生几率会增加。宫内节育器可能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即使避孕失败怀孕,也更易发生宫外孕。比如,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或避孕失败导致怀孕,此时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的可能性升高。 口服紧急避孕药失败:紧急避孕药失败而妊娠的女性,宫外孕发生的风险也会增高。紧急避孕药主要是通过干扰排卵、干扰受精或干扰受精卵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若避孕失败,受精卵着床的部位可能异常,增加宫外孕的发生风险。 其他因素 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可压迫输卵管,影响输卵管管腔的通畅性,使受精卵运行受阻,从而增加宫外孕的发生几率。例如,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压迫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管腔变窄或扭曲,影响受精卵通过;卵巢肿瘤也可能因占据盆腔空间,改变输卵管的正常位置和结构,影响受精卵的运行路径。 辅助生殖技术: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的女性,宫外孕的发生风险比自然受孕的女性高。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胚胎移植的操作可能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输送,或者由于促排卵等因素改变了输卵管的蠕动等功能,使得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的概率增加。 对于有宫外孕高危因素的女性,如既往有宫外孕史、盆腔炎症史、输卵管手术史等,在怀孕后应尽早进行超声检查等,以早期发现宫外孕,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都需要关注自身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宫外孕的危险因素。例如,育龄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盆腔炎症的发生;有输卵管手术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怀孕后要密切监测。

    2025-10-21 12:56:09
  • 来例假就发烧怎么回事

    女性来例假发烧可由内分泌变化、免疫系统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心理因素等引起,一般体温升高幅度小,应对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不同人群有相应特殊提示,如青春期关注心理、育龄期有高危因素者定期检查、更年期注重健康管理,发烧不超38.5℃可物理降温。 一、内分泌变化因素 女性在例假期间,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加,它除了会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导致痛经外,还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得基础体温在经期有所波动,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一般这种体温升高幅度通常相对较小,多在37.5℃左右,这是由于经期内分泌环境改变引发的生理性体温调节变化。 二、免疫系统变化因素 经期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此时机体免疫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比如,阴道的局部抵抗力可能会降低,使得细菌等微生物更容易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等妇科炎症,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发热症状。据相关研究统计,约有部分女性在经期因免疫力波动出现轻度感染相关的发热情况。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在例假期间,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出血,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发烧。另外,子宫腺肌病患者,例假时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出血,刺激周围组织,也可能出现发烧现象。这类疾病导致的发烧往往可能伴有经期腹痛加剧等其他症状,通过妇科超声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四、心理因素影响 部分女性在经期可能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这也可能影响体温调节。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干扰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使得体温调节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出现来例假就发烧的情况。例如,一些性格较为敏感、经期前心理负担重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体温异常。 五、应对建议及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一般女性,经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如果发烧体温不超过38.5℃,可通过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来缓解。对于青春期女性,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因为青春期女性内分泌波动大且心理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经期发烧情况;对于育龄期有妇科疾病高危因素的女性,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等,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更年期女性,由于其内分泌变化较大,更要注重自身健康管理,出现经期发烧情况时要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2025-10-21 12:55:15
  • 盆底肌修复方法是什么

    改善盆底肌功能的方法包括凯格尔运动、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和康复训练器具辅助(如阴道哑铃训练)。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放松盆底肌进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利用仪器反馈盆底肌活动信息辅助训练;电刺激疗法用电流刺激盆底肌;阴道哑铃训练借助自身重量引导盆底肌收缩训练,不同方法有不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凯格尔运动 1.原理: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增强盆底肌的力量。 2.具体做法: 首先找到盆底肌,可通过收缩尿道、阴道、肛门的肌肉来感受盆底肌。 收缩盆底肌,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一般来说,成年女性均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儿童不建议进行,因为儿童盆底肌尚未发育完全;对于有盆底肌损伤病史的人群,在医生评估后可进行适当训练。 二、生物反馈疗法 1.原理:利用仪器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信号,让患者了解自己盆底肌的活动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盆底肌训练。 2.实施过程: 患者坐在仪器前,将电极等设备放置在相应部位,仪器监测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情况,并以图形、声音等形式反馈给患者。 患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盆底肌收缩和放松动作,经过一定疗程的训练,通常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改善盆底肌功能。 不同年龄人群中,成年女性较为适用,儿童一般不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因为儿童配合度等因素影响;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影响盆底肌功能评估的人群,需要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疗法。 三、电刺激疗法 1.原理: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促进盆底肌的收缩和恢复。 2.操作方式: 将电极片放置在盆底肌相应区域,通过调节电流强度等参数,对盆底肌进行刺激。 一般每次治疗时间约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治疗。 成年女性是主要适用人群,儿童不建议使用电刺激疗法,因为儿童盆底肌对电流刺激的耐受性等情况不明确;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物的人群,需要避免使用电刺激疗法,以防干扰起搏器功能。 四、康复训练器具辅助 1.阴道哑铃训练 原理:阴道哑铃通过自身重量等作用,引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 使用方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重量的阴道哑铃,将其放入阴道内,然后进行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动,利用哑铃的重力刺激盆底肌收缩,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1-2次。 成年女性适用,儿童不适用;对于阴道有炎症等情况的人群,需要先治疗炎症后再考虑使用阴道哑铃。

    2025-10-21 12:54:1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