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张瑾,女,博士,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围产期保健及妇科肿瘤。
从事妇产科工作十余年。全面参与科室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妇产科疑难病例的综合分析及危重症抢救,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讨论。发表SCI文章多篇,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十余篇,主持完成多项课题研究。积极进行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
获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最佳教案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多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及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本科生教学课件获北京市属高校“创想杯”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微课程应用大奖赛优秀奖;首都医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 “一等奖”及“最佳教学演示奖”;北京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二等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
展开-
怎样判断阴道松弛
阴道松弛可通过自我感知症状、妇科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自我感知有性生活质量变化、漏尿等;妇科检查包括会阴体弹性及阴道松弛度评分、阴道镜下观察;影像学检查有盆底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差异,特定情况有相应检查注意事项。 漏尿情况:部分阴道松弛的女性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跳绳等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少量尿液溢出。这是因为阴道松弛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功能异常,影响了尿道的正常闭合功能,年龄较大的女性由于盆底组织衰退,相对更易发生这种情况。 妇科检查相关指标 会阴体弹性及阴道松弛度评分: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以评估会阴体的弹性以及阴道松弛的程度。一般会采用特定的评分标准,例如使用会阴体弹性及阴道松弛度的分度方法,0度为正常,1度为轻度松弛,2度为中度松弛,3度为重度松弛。通过手指检查阴道周围肌肉及韧带的紧张度来进行判断,不同年龄女性的正常范围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女性阴道周围组织弹性较好,评分相对更倾向于正常范围。 阴道镜下观察:借助阴道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阴道壁的形态,阴道松弛时阴道壁可能出现皱褶增多、松弛下垂等表现。对于有长期阴道炎病史或多次分娩史的女性,阴道镜下的异常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因素会进一步损伤阴道组织,加重阴道松弛程度。 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盆底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盆底肌肉、筋膜等结构的形态和功能。通过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到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用力屏气)时阴道前后壁的位置变化以及盆底肌肉的厚度、运动情况等。对于怀疑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导致阴道松弛的患者,尤其是经产妇,盆底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同年龄女性的盆底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老年女性由于盆底组织自然退变,超声下可能更易发现异常的盆底结构改变。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盆底组织的解剖结构,包括阴道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对于一些复杂的阴道松弛情况,MRI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但MRI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遵循相应的检查注意事项,例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可能不适合进行MRI检查。
2025-10-27 11:12:12 -
轻度的宫颈糜烂怎么治疗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多为正常生理现象仅合并宫颈炎等时需关注治疗轻度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干预,需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筛查排除病变,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合并感染等情况针对病原体处理,孕妇以观察为主、青春期随雌激素稳定多可缓解、围绝经期定期筛查排除病变再针对性处理。 一、明确疾病本质 过去所谓的“宫颈糜烂”,多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并非病理性的糜烂。仅当合并宫颈炎等情况时才需关注治疗,而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若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干预。 二、筛查排除病变 1.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检查,可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异常情况,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该项检查,一般25~65岁女性每3年联合HPV检测一次。 2.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若HPV检测阳性,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宫颈病变,必要时进行阴道镜及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无症状时的处理 若经筛查排除宫颈病变及感染等情况,单纯的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且无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不适症状,通常只需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包括TCT和HPV在内的宫颈筛查,动态观察宫颈情况。 四、合并感染等情况的处理 若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合并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需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可根据情况使用抗厌氧菌药物,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根据病原体类型等综合判断;若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可使用抗真菌药物等,但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发现轻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以观察为主,因为孕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柱状上皮异位更明显,通常产后多可恢复正常,需避免盲目进行有创性治疗,定期进行宫颈筛查监测即可。 2.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可能出现生理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随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稳定后多可缓解,若无症状主要以定期观察为主,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宫颈的刺激。 3.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情况可能改善,同样需通过定期宫颈筛查排除病变,若合并相关症状再针对性处理。
2025-10-27 11:11:11 -
吃打胎药肚子要痛多久
吃打胎药后肚子痛时长有个体差异,受药物、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特殊人群如青少年、育龄女性、有基础疾病女性情况各有不同,多数人痛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具体因药物、个体差异等因素而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药物因素:不同的打胎药物组合等情况会有影响,比如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方案,米索前列醇服用后引发子宫收缩导致疼痛的时间有差异,一般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子宫开始收缩,从而引起腹痛,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小时,通常多数人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3-6小时内会出现较明显的腹痛,之后随着妊娠组织排出,疼痛会逐渐缓解,但也有少数人可能疼痛持续时间稍长,可能长达10-12小时甚至更久。 个体差异因素: 年龄:年轻女性如果身体状况较好,可能对疼痛的耐受等情况与年长女性有所不同,但年龄不是决定疼痛时长的绝对因素,不过年轻女性相对来说身体机能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具活力,但也不是绝对的,年长女性如果身体基础状况良好,也不一定疼痛时长就长。 生活方式:平时经常运动锻炼的女性,身体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好,吃打胎药后肚子痛的时长可能相对短一些;而长期缺乏运动的女性,身体对子宫收缩等的耐受可能稍差,疼痛时长可能相对长点。 病史:如果有妇科疾病史,比如本身有慢性盆腔炎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子宫对药物的反应以及自身对疼痛的感受等,从而可能导致肚子痛的时长有所不同;如果既往有过流产史等,子宫的状态等可能与初次服药者不同,也可能影响疼痛时长。 特殊人群方面: 青少年:青少年身体还在发育中,子宫等生殖器官相对更娇嫩,吃打胎药后肚子痛可能相对更敏感,但具体疼痛时长也因人而异,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若疼痛异常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需及时就医,因为青少年可能对疼痛的表述不一定准确,家人等要多留意其身体反应。 育龄女性:如果有多次流产史等情况,子宫可能已经受到一定损伤,吃打胎药后肚子痛的情况可能与无流产史者不同,疼痛时长等可能有变化,要格外注意休息和身体恢复情况。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比如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吃打胎药后肚子痛时要更谨慎,因为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对心血管等系统产生一定影响,疼痛时长等情况需要更密切观察,必要时及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来保障健康。
2025-10-27 11:09:55 -
宫外孕最早反应
宫外孕的常见表现有停经(多数停经6-8周,部分无明显停经史)、腹痛(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流产或破裂时为撕裂样痛伴恶心呕吐等)、阴道流血(量少呈点滴状暗红或深褐,少数量多似月经量)、晕厥与休克(腹腔内出血多致血容量减少和腹痛引发,面色苍白等),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警惕,出现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腹痛 腹痛是宫外孕常见的最早反应之一,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导致输卵管膨胀时,会引起患侧下腹部隐痛;若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患者会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与宫外孕的部位、是否流产或破裂等情况有关。例如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多在妊娠8-12周时发生流产,此时会出现较为剧烈的腹痛;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由于间质部肌层较厚,妊娠破裂常发生在妊娠12-16周,其腹痛症状往往更为严重,可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 阴道流血 阴道流血也是宫外孕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一般量较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这是由于胚胎死亡后,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而发生剥离出血。有时阴道流血会被误认为是月经紊乱而被忽视,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比如宫外孕患者除了阴道少量流血外,可能同时伴有上述的停经和腹痛表现。但要注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量,此时要警惕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情况,如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大量腹腔内出血相关表现。 晕厥与休克 当宫外孕引起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患者可能出现晕厥与休克症状。这是因为腹腔内急性出血导致血容量减少和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重者发生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这种情况在宫外孕破裂出血较快时容易发生,尤其是间质部妊娠等破裂风险较高的类型,一旦发生需立即急救处理。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早期表现,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hCG测定、超声检查等,以明确是否为宫外孕,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严重后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特殊人群,如既往有盆腔感染病史、曾行输卵管手术等,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因为这些人群宫外孕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
2025-10-27 11:09:23 -
子宫内膜厚度参考值
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增生期随雌激素增厚、分泌期随孕激素进一步增厚及对应厚度范围,不同人群中青春期内膜厚度波动大、育龄期分泌期晚期≥7mm利着床、绝经期≤5mm伴异常出血需警惕病变,特殊人群里育龄期有计划者结合周期和内分泌干预、绝经期重视异常出血排查、青春期月经紊乱伴内膜异常提示内分泌失调需专业评估。 一、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参考值 1.增生期:月经周期第5~14天,早期(第5~7天)厚度约1~2mm,中期(第8~10天)约3~5mm,晚期(第11~14天)约6~9mm,此阶段子宫内膜随雌激素作用逐渐增厚,为受孕做准备。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天,早期(第15~19天)约5~7mm,中期(第20~23天)约8~10mm,晚期(第24~28天)约10~14mm,此阶段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转化为分泌期形态,利于胚胎着床。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天,厚度约4~6mm,此阶段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厚度随月经血排出逐渐减少。 二、不同人群子宫内膜厚度差异 1.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子宫内膜厚度波动较大,但一般遵循月经周期阶段性变化规律,若出现月经紊乱伴内膜厚度异常,需考虑内分泌失调可能,建议就医评估。 2.育龄期女性:正常妊娠准备阶段,分泌期晚期子宫内膜厚度≥7mm较有利于胚胎着床,若厚度异常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影响着床的因素,如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病变等。 3.绝经期女性:随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厚度通常≤5mm,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内膜明显增厚(>5mm),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期有生育计划者:若子宫内膜厚度异常,需结合月经周期及内分泌检查明确原因,必要时进行针对性干预。 绝经期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伴内膜增厚时,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风险,体现人文关怀,强调早期排查的重要性。 青春期女性:月经紊乱伴内膜厚度异常时,提示可能存在内分泌失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内分泌评估及相应处理,关注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2025-10-27 11: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