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崇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复发性流产,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第一次后留几天血算正常

    第一次后,通常会有1-3天的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比月经少,并逐渐减少。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若超过3天或出血量过多、伴有严重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此外,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 一般来说,进行第一次后,可能会出现几天的阴道流血,但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情况: 1.正常情况下的出血时间: 通常,第一次后的出血会在1-3天内自然停止。 血量可能会比月经少,并逐渐减少。 2.异常出血的情况: 如果出血时间超过3天,或者血量过多、伴有严重的腹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潜在的问题,如阴道损伤、感染或其他妇科疾病。 3.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 每个人的身体反应和生理情况都不同,因此出血时间和量可能会有所差异。 其他因素,如月经周期、身体健康状况、性行为的方式和强度等,也可能对出血情况产生影响。 4.注意个人卫生: 在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使用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避免坐浴或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 5.遵循医生建议: 如果对出血情况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医生可以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处理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反应都是独特的,如果出现异常出血或不适,最好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此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和保护自己的性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

    2025-08-05 14:26:00
  • 正常子宫内膜多少厘米

    不同月经周期阶段正常子宫内膜厚度有差异,月经刚结束时最薄,增殖期随雌激素分泌增厚,分泌期受孕激素影响进一步增厚利于着床;不同人群中青春期前女性内膜相对较薄,育龄期随月经周期激素变化呈规律性变化,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致内膜可能异常波动,绝经后正常应小于一定厚度超则需排查病变。 一、不同月经周期阶段的正常子宫内膜厚度 1.月经刚结束时:此时子宫内膜处于最薄状态,厚度通常在0.5~0.8厘米,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剥脱,进入修复早期阶段。 2.增殖期(卵泡期):随着雌激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开始增殖,厚度逐渐增厚,一般可达0.8~1.2厘米,此阶段为卵子着床做准备。 3.分泌期(黄体期):受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变得致密,利于受精卵着床,厚度可达1.0~1.4厘米。 二、不同人群的子宫内膜厚度特点 1.青春期前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尚未稳定,子宫内膜厚度相对较薄,一般处于较低水平范围。 2.育龄期女性:受月经周期中激素变化影响,子宫内膜厚度呈现上述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规律性变化,需结合具体月经周期阶段评估。 3.围绝经期女性:随着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失衡,子宫内膜厚度可能出现异常波动,正常情况下应维持在较薄状态,若厚度异常增厚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可能。 4.绝经后女性: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厚度应小于0.5厘米,若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超过0.5厘米,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增生、息肉或恶性病变等情况。

    2025-08-05 14:24:03
  • 来例假肚子很痛怎么办

    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可通过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缓解,青春期少女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成年女性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妇科疾病有关,需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一般治疗: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 经期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腹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热敷下腹部。 2.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缓解痛经。常用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等。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治疗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痛经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对于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激素水平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原发性痛经。此时,家长应给予关心和理解,同时提醒孩子注意经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如果痛经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 对于成年女性,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痛经可能与妇科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此,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缓解痛经。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如果痛经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5 14:19:48
  • 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

    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是罕见良性病变,镜下见呈巢状或团块状类似桑葚结构的细胞有病理特点,具鉴别诊断价值可区分恶性及其他良性病变,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不同年龄、生育状态人群发病风险有差异。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子宫内膜组织中出现呈巢状或团块状排列的细胞,细胞形态具有特定特征,呈现出类似桑葚结构的表现,其细胞形态、排列等具有区别于其他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特点。 二、临床意义 (一)鉴别诊断价值 在病理诊断过程中,需将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与其他具有相似形态表现的病变进行鉴别,例如与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病变相区分。通过准确判断为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可明确病变性质,避免将其误判为恶性病变而进行过度治疗;同时也可与其他良性子宫内膜病变鉴别,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三、可能相关因素 (一)激素水平影响 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与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的发生存在关联,其中雌激素等激素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具体机制尚需更多深入研究来明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因激素分泌状态不同,发病风险有所差异,如育龄期女性由于激素波动相对频繁,需关注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相关情况;而绝经后女性因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也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特点。此外,生育状态不同的人群,其激素环境有别,也可能对子宫内膜桑葚样化生的发生产生影响。

    2025-08-05 14:18:25
  • 子宫内膜厚度7.6

    子宫内膜厚度7.6mm的临床意义关联月经周期阶段,若处增生中期接近该阶段正常厚度上限可能正常,早期则偏厚分泌期偏薄需结合周期天数判定,育龄女性备孕结合排卵评估内膜容受性,围绝经期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要深入排查病因。 一、子宫内膜厚度的正常生理范围 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增生早期正常厚度约4~5mm,增生中期约7~8mm,增生晚期约9~10mm;分泌期早期约10mm,分泌期中期约11~12mm,分泌期晚期约13~14mm。一般来说,月经刚结束时内膜较薄,接近月经来潮前内膜增厚。 二、子宫内膜厚度7.6mm的临床意义 1.月经周期阶段关联:若处于增生中期,7.6mm接近该阶段正常厚度上限,可能属于正常范围;若处于增生早期则偏厚,若处于分泌期则可能偏薄,需结合月经周期天数进一步判定。例如,若月经周期为28天,处于周期第10天左右的增生中期,7.6mm可能在正常波动范围内;若处于周期第5天左右的增生早期则需关注是否存在内膜异常增生倾向。 2.不同人群差异:对于育龄女性,若有备孕计划,需结合排卵等情况综合评估内膜容受性;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内膜厚度7.6mm需警惕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等风险,需进一步通过超声检查结合必要时的内膜活检等明确情况;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的女性,该厚度更需深入排查病因。

    2025-08-05 14:16: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