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从事临床医疗及保健工作20余年,对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失调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宫颈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经验丰富。

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展开
  • 吃避孕药的危害和副作用

    避孕药常见副作用有类早孕反应、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变化、体重变化及血栓风险增加,哺乳期女性使用可影响乳汁分泌及婴儿健康不建议用,有严重肝脏病、心脏病、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基础疾病人群用可能加重病情应避免,18岁以下青少年用可干扰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建议常规用,其危害副作用与个体健康状况等相关使用前需医生全面评估健康史等权衡避孕收益与风险,用药过程中出现异常不适如剧烈头痛等应立即就医。 一、常见副作用 1.类早孕反应:服用避孕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类早孕反应,这是由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刺激胃黏膜所致,通常持续1~3个月后可逐渐减轻,若反应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阴道不规则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物时,因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而引起,若经常出现需及时就医评估。 3.月经变化: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等情况,长期服用可能影响子宫内膜正常周期性变化,干扰正常月经规律。 4.体重变化:部分使用者可能出现体重增加,与避孕药中雌激素导致水钠潴留有关,一般为轻度增加,少数人增重较明显。 5.血栓风险增加: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能使凝血因子升高,对于有吸烟史、肥胖(体重指数≥30kg/㎡)、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病史的人群,静脉血栓或动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 二、特殊人群影响 1.哺乳期女性:避孕药成分可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可能影响乳汁分泌量及婴儿健康,因此不建议哺乳期女性使用避孕药,可选择其他避孕方式(如避孕套等)。 2.有基础疾病人群:患有严重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人群,使用避孕药可能加重病情,应避免使用避孕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更安全的避孕方法。 3.青少年人群:18岁以下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使用避孕药可能干扰正常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发育,一般不建议18岁以下人群常规使用避孕药,可优先采用非药物避孕措施(如避孕套等)。 三、风险提示 避孕药的危害和副作用并非所有使用者都会出现,其发生风险与个体健康状况、用药依从性等因素相关。使用避孕药前需由医生全面评估个人健康史、家族病史等情况,权衡避孕收益与潜在风险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若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异常不适(如剧烈头痛、胸痛、腿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就医。

    2025-10-15 14:18:58
  • 性激素六项是什么?

    性激素六项通过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评估内分泌功能,含促卵泡生成素反映卵巢储备等,促黄体生成素协同调节排卵等,雌二醇反映雌激素水平等,孕酮反映黄体功能等,睾酮维持第二性征等,泌乳素由垂体分泌过高有相关影响。 一、性激素六项的组成及各指标意义 性激素六项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来评估内分泌功能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六项: 1.促卵泡生成素(FSH):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其水平能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在女性卵泡期,FSH正常范围一般为3.5~12.5mIU/mL,卵泡期FSH升高可能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男性FSH主要促进生精小管的成熟和精子生成,正常范围约1.4~15.4mIU/mL。 2.促黄体生成素(LH):同样由垂体前叶分泌,与FSH协同调节卵巢的排卵和雌激素、孕激素的分泌。女性卵泡期LH正常范围约2~15mIU/mL,排卵期LH会出现高峰,若LH/FSH比值异常升高(如≥2~3),需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男性LH主要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正常范围约1.5~9.3mIU/mL。 3.雌二醇(E2):女性主要由卵巢分泌,能反映雌激素水平。卵泡期E2正常范围约25~140pg/mL,排卵期可达230~410pg/mL,黄体期约100~200pg/mL,其水平异常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妊娠等情况相关;男性E2主要由睾丸、肾上腺皮质等分泌,正常范围约20~75pg/mL,异常升高可能提示雌激素分泌相关疾病。 4.孕酮(P):由卵巢黄体分泌,主要反映黄体功能。女性卵泡期P水平很低,一般<1ng/mL,黄体期可达3~35ng/mL,妊娠早期P由胎盘分泌,水平会持续升高,孕酮不足可能导致流产等;男性P水平较低,正常范围约0.1~0.8ng/mL。 5.睾酮(T):女性睾酮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卵巢也能少量分泌,正常范围约15~70ng/dL,睾酮升高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等有关;男性睾酮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和生精功能,正常范围约240~850ng/dL,异常升高可能提示睾丸间质细胞瘤等疾病。 6.泌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非孕期女性正常范围约2.6~13.1ng/mL,孕期会显著升高,PRL过高可能导致月经紊乱、闭经、溢乳等,常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等情况;男性PRL正常范围约2.6~13.1ng/mL,过高可能影响性功能等。

    2025-10-15 14:17:16
  • 卵巢囊肿会影响月经吗

    卵巢囊肿对月经的影响因类型、大小、年龄及个体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异,生理性囊肿较小通常无明显影响,较大可能致月经轻微改变;病理性囊肿中巧克力囊肿常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非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较大可致月经紊乱,不同年龄女性受影响不同,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影响,月经明显异常需就医检查治疗。 一、生理性卵巢囊肿对月经的影响 生理性卵巢囊肿较为常见,比如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发育异常,没有正常排卵形成的囊肿;黄体囊肿则与黄体期黄体持续存在有关。一般来说,较小的生理性卵巢囊肿通常不会对月经产生明显影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多可维持正常状态。但如果囊肿较大,可能会对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和排卵功能产生一定干扰,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的轻微改变,如月经稍有推迟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二、病理性卵巢囊肿对月经的影响 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性卵巢囊肿,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此类囊肿会影响卵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常导致月经失调。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和激素分泌,进而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而且,巧克力囊肿还可能引起盆腔粘连等情况,进一步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对月经的影响较为明显。 2.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非子宫内膜异位性的卵巢囊肿:如果囊肿较大,压迫卵巢组织,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如月经提前或推迟,经量也可能出现异常,如经量减少等情况。但相对巧克力囊肿来说,对月经的影响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囊肿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卵巢囊肿对月经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青春期女性卵巢功能尚不完善,若发生卵巢囊肿,可能更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因为其内分泌调节机制相对脆弱;而育龄期女性如果患有卵巢囊肿,除了月经方面的影响外,还可能影响受孕;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此时卵巢囊肿对月经的影响可能表现为月经紊乱加剧,如月经周期紊乱更加明显,经量变化较大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加重卵巢囊肿对月经的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有卵巢囊肿病史的女性,如果出现月经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以明确卵巢囊肿的情况以及月经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5 14:16:25
  • 女人什么时候是安全期不会怀孕

    安全期是月经周期中不易受孕的时间段,分排卵前和排卵后安全期,月经周期规律女性可按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推算,但月经周期不规律者难准算;安全期避孕有局限性,因排卵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一定时间且存在个体差异;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及有基础疾病女性安全期避孕不可靠,不宜采用。 一、安全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安全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不易受孕的时间段,通常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称为排卵期,其余时间即为安全期。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假设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第1天为第1天,那么排卵日大约在第14天,排卵前安全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10天,排卵后安全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9-28天。但这种计算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非常规律的女性,误差一般不超过3-5天。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由于排卵时间不固定,很难准确推算安全期,这种方法不适用。 二、安全期避孕的局限性 1.排卵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提前或推迟: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环境变化等)、疾病、药物等都可能影响女性的排卵时间。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排卵紊乱,原本计算的安全期就不再安全。 2.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一定时间: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可存活2-3天,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在安全期内有性行为,精子有可能在女性体内存活到排卵日,从而导致怀孕。比如,某女性月经周期为30天,计算的排卵前安全期是第1-10天,如果在第8天有性行为,精子存活到第14天排卵日,就有受孕的可能。 3.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女性的月经周期长短、排卵时间都存在个体差异,即使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也不能保证每次的排卵时间都完全符合常规的推算。 三、特殊人群的安全期情况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往往不规律,排卵也不固定,安全期的推算不准确,不建议采用安全期避孕法。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紊乱,排卵情况也不稳定,安全期避孕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样不适合用安全期避孕。 有基础疾病的女性:患有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女性,其月经周期和排卵情况容易受到疾病影响而发生变化,不能依靠安全期避孕,需采取更可靠的避孕措施。

    2025-10-15 14:15:40
  • 怎么增加雌性激素

    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及医疗干预增加雌性激素。饮食上豆类及豆制品能补植物雌激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助合成与维持内分泌;生活方式中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可调节;医疗干预在特定疾病致雌激素严重缺乏且经评估后,遵医嘱用雌激素类药物,但特殊人群有禁忌。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D对于雌激素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而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每次100-150克,可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每天保证摄入200-300克的此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核桃等),每天吃10-15克坚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例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女性,更应注重从饮食中获取这些维生素来调节雌激素水平。 通过生活方式增加雌性激素 适度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慢跑时保持心率在(220-年龄)×60%-80%的范围内;瑜伽通过各种体式和呼吸练习,能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和激素平衡。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青少年通过适度运动可促进身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和生长发育;中老年女性坚持运动能维持雌激素水平相对稳定,减少因雌激素下降引发的骨质疏松等问题。 充足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激素的调节和分泌,长期熬夜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雌激素的正常分泌。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对于有熬夜习惯的人群,应逐渐调整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以保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加班的人群,更要注重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充足睡眠来维持雌激素水平。 医疗干预增加雌性激素(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服用指导) 雌激素类药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因疾病导致雌激素严重缺乏且经医生评估后,可能会使用雌激素类药物。但使用此类药物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不同的个体情况不同,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证。例如,对于卵巢功能早衰的女性,在符合用药指征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来补充雌激素,但必须密切监测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和相关指标变化。特殊人群如患有肝脏疾病、乳腺癌等疾病的女性,通常不适合使用雌激素类药物,需要医生综合评估后谨慎决定。

    2025-10-15 14:13: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