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从事临床医疗及保健工作20余年,对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失调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宫颈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经验丰富。

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展开
  • 同房时有血是什么原因

    同房时有血分男女原因不同,女性有处女膜损伤、阴道损伤、宫颈病变(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盆腔炎、月经刚结束等原因;男性有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精囊结石等原因,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出现同房时有血应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查因并治疗。 一、女性同房时有血的常见原因 1.处女膜损伤:多见于首次同房的女性,处女膜较薄,同房时可导致处女膜破裂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可自行停止。 2.阴道损伤:同房时动作过于粗暴,可能会造成阴道黏膜损伤而出血。例如,用力过猛、姿势不当等情况都可能引发这种损伤。 3.宫颈病变 宫颈炎:宫颈部位的炎症会使宫颈组织变得脆弱,同房时容易出血。患者通常还可能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 宫颈息肉:宫颈息肉是宫颈组织的良性增生,息肉表面血管丰富,同房时受到刺激易出血,往往为少量点滴状出血。 宫颈癌: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即同房后阴道流血,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4.盆腔炎:盆腔炎症可能导致盆腔内组织充血,同房时盆腔受到刺激,也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同时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5.月经刚结束:如果同房时间距离月经结束时间较短,子宫内膜可能还未完全修复,此时同房也可能引起少量出血。 二、男性同房时有血的常见原因 1.精囊炎:精囊发生炎症时,精囊黏膜充血、水肿,同房射精时容易导致出血,表现为血精,即精液中带血。患者可能还伴有会阴部不适、尿频、尿急等症状。 2.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症会使前列腺组织充血,同房时前列腺收缩,可能引起出血,也可出现血精情况,同时可能伴有排尿异常、会阴部疼痛等表现。 3.尿道损伤:同房过程中如果尿道受到外力损伤,如过于剧烈的摩擦等,可导致尿道出血,血液混入精液中就会出现同房后有血的现象。 4.精囊结石:精囊内的结石可能会损伤精囊黏膜,导致出血,出现血精症状,还可能伴有排尿困难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注意事项 1.女性青春期:首次同房时处女膜损伤导致的出血是常见情况,家长应给予正确的性教育引导,让青少年了解相关生理知识,同时要注意同房时的卫生,避免感染。 2.育龄女性:若有同房后出血情况,要关注月经周期、白带情况等。如果怀疑有宫颈病变,应及时进行宫颈涂片、HPV检测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疾病。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 3.男性中老年:中老年男性出现同房后有血的情况,要警惕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前列腺超声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4.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频繁同房、不注意性生活卫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生殖系统的损伤或炎症,应注意适度同房,保持性生活卫生,同房前后要清洗外生殖器。 总之,同房时有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3:45:39
  • 子宫破裂有什么症状

    子宫破裂分为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阶段,先兆子宫破裂时产妇有下腹部剧痛、烦躁不安、胎心异常、排尿困难及出现病理性缩复环等表现;子宫破裂又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完全性子宫破裂有剧烈疼痛后短暂缓解、休克表现及全腹压痛反跳痛等,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症状相对较轻,不同人群子宫破裂表现可能有差异。 一、先兆子宫破裂阶段 产妇表现 疼痛:产妇下腹部剧痛,烦躁不安,呼叫不止,这是因为子宫收缩过强、过频,子宫肌层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持续的疼痛感觉。多见于有过剖宫产史等子宫有瘢痕的产妇,由于子宫瘢痕处承受不住强大的宫缩压力,容易出现先兆破裂。 胎心异常:胎心率改变或听不清,这是因为子宫收缩影响了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缺氧,从而出现胎心的异常变化。例如胎心率可增快至120次/分以上或减慢至100次/分以下,胎心监护可能显示胎心基线异常、变异减速等情况。 排尿困难:膀胱受压充血,产妇出现排尿困难及血尿,这是由于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排尿困难,而且可能出现血尿。 腹部体征:腹部可见病理性缩复环,即子宫上下段之间形成的环状凹陷,随着宫缩上升,这是先兆子宫破裂的重要体征之一。多见于产程长、有梗阻性难产因素的产妇,由于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加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并逐渐上升达脐平或脐上。 二、子宫破裂阶段 完全性子宫破裂 剧烈疼痛后短暂缓解:产妇突然感到下腹部一阵撕裂样剧痛,之后子宫收缩停止,疼痛暂时缓解,但很快又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这是因为子宫肌层完全破裂,羊水、胎儿及血液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引起疼痛。 休克表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是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疼痛导致,出血量较多时休克症状更为明显。例如短时间内出血量达到500-1000ml以上时,就可能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尤其对于贫血患者或本身血容量不足的产妇,休克症状出现更快更严重。 腹部体征:全腹压痛、反跳痛,腹壁下可清楚扪及胎体,子宫位于侧方,胎心消失,这是因为子宫破裂后,胎儿、羊水等进入腹腔,导致腹膜刺激征明显,而且可以清楚触及胎体,胎心音消失。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 症状相对较轻:子宫肌层部分或全层破裂,但浆膜层完整,胎儿及附属物仍在宫腔内。产妇常仅有腹部局限性压痛,胎心音多不规则,通常没有完全子宫破裂那么严重的休克表现,但如果破裂口累及血管,也可能出现少量腹腔内出血。例如破裂口较小,出血不多时,可能仅表现为下腹局部疼痛,胎心略有异常,而产妇一般情况相对稳定,但仍需要密切观察,因为随时有进展为完全子宫破裂的可能。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子宫破裂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经产妇可能由于有过分娩经历,对疼痛的耐受等情况与初产妇不同;有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其先兆子宫破裂及子宫破裂的表现可能更具特殊性;肥胖女性由于腹部脂肪厚等因素,可能在判断腹部体征等方面相对困难,需要更仔细的检查和评估。

    2025-10-17 13:44:53
  • 12岁来月经还能长多高

    12岁来月经的女孩最终能长多高受遗传、骨龄、营养、运动、睡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遗传约解释60%-80%身高变异,骨龄可判断身高潜力,充足均衡营养是物质基础,适当运动刺激骨骼生长板促分泌生长激素,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合理措施可促身高增长但最终受遗传制约。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身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的身高对孩子的最终身高有较大影响。如果父母身高较高,那么孩子有较大概率继承较高的身高基因,12岁来月经的女孩也更有可能长得较高;反之,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孩子最终身高相对可能也会受到一定限制。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大约可以解释60%-80%的身高变异。例如,有研究对多个家庭进行追踪调查发现,父母身高较高的家庭中子女身高超过父母身高平均值的比例相对更高。 二、骨龄的评估作用 骨龄是判断身高潜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拍摄左手手腕部X线片来评估骨龄。如果骨龄与实际年龄接近,那么身高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若骨龄明显大于实际年龄,提示骨骼发育提前,身高增长空间可能相对较小;而骨龄明显小于实际年龄,则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影响骨骼发育的因素。一般来说,女孩12岁来月经时,正常骨龄范围大致在10-14岁之间,如果骨龄在正常范围内,身高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 三、营养与身高的关系 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身高增长的物质基础。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对骨骼生长至关重要。例如,蛋白质是构成骨骼、肌肉等组织的重要成分,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适当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等获取。如果12岁来月经的女孩营养摄入不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进而限制身高增长;而合理的营养摄入则能为身高增长提供保障。 四、运动对身高的促进 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板,促进骨骼的发育和身高增长。像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运动对身高增长较为有利。运动能够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建议12岁来月经的女孩每天进行至少1小时的适度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对身体造成损伤。例如,长期坚持跳绳的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可能相对较快,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儿童比缺乏运动的儿童平均身高高出2-5厘米。 五、睡眠与身高的关联 睡眠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尤其是深度睡眠阶段。12岁来月经的女孩每天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9-11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身高增长。如果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身高的增长。例如,长期熬夜的孩子,其身高增长可能会受到一定抑制。 综上,12岁来月经的女孩最终能长多高受到遗传、骨龄、营养、运动、睡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合理评估骨龄、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高的增长,但最终身高还受到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2025-10-17 13:44:14
  • 盆腔炎怎么查出来

    盆腔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不同年龄检查有差异,无性生活史者用直肠-腹部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不同年龄相关指标有差异)、影像学检查(B超,不同年龄选择方式不同;MRI,用于疑难病例辅助诊断)。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 是盆腔炎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医生通过阴道、腹壁联合检查,可了解子宫、附件的情况。若有盆腔炎,可能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压痛等表现。不同年龄的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有差异,青春期前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检查时需特别轻柔;育龄期女性检查相对常规,但也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力度;绝经后女性阴道萎缩,检查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才能进行双合诊检查,无性生活史者一般采用直肠-腹部诊。 2.妇科三合诊 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对于了解后位子宫、直肠子宫陷凹病变等情况有重要价值。在盆腔炎的诊断中,可更准确地判断盆腔内组织的粘连、包块等情况。不同年龄女性进行三合诊时,操作要求与双合诊类似,需考虑生殖系统的生理状态。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提示有炎症感染。但白细胞计数可能受年龄、身体基础状况等影响,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不典型;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炎症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剧烈,血常规表现可能不明显。例如,儿童患盆腔炎时,白细胞升高可能不如成人显著,但仍可作为参考指标之一。 2.C-反应蛋白(CRP) CRP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在盆腔炎时往往会升高。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不同年龄人群,CRP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CRP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检测时需参考相应年龄段的正常标准。 3.阴道分泌物检查 可查找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泌物的性状、白细胞数量等,还可进行病原体培养。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常用项目,但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不同年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有差异,青春期女性阴道乳酸杆菌少,阴道pH值偏高,检查时需结合年龄特点判断结果。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能发现盆腔内是否有炎性包块、积液等情况。可了解子宫、附件的形态、大小及有无异常回声。经腹部B超检查时,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以更好地显示盆腔结构;经阴道B超检查则不需要憋尿,但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才能进行。不同年龄女性选择B超检查的方式有所不同,青春期前女性一般选择经腹部B超,育龄期及绝经后有性生活史女性可根据情况选择经阴道或经腹部B超。例如,肥胖女性经腹部B超可能受气体和脂肪影响,图像显示不清,此时可能更适合经阴道B超,但要评估风险。 2.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盆腔内复杂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优势,能更清晰地显示盆腔组织结构,帮助判断炎症累及的范围等。但一般不作为盆腔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多用于疑难病例的辅助诊断。不同年龄人群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儿童进行MRI检查时需做好安抚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2025-10-17 13:42:07
  • 阴道干涩怎么办

    阴道干涩可由生理、疾病、药物、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不同情况有相应应对措施,如生理因素中绝经后女性可补充雌激素、孕期可使用润滑剂;疾病因素中妇科炎症需治炎症、糖尿病要控血糖;药物因素可调整用药或用润滑剂;生活方式因素要保证饮水、适度清洁、充分前戏;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女性勿盲目用药、老年女性防感染等。 一、生理因素导致阴道干涩的应对 年龄相关因素: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会使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从而出现阴道干涩。对于此类女性,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适量补充雌激素,如经皮吸收的雌激素制剂等,但需密切监测相关风险。年轻女性若因卵巢功能异常等导致雌激素水平低引发阴道干涩,也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孕期因素: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较大,也可能出现阴道干涩情况。一般无需特殊用药,可通过使用温和的润滑剂来改善不适,但要选择正规、安全的产品。同时,孕期应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过度刺激。 二、疾病因素导致阴道干涩的应对 妇科疾病:如患有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时,炎症刺激可能影响阴道的正常分泌功能,导致阴道干涩。需进行白带常规等检查明确阴道炎类型,然后遵医嘱针对具体炎症进行治疗,炎症得到控制后阴道干涩情况往往会有所改善。例如霉菌性阴道炎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等。 内分泌疾病:像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及局部环境,导致阴道干涩。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随着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阴道干涩等相关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三、药物因素导致阴道干涩的应对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阴道干涩的副作用,如抗组胺药、抗抑郁药等。如果怀疑阴道干涩是药物引起,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比如因病情必须继续使用相关药物,可同时采取一些缓解阴道干涩的措施,如使用润滑剂等。 四、生活方式导致阴道干涩的应对 水分摄入不足:日常饮水过少会影响身体整体的体液平衡,也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出现干涩。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以维持身体良好的hydration状态,从而有助于改善阴道干涩情况。 过度清洁:频繁使用阴道洗液等过度清洁会破坏阴道正常的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导致阴道干涩。应保持适度清洁,日常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避免滥用阴道洗液。 性生活相关:性生活前戏不足也可能导致阴道干涩难以顺利进行。夫妻双方应加强沟通,充分做好性生活前戏,促进阴道分泌物分泌,以改善阴道干涩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出现阴道干涩时,要注意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可先尝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适度清洁等,若情况无改善再就医寻求专业建议。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阴道干涩更要注意预防感染,由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干涩易导致局部损伤进而引发感染。要保持外阴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安全的局部保湿产品等。

    2025-10-17 13:40:4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