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从事临床医疗及保健工作20余年,对妇科炎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失调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宫颈癌、乳腺癌的早期筛查经验丰富。

展开
个人擅长
妇科炎症的诊治,青春期、更年期保健、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诊治,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展开
  •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表现有哪些

    功能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女性易出现、经量异常包括过多及过少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肥胖或有人工流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致、经期延长正常经期外出血淋漓不尽不同年龄段原因有别、不规则子宫出血非经期无规律出血青春期需家长重视围绝经期警惕子宫内膜病变。 一、月经周期紊乱 表现情况: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月经周期可能失去正常规律,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至21天以内,或者延长至35天以上,甚至数月不来月经(闭经)后大量出血,也可能出现月经周期时长时短、毫无规律可循的情况。 年龄因素影响: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的情况;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二、经量异常 经量过多 具体表现:月经量明显增多,超过正常月经量的上限(正常月经量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可能在短时间内使用大量卫生巾,且经血中常伴有大血块。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内分泌,导致经量过多;肥胖女性由于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也可能出现经量过多的情况。 经量过少 具体表现:月经量明显减少,不足30ml,经血颜色较淡,可能伴有经期缩短等情况。 病史因素影响:有过人工流产史的女性,可能因子宫内膜损伤导致经量过少;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也常出现经量过少的表现。 三、经期延长 表现情况:正常经期为3-7天,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经期可延长至7天以上,甚至长达10余天,而且出血淋漓不尽,可能在两次月经之间也有少量出血情况。 性别因素影响:女性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只要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都可能出现经期延长的情况,但不同年龄段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如青春期多与内分泌调节不完善有关,围绝经期多与卵巢功能衰退有关。 四、不规则子宫出血 表现情况:在非经期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时间、出血量无规律可循,可能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也可能是大量出血。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青春期女性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因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对于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要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能,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27 11:19:06
  • 外阴硬化性苔藓有得治吗

    外阴硬化性苔藓有得治,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物理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少用,病情严重等时考虑),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老年患者治疗需谨慎,具体方案依个体情况制定。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穿宽松、棉质的内裤,减少对外阴的摩擦。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需要注意个人卫生的维护。例如,青春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在个人卫生方面的具体要求略有不同,但都遵循保持外阴清洁的原则。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维持外阴局部环境的稳定,促进病情的改善。 二、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常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通过局部涂抹起到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够缓解瘙痒等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儿童患者使用时更要谨慎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和剂型。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对于外阴硬化性苔藓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局部的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相对来说不良反应可能较少,但同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选择和使用。 三、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可以改善局部病变组织的状况,减轻症状。激光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和修复,但不同患者对激光治疗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方法。例如,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有较好的效果,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四、手术治疗 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仅在病情严重、反复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不典型增生或有恶变可能时考虑。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创伤,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且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意愿等因素。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患者,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权衡治疗对胎儿和母亲的影响。哺乳期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从而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其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总之,外阴硬化性苔藓是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控制和改善的,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

    2025-10-27 11:16:50
  • 子宫涨涨的是怎么回事

    子宫涨涨可因生理性因素如怀孕后胚胎发育致子宫增大或月经来潮前激素变化引起,也可由病理性炎症(盆腔炎等)、占位性病变(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导致,孕期出现持续涨涨伴腹痛流血等需警惕先兆流产等,育龄期非孕期持续不缓解伴异常症状要及时妇科就诊,绝经期后出现涨涨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应及时就医评估。 一、生理性原因导致子宫涨涨的情况 1.妊娠相关:女性怀孕后,随着胚胎发育,子宫会逐渐增大以适应胎儿生长,在怀孕早期可能就会出现子宫胀满的感觉,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还可能伴有停经、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需通过超声等检查确认妊娠情况及胚胎发育状况。 2.月经周期相关:在月经来潮前,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引起子宫充血,部分女性可能会感觉子宫有涨涨的坠胀感,通常月经来潮后这种症状会逐渐缓解。 二、病理性原因导致子宫涨涨的情况 1.炎症因素: 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炎症刺激子宫及其周围组织,可导致子宫出现涨痛、坠胀等不适症状,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表现,多由不洁性生活、经期卫生不良等因素引发。 其他盆腔炎症:如附件炎等,炎症累及子宫周围组织时,也可能引起子宫胀满感。 2.占位性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当肌瘤较大时,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子宫出现胀满、疼痛等不适,还可能伴有月经改变(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腹部包块等表现,可通过超声等检查发现肌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致,患者会出现子宫增大、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同时也可能有子宫涨涨的感觉。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孕期女性:若孕期出现子宫持续涨涨且伴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需高度警惕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血HCG测定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育龄期女性:非孕期出现子宫涨涨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白带异常、月经紊乱等)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检查以排查疾病。 绝经期女性:若绝经期后出现子宫涨涨,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因为绝经后女性子宫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应及时就医评估。

    2025-10-27 11:15:50
  • 卵巢囊肿很严重吗

    卵巢囊肿是否严重需综合囊肿性质、大小、患者年龄及特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判断,良性小囊肿多不严重但需定期复查,大的良性囊肿及恶性囊肿较严重,不同年龄女性处理有别,有不良生活方式或特殊病史人群需更重视定期体检监测囊肿情况。 一、囊肿性质方面 1.良性囊肿:大多数卵巢囊肿为良性,若囊肿较小且无症状,通常不严重,定期复查即可。例如,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纯性卵巢囊肿,很多是生理性的,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等,多可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失。但如果良性囊肿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大,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如腹部隐痛、坠胀等,较大的良性囊肿还有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的风险,一旦发生扭转,会导致急腹症,需要紧急手术处理。 2.恶性囊肿:卵巢恶性囊肿相对严重,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等到出现腹胀、腹部肿块、消瘦等典型症状时多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卵巢癌是常见的恶性卵巢囊肿类型,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不过,随着早期筛查手段的进步,如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检测,部分早期卵巢癌能够被发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二、囊肿大小方面 1.较小囊肿: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恶变可能性相对较低,多数情况不严重。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可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变化情况。 2.较大囊肿:直径大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比如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发生破裂、扭转等,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卵巢囊肿的处理也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如果发现卵巢囊肿,需要更谨慎评估,因为她们可能有生育需求,治疗时要尽量保留卵巢功能;而绝经后女性发现卵巢囊肿,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需要更加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囊肿性质。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增加卵巢囊肿发生的风险,这类人群更要注重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并进行合理处理。有卵巢囊肿病史或家族中有卵巢癌患者等特殊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囊肿情况,按照医生制定的更频繁的复查计划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囊肿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27 11:14:33
  • 如何有效治疗子宫内膜薄

    子宫内膜薄可通过依据内分泌检查由专业医生规范使用雌激素类药物补充激素来干预,可通过维持健康体重、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因宫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致者可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某些中药方剂或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可辅助改善且需遵循个体化原则结合现代医学诊疗并考量不同人群特点。 一、激素调节干预 雌激素水平不足是导致子宫内膜薄的常见原因之一,可通过外源性雌激素补充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临床中会依据患者内分泌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指导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规范应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补充体内雌激素水平,促使子宫内膜增殖,但需注意药物使用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及个体差异。 二、生活方式改善 1.维持健康体重:过重或过轻的体重状态均可能干扰内分泌平衡,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体重范围可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衡量,BMI保持在18.5~23.9之间较为适宜,过重者可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来减重,过轻者则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2.规律作息与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的正常节律,熬夜等不规律作息会打乱激素分泌平衡,不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与生长,建议保证每日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3.适度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局部的血液供应,对子宫内膜的修复与增厚有一定积极作用,但需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手术干预措施 对于因宫腔粘连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子宫内膜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可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为子宫内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宫腔环境,术后需密切监测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四、中医药辅助治疗 某些中药方剂或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可能通过调节气血、改善机体整体状态来辅助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例如部分具有补肾活血作用的中药方剂,可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论治下应用,但需注意中医药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且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不可单纯依赖中医药而忽视规范的现代医学诊疗。同时,不同人群在应用相关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如育龄女性要综合考量生育需求等因素,围绝经期女性则需结合其激素变化特点进行调整。

    2025-10-27 11:13: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