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何耀娟主任医师(10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何耀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个人擅长
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展开
  • 外阴肿痛什么原因

    外阴肿痛可由感染性因素中的外阴炎(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外伤因素中性生活过度摩擦或外力撞击,过敏反应中对卫生巾等材质或药物过敏,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控制不佳或自身免疫病累及,以及经期卫生不良使外阴潮湿细菌滋生等引发。 一、感染性因素 1.外阴炎: 细菌性外阴炎:多由阴道内菌群失调,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引发,外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味等表现,常见于性生活活跃、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人群。 霉菌性外阴炎: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外阴瘙痒明显,同时伴有红肿、疼痛,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易患。 滴虫性外阴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外阴红肿、灼热感,伴有瘙痒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泡沫状、黄绿色且有臭味,通过性接触传播,性伴侣也需同时治疗。 2.前庭大腺病变: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前庭大腺导管堵塞时分泌物积聚形成囊肿,若合并感染则形成脓肿,表现为外阴一侧肿痛,局部可触及肿物,感染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多见于育龄女性。 二、外伤因素 性生活时过度摩擦、外力撞击(如骑跨伤等)可导致外阴局部组织损伤,引起肿痛,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部位可见红肿、淤血等表现。 三、过敏反应 对卫生巾、内裤材质(如化纤材质)、外用药物等过敏,接触后外阴迅速出现过敏炎症反应,表现为外阴红肿、瘙痒、疼痛,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 四、全身性疾病相关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外阴局部糖原含量升高,利于真菌滋生,易引发外阴感染导致肿痛;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外阴时也可能出现肿痛表现,但相对较少见。 五、经期卫生不良因素 经期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使外阴局部处于潮湿、不透气环境,细菌容易滋生,引发外阴炎,出现外阴肿痛,尤其在经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时更易发生。

    2025-10-27 10:11:30
  • 我从强阳转弱阳,然后转成阴性的,说明排卵

    排卵试纸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峰值水平预测排卵时间,育龄女性用其检测需连续从月经周期约第天左右开始同一时间收集尿液,有备孕计划者强阳转弱阳时可适当增加同房频率,特殊病史人群如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用排卵试纸检测可能异常需结合B超等检查,排卵试纸强阳转弱阳再阴性时卵巢内卵泡破裂排卵,了解排卵时间对备孕及月经不调等女性了解生殖内分泌状态等有重要意义反映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 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时间。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LH会在排卵前24-48小时出现高峰值,此时用排卵试纸检测会出现强阳性,随后LH水平下降,试纸从强阳转弱阳,再转成阴性,这一过程提示即将排卵或已排卵。 不同人群检测排卵的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使用排卵试纸检测时需注意,应连续监测,一般建议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检测,每天在同一时间收集尿液(尽量采用每天同一时间段的尿液,避免因饮水量不同导致尿液稀释影响结果准确性)。若检测结果出现强阳转弱阳再阴性的变化,说明正处于排卵相关阶段。对于有备孕计划的育龄女性,可在强阳转弱阳时适当增加同房频率以提高受孕几率。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其体内激素水平紊乱,用排卵试纸检测可能出现结果异常或不规律的情况,这类人群除了用排卵试纸检测外,可能还需要结合B超等其他检查手段来更准确地监测排卵情况。 排卵相关生理变化及健康意义 当排卵试纸出现强阳转弱阳再阴性的过程时,卵巢内的卵泡会发生破裂排出卵子,这是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了解排卵时间对于备孕女性至关重要,可帮助合理安排性生活时间以增加受孕机会;对于月经不调等女性,通过监测排卵情况也有助于了解自身生殖内分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这一过程也反映了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是正常生殖功能的体现。

    2025-10-27 10:10:48
  • 子宫内膜息肉需要做手术吗

    子宫内膜息肉是否需做手术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无症状且直径小于1cm、接近绝经期的息肉可观察随访,有症状的异常子宫出血、影响生育、息肉大或怀疑恶变的需手术,手术多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一、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 1.观察随访情况:对于没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尤其是直径小于1cm的息肉,有一定比例会自行消退。例如,部分研究显示,约25%-30%的小型无症状息肉可能在1年内自然消失。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先进行观察随访,定期进行妇科超声等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情况。 2.特殊人群情况: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由于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息肉有自行萎缩的可能,可先选择观察。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息肉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相关症状,则需要考虑手术。 二、有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 1.异常子宫出血: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导致患者出现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情况,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长期的异常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影响生育: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如果子宫内膜息肉影响受孕,如导致胚胎着床困难等,一般建议手术治疗。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妊娠率低于无息肉者,而手术后妊娠率有所提高。例如,有研究显示,息肉切除术后妊娠率可提高20%-30%。 3.息肉较大或怀疑恶变:如果子宫内膜息肉直径较大,或者通过相关检查怀疑有恶变可能时,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息肉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以便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手术方式一般包括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等,这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不同情况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27 10:09:56
  • 月经每月提前两天正常吗

    月经每月提前两天且规律通常属正常情况,影响月经周期的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等,正常月经还有经期(2-8天,平均4-6天)、经量(20-60ml,超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等特征,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情况各有不同,青春期可先观察,育龄期无异常无需特殊处理,围绝经期要关注月经变化排除器质性疾病。 影响月经周期的因素 年龄: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而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相对稳定,围绝经期女性月经周期会逐渐紊乱。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月经周期。例如,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的节律,可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过度节食使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雌激素的合成,从而引起月经失调。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会影响月经周期,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同时伴有多毛、肥胖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会干扰激素水平,导致月经周期异常。 正常月经的其他特征 经期:正常经期为2~8天,平均4~6天。 经量:正常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少于20ml为月经过少。 特殊人群情况 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月经提前两天且无其他不适,可先观察,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规律。但如果同时伴有经期过长、经量过多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育龄期女性:若月经一直提前两天且规律,身体无其他异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近期生活方式改变后出现月经周期改变,应调整生活方式,观察月经是否恢复规律。 围绝经期女性:月经提前两天可能是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表现,此时要关注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变化,若出现月经周期明显缩短或延长、经量大量增多或减少等情况,需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器质性疾病。

    2025-10-27 10:09:19
  • 吃精会不会导致怀孕

    怀孕是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依赖相关生理条件协同,备孕人群需知排卵期且男女生殖系统无明显异常,非备孕人群要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如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等,不同避孕方法有适用人群特点需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精液与怀孕的基本关联 从生殖医学的科学角度来看,怀孕是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当男性的精液射入女性阴道内,若女性处于排卵期(即卵巢排出成熟卵子的时期),精液中的精子会通过宫颈、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若此时有卵子存在,精子就有可能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可能导致怀孕。这一过程依赖于多个生理条件的协同,首先是男性精液中具有正常数量和活力的精子,其次是女性生殖系统处于适宜受孕的状态,包括卵巢规律排卵、输卵管通畅等。 二、不同人群相关情况及影响 (一)备孕人群 对于有计划怀孕的夫妇,了解女性的排卵期至关重要。女性的排卵期通常可以通过月经周期来大致推算,一般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为排卵期。在排卵期适当安排性生活,增加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的机会,从而提高受孕的可能性。但这也需要建立在男女双方生殖系统均无明显异常的基础上,若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等问题则可能影响受孕。 (二)非备孕人群 对于不希望怀孕的人群,需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来避免精液与卵子接触结合。常见的避孕方法有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等。例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精液进入女性生殖道,从而避免怀孕;口服避孕药则是通过调节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来抑制排卵或改变宫颈黏液性状等,阻止受精过程。同时,不同的避孕方法有其适用的人群特点,比如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对女性的激素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对于有特定疾病史(如肝肾功能异常等)的人群需要谨慎选择;宫内节育器放置也有相应的适应人群和禁忌证等,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避孕方式。

    2025-10-27 10:08: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