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盆腔积液多少算正常范围
盆腔积液多少算正常范围? 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 生理性盆腔积液多发生在排卵后或早孕期,多可自然消失,不必进行治疗。但大多数盆腔积液是由于炎症引起,即由慢性盆腔炎症渗出所致,也有少数因宫外孕破裂、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巧克力囊肿、卵巢癌引起。如果没有其他表现,可先严密观察,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如果量没有增加,应该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量增加,或伴有下腹痛、腰骶部疼痛、腰酸下坠、腹胀、低热等症状,应考虑为病理性盆腔积液,需要积极治疗。 一般来说,病理性盆腔积液的量较多,深度也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不同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测量和诊断标准,因此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2025-05-30 17:09:37 -
阴超怎么检查
阴道超声检查的步骤,包括体位、准备超声探头、插入探头检查、检查结束后的处理。 一、体位 受检者首先要排空尿液,然后仰卧在检查床上,将双腿分开放在支架上,这样能充分暴露会阴部,为后续的检查做好准备。 二、准备超声探头 医生会把准备好的一次性避孕套套在探头上,这是为了保证卫生和安全,接着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以确保探头在进入阴道后能更好地进行超声探测。 三、插入探头进行检查 医生小心地将超声探头缓慢插入阴道,然后进行不同切面的扫查,从而获取相关的检查信息。 四、检查结束 拔出超声探头后,受检者需要将残留的耦合剂擦拭干净,整个检查过程就顺利完成了。 阴道超声检查主要有四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和作用,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才能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2025-05-30 17:08:50 -
月经干净后几天是安全期
一般而言,月经干净后一周内属于安全期。但要注意,这并非是绝对的,实际上安全期并不完全安全。 一、月经干净后的7天被认为是相对安全期,所谓安全期就是试图避开排卵的时间段。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月经周期存在差异,所以排卵时间也各不相同。排卵日通常是在第二次来月经前的14天左右。比如,若月经周期是30天,那么排卵时间大概在第16天;要是月经周期为25天,排卵期可能在月经的第11天左右;而如果月经周期长达40天,其排卵期则可能在月经的第26天左右。 二、此外,女性的排卵还会受到情绪、心情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选择安全期避孕并不是一种可靠的避孕方式。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安全期的不确定性,在选择避孕方法时要谨慎考虑,避免因对安全期的错误认知而导致意外怀孕等情况的发生。
2025-05-30 17:08:02 -
排卵期是月经后几天
安全期避孕并不十分可靠,因为排卵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提前或推后,甚至发生额外排卵,所以不建议采用安全期避孕。 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前后4-5天为易受孕期,此期之外的其他时间为安全期。但安全期避孕并不十分可靠,因为排卵可受情绪、健康状况或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提前或推后,甚至发生额外排卵。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不能用安全期避孕。此外,哺乳期女性的月经虽然没有恢复,但可能已经排卵,所以哺乳期女性也需要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如果没有妊娠计划,无论是安全期还是危险期,都建议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使用避孕套、口服避孕药等,以避免意外怀孕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同时,如果在性生活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疑虑,应及时就医咨询。
2025-05-30 17:07:13 -
什么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
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利用腹腔镜或宫腔镜处理腹腔、宫腔中妇科疾病的治疗方式,但手术有难度,宜在专科医院进行。 一、手术特点: 1.与传统手术方式不同,无需打开腹腔。先进行麻醉,扩张阴道以充分暴露宫颈,再将腹腔镜或宫腔镜深入宫腔,观察宫腔内情况。 2.若存在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问题,观察到病灶后可直接手术以达治疗效果。 二、手术优势: 手术创口小,恢复时间短,因此不必过度紧张,以免影响创口恢复。 三、术后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短期内也应避免性行为。若术后出现下体长时间流血不止、严重腹痛等异常症状,应尽快去医院,配合医生检查和治疗。 总之,宫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术后也有相应注意事项,患者需多加了解和重视。
2025-05-30 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