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怎么治
改善月经不调月经量少需从多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饮食要营养均衡并补充特定补血调经食物;医学方面要进行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相关检查,根据情况采取激素替代治疗或针对器质性病变的相应治疗;特殊人群如育龄期、更年期、儿童及青少年有不同注意事项,需分别关注其相关情况并及时就医处理。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成年人一般建议每晚睡眠7~8小时。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月经量少。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女性体内激素分泌失衡的概率比作息规律者高。 2.适度运动:进行适合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对改善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有帮助。比如,规律运动的女性身体内分泌调节相对更稳定。 3.控制体重:维持正常的体重范围,体重过轻或过重都可能影响月经。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之间较为适宜。过重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而过轻则可能使机体营养不足,影响激素合成。 二、饮食调节 1.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例如,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激素等物质的合成;维生素E等对调节内分泌有一定作用。 2.补充特定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有助于补血调经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红枣富含铁元素等,有助于改善贫血状况,而贫血可能与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有一定关联;桂圆有补益心脾等作用。 三、医学检查与治疗 1.相关检查 激素水平检测:通过抽血检查性激素六项等,了解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是否正常。若激素水平异常,如雌激素水平过低等,可能导致月经量少。一般在月经来潮的第2~5天进行检测较为准确。 超声检查:通过B超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等情况,排查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如果有器质性病变,可能需要针对病变进行相应处理。 2.治疗方法 激素替代治疗:对于因激素水平异常导致的月经不调月经量少,在排除禁忌证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因为激素使用不当可能会有副作用。 针对器质性病变的治疗:如果是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引起,可能需要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例如,较小的子宫肌瘤可在医生评估后采用药物控制,而较大的肌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生育计划,月经不调月经量少可能会影响受孕,需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以提高受孕几率。同时,在备孕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2.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是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但也需要排除一些器质性病变。此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出现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发育尚未完善、营养不良、过度运动等有关。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月经情况,要及时带其就医检查,避免因延误治疗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27 13:28:17 - 
                        
输卵管治疗方法
输卵管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按病原体选合适抗生素)、手术治疗(输卵管粘连松解术用于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造口术针对伞端梗阻粘连积水、输卵管吻合术适用于输卵管结扎后有再生育需求者)及辅助生殖技术(输卵管病变严重经治仍无法自然受孕者可考虑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包括育龄女性选治疗方法要考虑生育需求等、有盆腔炎病史女性治疗时要积极排查及监测、合并其他疾病女性治疗需兼顾并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治疗:如果输卵管炎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会使用抗生素。例如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输卵管炎,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等,需依据药敏试验结果精准选药,以消除感染,防止输卵管进一步受损,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中依据病原体及病情的规范选药原则。 二、手术治疗 1.输卵管粘连松解术:当输卵管因炎症等原因与周围组织粘连时采用。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组织,恢复输卵管正常解剖结构,一般适用于有生育需求且粘连较轻的患者,手术依据腹腔镜等检查明确粘连范围后实施,能改善输卵管功能,提高受孕几率。 2.输卵管造口术:针对输卵管伞端梗阻粘连形成积水的情况。将伞端粘连打开并重新造口,使输卵管恢复通畅,让卵子能正常通过,该手术需在明确输卵管病变部位及程度基础上进行,有助于恢复输卵管拾卵及输送卵子功能。 3.输卵管吻合术:适用于输卵管结扎后有再生育需求的女性,将输卵管断端重新吻合,恢复其连续性,手术成功关键在于精准对合输卵管组织,依据输卵管结扎部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循证医学中强调手术操作需精细以提高吻合成功率及妊娠率。 三、辅助生殖技术 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对于输卵管病变严重,经治疗仍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可考虑此技术。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在体外受精培养成胚胎后移植入子宫腔,绕过输卵管实现妊娠。但该技术需综合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等,如年龄较大患者卵巢功能等因素会影响IVF-ET的成功率,需依据循证医学中关于不同患者群体应用IVF-ET的相关研究及指南来实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在选择输卵管治疗方法时,需充分考虑生育需求,年轻有强烈生育愿望者更倾向于保留输卵管功能的治疗方式,如粘连松解等,同时要依据自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权衡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对于年龄较大、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的育龄女性,可能更需优先考虑辅助生殖技术等更直接的妊娠方式,但也需综合评估。 2.有盆腔炎病史女性:这类女性发生输卵管病变风险较高,在治疗输卵管问题时,要更积极排查盆腔炎的病原体等情况,在治疗输卵管的同时彻底治疗盆腔炎,防止病情反复影响输卵管功能,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输卵管恢复情况及有无复发迹象。 3.合并其他疾病女性:如合并糖尿病的输卵管病变患者,在治疗时需兼顾糖尿病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等,治疗方案选择要考虑对血糖控制的影响及疾病间相互作用;合并心脏病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需更谨慎评估手术风险,可能需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整体状况的稳定。
2025-10-27 13:27:30 - 
                        
排卵日子如何算
月经周期规律女性排卵日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周期不规律者可用基础体温、宫颈黏液、排卵试纸监测;青春期、围绝经期及有内分泌疾病女性计算排卵日有不同注意事项,青春期周期不稳需长期监测,围绝经期超声监测更准,内分泌疾病女性需综合多种方法判断。 一、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计算方法 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某位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往前推14天,排卵日就是15号左右。这是因为在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成熟后会排卵,而黄体期相对比较固定,一般是14天左右,所以可以通过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来倒推排卵日。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排卵日计算方法 1.基础体温监测法 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每天早上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一般来说,体温升高的那一天往往就是排卵日。不过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测量,而且可能会受到睡眠、饮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 2.宫颈黏液观察法 在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黏稠、浑浊。随着卵泡发育成熟,接近排卵时,宫颈黏液会变得清亮、透明、拉丝度高,类似于鸡蛋清。当出现这种典型宫颈黏液的那一天,通常接近排卵日。但这种方法需要女性对自身宫颈黏液的变化有一定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而且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3.排卵试纸检测法 可以使用排卵试纸来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一般在排卵前,LH会出现高峰值,排卵试纸会显示强阳性。女性可以从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每天用排卵试纸进行检测。当试纸出现强阳性转弱的情况时,往往提示即将排卵,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安排同房来增加受孕几率。不过排卵试纸的检测结果也可能会受到操作方法、尿液稀释等因素的影响。 三、特殊人群排卵日计算的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所以上述计算排卵日的方法可能不太准确。这时候可以通过基础体温监测等方法来大致推测排卵情况,但由于月经周期不稳定,需要长期坚持监测才能更好地了解排卵规律。同时,要注意青春期女性的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 2.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紊乱更加明显。这时候计算排卵日会更加困难,基础体温监测可能不太准确,宫颈黏液观察也可能出现异常。可以结合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方法来更准确地了解排卵情况。超声监测可以直接看到卵泡的大小、形态等,从而判断排卵时间。同时,围绝经期女性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身体的变化,如有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3.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 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往往存在排卵障碍,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日难以准确计算。这类女性需要通过超声监测卵泡、激素水平测定等多种方法来综合判断排卵情况。在计算排卵日时要充分考虑内分泌疾病对月经和排卵的影响,可能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来进行准确的排卵监测和指导受孕等相关事宜。
2025-10-27 13:27:00 - 
                        
接触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接触性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宫颈病变相关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阴道病变相关的阴道炎症、阴道损伤,还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全身性疾病等,不同原因在不同年龄阶段女性中的发病情况各有特点。 一、宫颈病变相关原因 1.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慢性宫颈炎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过程。炎症导致宫颈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质地较脆,在接触时容易出血。例如,有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患者中,接触性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宫颈炎,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由于接触外界病原体的机会较多,相对更易患宫颈炎进而出现接触性出血。 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发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CIN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增生,病变部位的组织比较脆弱,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等接触时容易引发出血。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30-50岁的女性,随着HPV疫苗的接种推广,发病年龄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有感染HPV进而发展为CIN的风险。 3.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被癌细胞浸润,组织变得很脆弱,接触时极易出血。在各个年龄段的女性中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35-55岁的女性。早期宫颈癌可能仅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二、阴道病变相关原因 1.阴道炎症 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阴道毛滴虫可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有散在的出血点,性生活时容易引起接触性出血。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炎症刺激阴道黏膜,使其脆弱,接触时也可能出现出血情况。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可能患阴道炎症,尤其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性生活不卫生的女性更容易发病。 2.阴道损伤 性生活中过于粗暴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撕裂伤,从而引起接触性出血。另外,使用不当的阴道异物、进行不恰当的妇科检查等也可能造成阴道损伤引发出血。不同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发生阴道损伤,年轻女性由于性生活经验不足或性生活较为激烈等原因相对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而老年女性由于阴道黏膜萎缩,也可能在一些轻微刺激下发生损伤出血。 三、其他原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果异位的内膜出现在宫颈部位,那么在接触时就可能引发出血。这种情况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过剖宫产史、多次人流史等的女性,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使得身体在受到接触性刺激时容易出血。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因全身性疾病出现这种情况,不同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病情况不同,例如白血病在儿童和青壮年中都有可能发生,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
2025-10-27 13:26:15 - 
                        
月经怎么缓解肚子疼
缓解肚子疼可从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调节、药物干预、心理调节几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可通过热敷促进腹部血液循环、适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来缓解;饮食要摄入温热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成年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放松心情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缓解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可采用相应合适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一)热敷 1.原理:热敷可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肚子疼。例如,研究表明,用温热的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下腹部,持续15-20分钟,能有效改善痛经时的疼痛症状。 2.具体方法: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采用。一般将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避免烫伤。对于儿童,要注意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低温烫伤;成年女性可自行操作,将热敷物品放置在下腹部,保持舒适的温热感。 (二)适度运动 1.原理: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内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比如,轻度的散步运动,能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缓解痛经时的腹部不适。 2.运动方式: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选择。儿童在月经期间可进行适度的室内活动,如慢走、简单的拉伸运动;成年女性可选择散步、瑜伽等相对舒缓的运动方式,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高强度的健身操等,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腹部疼痛。运动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1-2次。 二、饮食调节 (一)摄入温热易消化食物 1.原理: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可以温暖子宫,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助于缓解肚子疼。例如,热的小米粥,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温和地滋养胃肠道和子宫。 2.具体食物及适用人群:对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适用。儿童可选择热的稀粥、软面条等;成年女性可以选择热汤面、热的燕麦粥等。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会加重子宫痉挛,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加重腹部不适,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 三、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一)非甾体抗炎药 1.原理: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和疼痛。例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有较好的缓解痛经疼痛的效果。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成年女性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一般不建议优先使用,除非在医生评估后认为利大于弊)。在使用前要了解自身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如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特殊人群如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女性,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需要谨慎使用。 四、心理调节 (一)放松心情 1.原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加重痛经时的疼痛感觉,而放松心情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来缓解疼痛。例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 2.具体方法: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采用。儿童在月经期间可能因对月经的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情绪,家长可以通过耐心解释等方式帮助儿童放松;成年女性可通过深呼吸练习,每天进行几次,每次5-10分钟,或者进行冥想等活动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减轻肚子疼的感觉。
2025-10-27 13:25: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