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耀娟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个人擅长
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展开
  • 月经颜色淡什么原因

    女性月经颜色淡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正常月经初期或末期、雌激素水平较低;病理性原因有贫血、内分泌紊乱、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需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生理性原因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或调整生活方式,病理性原因则需就医检查并进行相应治疗。 一、生理性原因 (一)正常月经初期或末期 女性月经周期中,月经初期时,子宫内膜脱落量较少,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与阴道分泌物混合后,颜色会显得较淡,一般呈现为淡红色或粉红色;月经末期,出血量逐渐减少,同样可能出现月经颜色淡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雌激素水平较低 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雌激素分泌相对不足;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也会降低。雌激素可以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修复,当雌激素水平较低时,子宫内膜较薄,脱落时出血量少,月经颜色就会变淡。处于这两个时期的女性,若没有其他异常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如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等,一般随着身体发育成熟或卵巢功能的稳定,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二、病理性原因 (一)贫血 当女性存在贫血情况时,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月经血是来自宫腔的血液,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等成分减少,会使月经颜色变淡。贫血女性除了月经颜色淡外,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需要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及程度,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等。 (二)内分泌紊乱 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可引起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失衡。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雌激素水平相对异常,雄激素水平升高,可表现为月经稀发、月经量少、月经颜色淡等。内分泌紊乱的女性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节内分泌治疗。 (三)妇科疾病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时,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薄,脱落时出血量少,月经颜色变淡。患者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需要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宫腔粘连:多由于人工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宫腔粘连会导致宫腔部分或完全闭塞,月经血排出不畅,进而出现月经量少、颜色淡的情况。患者可能有既往宫腔操作史,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等明确诊断,必要时需进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等治疗。

    2025-10-17 12:46:41
  • 子宫肌瘤需要切除子宫吗

    子宫肌瘤是否切除子宫需综合多因素判断,无需切除子宫的情况有肌瘤较小且无症状、肌瘤虽大但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近绝经期且肌瘤无严重症状;可能需要切除子宫的情况有肌瘤巨大且症状严重、肌瘤恶变、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且无保留子宫必要,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及绝经期后女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个体化医疗决策,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由妇科医生与患者沟通后决定。 一、无需切除子宫的情况 1.肌瘤较小且无症状:若肌瘤体积较小,如直径小于5厘米,且患者没有出现月经改变(如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腹痛、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等),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等情况,可选择观察随访,定期进行妇科超声等检查监测肌瘤变化即可,无需切除子宫。例如一些育龄期女性,肌瘤较小且无明显不适,通过定期复查,肌瘤长期无明显增长或恶变迹象,可暂不考虑子宫切除。 2.肌瘤虽大但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当肌瘤较大,但患者有生育意愿时,可根据肌瘤的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肌瘤剔除术。通过手术将肌瘤从子宫上剔除,保留子宫,术后仍有怀孕生育的可能。比如肌壁间肌瘤,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可通过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 3.近绝经期且肌瘤无严重症状:接近绝经年龄的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有自行萎缩的可能,若此时肌瘤没有引起严重的月经紊乱、贫血等症状,可选择药物对症治疗,密切观察,不一定需要切除子宫。 二、可能需要切除子宫的情况 1.肌瘤巨大且症状严重:肌瘤非常大,导致严重的月经过多,引起重度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肌瘤压迫症状非常明显,如出现严重的尿频、便秘等,经评估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此时可能需要考虑切除子宫。例如一些患者肌瘤极大,导致长期严重贫血,身体状况差,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切除子宫是改善症状的有效办法。 2.肌瘤恶变:如果子宫肌瘤发生恶变,如肉瘤变等,一般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且无保留子宫必要:当子宫肌瘤合并严重的子宫腺肌病等其他妇科疾病,且患者年龄较大,无保留子宫必要时,也可能需要切除子宫。 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孕期肌瘤发生红色变性等情况,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但如果出现难以控制的腹痛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此时会更谨慎评估子宫保留的可能性。对于绝经期后女性,若肌瘤无特殊情况,一般可不切除子宫,但如果有上述需要切除子宫的情况则需考虑。总之,子宫肌瘤是否切除子宫是一个个体化的医疗决策,需要综合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需求、肌瘤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由妇科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共同决定。

    2025-10-17 12:45:39
  • 子宫内膜炎如何才能治好

    子宫内膜炎治疗需先明确诊断,关键是抗生素治疗,同时要重视一般治疗,存在特定情况可能需手术治疗,且预防复发很重要,要综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方案保障健康。 一、明确诊断是基础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明确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妇科检查可能发现子宫有压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常包括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等,必要时还可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明确炎症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其子宫内膜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产后或流产后发生的子宫内膜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在病史等方面有不同特点,需要医生综合判断。 二、抗生素治疗是关键 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来说,若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等情况,会选用针对相关细菌的抗生素。对于不同人群,如妊娠期女性使用抗生素需特别谨慎,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抗生素的使用要遵循足疗程、足量的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病情转为慢性。 三、一般治疗不可忽视 休息: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休息的要求略有不同,比如儿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饮食有不同特点,例如孕妇需要保证胎儿营养的同时满足自身炎症恢复的营养需求。 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等,防止病原体再次侵入。尤其要注意经期、产后等特殊时期的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四、手术治疗情况 如果存在宫腔内有残留组织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清宫术等。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和方式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例如,产后子宫内膜炎伴有胎盘胎膜残留时可能需要手术清除残留组织来促进炎症消退。 五、预防复发很重要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是性生活卫生等。不同人群在这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注意,如性生活活跃的女性要更注重性卫生。 增强体质:通过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儿童可以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等,成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氧运动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体检的频率和项目可能有所差异,如育龄女性可能需要更频繁关注妇科相关指标。 总之,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注重预防复发,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5-10-17 12:45:18
  • 左卵巢囊肿好治吗

    左卵巢囊肿治疗效果因囊肿性质、大小、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而异,生理性囊肿多数好治,良性囊肿大多手术可愈,恶性囊肿复杂难愈;较小囊肿治疗易,较大囊肿难度增;年轻患者良性囊肿重保功能,老年患者需依身体状况选择治疗,总体大部分卵巢囊肿经规范诊治可获较好结果,需综合多因素制定方案。 一、囊肿性质 1.生理性囊肿 多数生理性囊肿好治,常见于育龄女性,与月经周期等生理因素有关,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一般在月经干净后复查,部分可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对身体影响较小,治疗相对简单。 2.病理性囊肿 良性囊肿:大多数良性卵巢囊肿通过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例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等,术后恢复良好,复发几率相对较低,但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会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恶性囊肿:相对复杂且治疗难度较大。恶性卵巢囊肿如卵巢癌,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早期卵巢癌通过手术等综合治疗有一定的治愈率,但中晚期卵巢癌预后相对较差,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二、囊肿大小 1.较小囊肿 直径较小的囊肿,无论是生理性还是良性病理性囊肿,治疗相对容易。对于生理性小囊肿可能观察随访即可;对于良性小囊肿,若无症状,也可先观察,或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创伤相对较小,恢复快。 2.较大囊肿 直径较大的囊肿治疗难度相对增加。较大的良性囊肿可能出现压迫症状等,手术难度相对增大,风险也可能相应提高;恶性较大囊肿手术范围往往较大,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后续治疗也更复杂。 三、患者年龄与身体状况 1.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若为良性卵巢囊肿,在治疗时会更注重保留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例如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患良性卵巢囊肿,多采用卵巢囊肿剥除术,尽量减少对卵巢组织的破坏,以提高术后生育几率。而年轻患者患恶性卵巢囊肿时,虽然治疗难度大,但通过积极综合治疗,部分患者仍有较好的预后,但需要考虑长期治疗对生育、内分泌等多方面的影响。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于良性卵巢囊肿,若身体状况允许,可选择手术治疗;若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效果可能相对有限。对于恶性卵巢囊肿的老年患者,综合治疗需更谨慎权衡,考虑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 左卵巢囊肿的治疗情况因个体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大部分卵巢囊肿通过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但需要医生根据具体的囊肿性质、大小、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7 12:43:30
  • 子宫内膜厚0.8正不正常

    子宫内膜厚0.8厘米需结合月经周期阶段判断是否正常,卵泡期属正常,排卵期相对偏薄可能影响受孕,月经前期明显偏薄可能致月经异常,育龄期女性要关注受孕,围绝经期女性需防内膜病变,有宫腔操作史女性要考虑内膜损伤等情况。 一、子宫内膜厚度的正常范围及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厚度有所不同。例如,在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通常在0.5-0.8厘米左右;而在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可能会达到0.8-1.2厘米;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可增厚至1.0-1.5厘米。所以,仅说子宫内膜厚0.8厘米,需要结合月经周期的阶段来判断是否正常。 二、不同月经周期阶段子宫内膜厚0.8厘米的情况分析 卵泡期:若处于卵泡期,子宫内膜厚0.8厘米在正常范围内。卵泡期时,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子宫内膜开始增生,一般厚度在0.5-0.8厘米是符合卵泡期子宫内膜正常增生状态的。 排卵期:如果是在排卵期,子宫内膜厚0.8厘米则相对偏薄。正常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应达到0.8-1.2厘米,这样才更有利于受精卵着床。此时子宫内膜偏薄可能会影响受孕几率,需要进一步评估原因,比如是否存在雌激素水平偏低等情况。 月经前期:要是在月经前期,子宫内膜厚0.8厘米则明显偏薄。正常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应增厚至1.0-1.5厘米,子宫内膜偏薄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少等月经异常情况,需要查找可能的原因,如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损伤等。 三、相关人群的特殊情况考虑 育龄期女性: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育龄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是否正常对受孕影响较大。如果在排卵期子宫内膜厚0.8厘米偏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激素水平等,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干预,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受孕几率。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子宫内膜厚度。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子宫内膜厚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0.8厘米,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能,因为围绝经期是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来排除病变。 有病史的女性:如果女性有过人工流产、清宫等宫腔操作病史,子宫内膜厚0.8厘米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等情况。因为宫腔操作可能会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良,厚度异常。此时需要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宫腔镜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2:42: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