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宫颈息肉手术要麻醉吗
宫颈息肉手术通常需麻醉,有局部麻醉(息肉小、蒂细时用,涂注射宫颈周围阻滞痛觉)、椎管内麻醉(息肉大、蒂粗或敏感者用,穿刺注入椎管内阻断神经传导)、全身麻醉(特殊情况少用,有严重疾病时考虑,使患者无意识痛觉消失),不同人群育龄女性要告月经情况、老年女性要评估基础病选麻醉、妊娠期女性选麻醉要考虑对胎儿影响。 局部麻醉: 适用情况:对于息肉较小、蒂较细的患者,可采用局部麻醉。比如一些单发的、直径在1cm以内且蒂部不粗的宫颈息肉,局部麻醉就能较好地满足手术需求。 实施方式:一般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抹或注射在宫颈周围组织,使手术部位的痛觉神经被阻滞,从而在手术过程中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疼痛,但能保持清醒,便于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等。 椎管内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适用情况:当息肉较大、蒂较粗或者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时,可能会选择椎管内麻醉。例如息肉直径超过2cm,或者患者既往有对局部麻醉效果不佳的情况等。 实施方式:通过在脊柱的相应部位穿刺,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阻断相应节段的神经传导,使下半身包括手术的宫颈部位痛觉消失,患者在下半身没有感觉,但上半身是清醒的。这种麻醉方式能较为有效地缓解手术疼痛,让手术顺利进行。 全身麻醉: 适用情况:相对较少用,一般是在患者存在特殊情况,如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风险较大时考虑。比如患者有严重的高血压,血压控制不稳定,局部或椎管内麻醉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过大等风险,此时可能会选择全身麻醉。 实施方式: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全身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痛觉完全消失,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没有任何感觉。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在进行宫颈息肉手术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月经情况等。如果是在月经期间附近进行手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手术时间等。因为月经期间身体的凝血功能等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例如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要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等。对于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要评估麻醉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可能需要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后再决定麻醉方式。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出现宫颈息肉需要手术时,要格外谨慎。麻醉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会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等,但也需要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医生会权衡手术的必要性和麻醉对胎儿的风险。
2025-10-17 12:33:42 -
排卵晚受孕的危害
排卵晚受孕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包括早产风险增加、胎儿生长受限风险、妊娠并发症风险升高以及对产妇身体恢复有影响,有此类情况的女性孕期要加强产检,产后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不同年龄女性面临的风险有差异,高龄女性更需加强孕期和产后管理。 一、早产风险增加 排卵晚受孕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时间相对较短。正常妊娠时长约为40周左右,若排卵晚受孕,实际孕周可能不足37周就已分娩,而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如肺部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增加新生儿患病风险和死亡率。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排卵晚受孕导致早产的发生率较正常排卵受孕有所升高。 二、胎儿生长受限风险 由于受孕时间晚,胎儿在子宫内获得营养物质和生长发育的时间相对减少。这可能影响胎儿的体重增长,使胎儿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孕周出生的婴儿。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在出生后可能存在身体机能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后续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和护理。比如,一些追踪研究发现,排卵晚受孕的胎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排卵受孕胎儿的比例较高。 三、妊娠并发症风险升高 1.妊娠高血压疾病:排卵晚受孕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几率可能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会影响孕妇的血压、肾功能等,严重时可导致子痫等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这是因为排卵晚受孕后,孕期的生理变化可能出现异常,影响血管的调节功能等。 2.妊娠期糖尿病:此类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可能增大。由于受孕时间晚,孕期的代谢变化与正常情况不同,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进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低血糖等新生儿并发症。 四、对产妇身体恢复的影响 排卵晚受孕可能使产妇在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因为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可能对产妇的身体各系统造成较大负担,产后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子宫复旧、体力等。例如,相较于正常排卵受孕的产妇,排卵晚受孕的产妇可能在产后出现身体乏力持续时间较长、子宫复旧不良等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 对于有排卵晚受孕情况的女性,孕期应加强产检,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孕妇自身的身体指标等。定期进行B超检查了解胎儿大小、羊水情况等,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产妇产后也需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促进身体更好地恢复。并且不同年龄的女性面临排卵晚受孕的风险可能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相对身体状况较好,但也不能忽视相关风险;而高龄女性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排卵晚受孕带来的上述危害可能更为明显,更需要加强孕期和产后的管理。
2025-10-17 12:33:18 -
阴道前壁膨出怎么恢复正常
阴道前壁膨出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锻炼(各年龄段女性尤其轻度患者适用,如凯格尔运动)和使用子宫托(不适宜手术者);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有相应手术方式及风险预后;生活方式调整需避免增加腹压行为(如久站、便秘、慢性咳嗽等)和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患者通过合理饮食运动控制)。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锻炼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女性,尤其是轻度阴道前壁膨出患者。 具体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见的盆底肌锻炼方法,患者可以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秒以上,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盆底肌锻炼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改善阴道前壁膨出的情况。例如,有研究发现,经过3-6个月的规律盆底肌锻炼,约有一定比例的轻度阴道前壁膨出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2.使用子宫托 适用人群: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等。 具体操作:子宫托是一种支持装置,可将脱垂的组织复位。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子宫托,并指导患者正确放置和取出。子宫托放置后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但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方式选择 适用于中重度阴道前壁膨出患者:对于病情较为严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阴道前壁修补术等。阴道前壁修补术是通过修复阴道前壁的支持结构来改善膨出情况。 手术风险及预后: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但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阴道前壁膨出的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术后康复建议,包括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 适用人群:所有阴道前壁膨出患者。 具体要求:应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长期便秘会使腹压升高,加重阴道前壁膨出的程度,所以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有慢性咳嗽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咳嗽,减少咳嗽对腹压的影响。 2.控制体重 适用人群:体重超重或肥胖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 具体做法: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腹压,不利于阴道前壁膨出的恢复。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控制体重,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助于减轻盆底的负担,促进病情的改善。例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和运动方案,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等。
2025-10-17 12:32:17 -
如何知道恶露是否排尽
可通过观察恶露性状(血性恶露持续3-4日、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白色恶露减少变干净无异味提示接近排尽)、产后不同时间段(产后1-2周血性恶露渐过渡到浆液恶露,产后3-6周正常6周左右白色恶露应排尽,超6周恶露不尽需就医)、身体症状(排尽时无明显腹痛发热等不适,有腹痛异味等可能有残留或感染)及就医检查(B超可看子宫大小形态及宫腔有无残留,妇科检查可了解宫颈阴道情况)来判断恶露是否排尽。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持续3-4日。若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过长,如超过10日仍有较多血性恶露,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等情况。 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阴道排液,持续10日左右。 白色恶露:色泽较白,质黏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持续3周左右。当白色恶露逐渐减少,质地变干净,无异常气味时,提示恶露接近排尽。 通过观察时间来初步判断 产后1-2周:血性恶露逐渐过渡到浆液恶露,若产后2周左右血性恶露基本消失,浆液恶露量也明显减少,向白色恶露转化,多提示恶露接近排尽的良好趋势。但不同个体恢复情况有差异,需综合判断。 产后3-6周:正常情况下,到产后6周左右,白色恶露应排尽。如果超过6周仍有恶露不尽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可能存在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感染等问题。 结合身体症状判断 无腹痛等不适:当恶露排尽时,一般身体不会有明显的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如果在恶露排出过程中,出现下腹部疼痛,伴有恶露异味等情况,可能提示宫腔内有残留或发生感染,需要引起重视。对于产妇来说,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要留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果是高龄产妇,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密切关注恶露情况;如果是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恶露排尽情况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监测。 就医检查辅助判断 B超检查:通过B超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的大小、形态,宫腔内是否有残留的胎盘、胎膜等组织。如果B超显示宫腔内无异常回声,子宫内膜恢复良好,一般提示恶露已排尽。对于一些剖宫产术后的产妇,B超还可以观察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宫腔内无异常,也有助于判断恶露是否排尽。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以了解宫颈、阴道的情况,查看是否有感染等异常。如果宫颈无充血、阴道无异常分泌物等情况,结合恶露的观察,也有助于判断恶露是否排尽。对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的产妇,妇科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加重不适。
2025-10-17 12:31:33 -
如何治疗已患妇科疾病
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包括细菌性阴道炎依病原体选抗生素并遵疗程,霉菌性阴道炎局部或全身用抗真菌药,滴虫性阴道炎男女同治用硝基咪唑类且复查,宫颈炎淋病奈瑟菌用头孢菌素类、衣原体用阿奇霉素且性伴侣同查治,盆腔炎轻中度口服抗生素、重度静脉给药或手术,特殊人群中孕期用药谨慎,更年期可能激素替代需评估风险,有基础疾病者治妇科病时控基础病并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一、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阴道炎 1.细菌性阴道炎:需依据病原体检测结果选用抗生素,如针对厌氧菌感染可选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时需遵循疗程要求以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 2.霉菌性阴道炎:可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等,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用药需根据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规范使用。 3.滴虫性阴道炎:需男女同治,常用药物为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且用药后需复查以确认病原体清除。 (二)宫颈炎 1.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宫颈炎: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曲松等,用药前需进行病原体检测以明确诊断并选择敏感药物。 2.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常用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按疗程用药,并建议性伴侣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 (三)盆腔炎 1.轻中度盆腔炎:可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等,用药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原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2.重度盆腔炎:多需要静脉给药,选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头孢菌素类联合甲硝唑等,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结合手术治疗。 二、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孕期患者 孕期发生妇科疾病时,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霉菌性阴道炎孕期用药需选择对胎儿无明显致畸等不良作用的局部抗真菌药物,用药前需经医生评估病情后权衡利弊使用。 (二)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妇科相关问题,如萎缩性阴道炎等,可能需要激素替代治疗,但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等风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激素补充方案制定,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妇科疾病患者,在治疗妇科疾病的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会影响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选择也需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2025-10-17 1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