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白带黄能用保妇康栓吗
白带黄能否使用保妇康栓分情况,湿热瘀滞所致带下病如相关阴道炎、宫颈糜烂等致白带黄可能适用,其他非湿热瘀滞等情况不适用,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女性使用需分别注意,妊娠期12周内禁用,哺乳期及绝经后需遵医嘱。 一、可能适用的情况 保妇康栓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外用药物,具有行气破瘀、生肌止痛的功效。如果白带黄是由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引起,如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等疾病导致的白带黄,在符合保妇康栓的适应证情况下,可能可以使用保妇康栓。例如,临床研究发现保妇康栓对霉菌性阴道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因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白带黄,在医生评估后可能会考虑使用。 二、不适用的情况 如果白带黄是由其他非湿热瘀滞因素引起,比如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的阴道分泌物改变,或者是由细菌感染等其他明确病因但不属于保妇康栓适应证范畴的情况,则不建议使用保妇康栓。比如单纯的细菌性阴道病,若未呈现出湿热瘀滞的证候特点,使用保妇康栓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属于特殊人群,使用保妇康栓需要谨慎。一般来说,妊娠12周内的孕妇应禁用,因为目前对于妊娠期早期使用保妇康栓的安全性研究相对有限,为避免可能对胎儿产生的潜在影响,不建议使用;而妊娠12周以后的孕妇,若确实有适应证,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权衡风险与收益再决定是否使用。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使用保妇康栓时,药物可能会通过阴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可能影响乳汁质量。虽然目前关于保妇康栓对哺乳期婴儿影响的具体研究数据不是非常充分,但为了婴儿的安全,哺乳期女性使用保妇康栓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用药的必要性和对婴儿的潜在风险来做出决策。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改变,若出现白带黄情况使用保妇康栓时,也需要在医生评估具体病因后决定。医生会根据绝经后女性的个体情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等,来判断保妇康栓的使用是否合适。
2025-10-21 11:59:38 -
什么是单纯性外阴炎
单纯性外阴炎由非特异性因素致外阴皮肤或黏膜炎症非特异性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因包括局部刺激因素及机体抵抗力下降,临床表现有症状为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活动等加重体征急性期红肿充血严重溃疡湿疹慢性期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等,诊断依据详细病史典型症状及检查排除特异性感染,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局部处理,妊娠期女性需格外注意清洁选宽松内裤不滥用药物及时就医,儿童要养成清洁习惯穿宽松衣物不适及时就医。 一、定义 单纯性外阴炎是指由物理、化学等非特异性因素导致的外阴皮肤或黏膜炎症,并非由特异性病原体感染引起。 二、病因 1.局部刺激因素:阴道分泌物(如增多的白带、经血等)、尿液、粪便等的长期刺激;穿着紧身化纤内裤、卫生用品过敏、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可使外阴局部透气性差,易引发炎症。 2.机体抵抗力下降:当身体免疫力降低时,外阴局部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炎症。 三、临床表现 1.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活动、性交、排尿时症状可加重。 2.体征:急性期可见外阴皮肤黏膜红肿、充血,严重时可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期可出现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等改变。 四、诊断 主要依据详细病史(如局部刺激因素接触史等)、典型症状及外阴局部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一般通过排除特异性病原体感染来明确为单纯性外阴炎。 五、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积极寻找并去除刺激因素,如更换舒适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 2.局部处理:可使用外阴洗液坐浴等方式清洁外阴,以缓解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需格外注意外阴清洁,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自行滥用药物,若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的局部处理。因为孕期机体抵抗力及局部环境特殊,不当处理可能影响母婴健康。 2.儿童: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外阴清洁习惯,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对儿童外阴的影响,若出现外阴不适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避免因儿童表述不清延误病情。
2025-10-21 11:57:51 -
血性白带一定是癌症吗
血性白带非癌症相关原因包括排卵期因雌激素短暂下降致少量子宫内膜脱落、各种阴道炎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宫颈息肉受刺激出血;癌症相关原因有宫颈癌早期接触性出血及进展后表现、子宫内膜癌多见于更年期及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出现血性白带应及时就医,育龄女排查妊娠,更年期警惕恶性肿瘤,孕妇需排查流产等按医嘱检查处理。 一、血性白带的非癌症相关原因 1.排卵期出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少量脱落,可出现少量血性白带,此为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持续时间短且无其他不适,与年龄、激素波动相关。 2.阴道炎:各种类型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可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少量出血,表现为血性白带,多与个人卫生习惯、阴道菌群失调等生活方式因素相关,育龄女性较为常见。 3.宫颈息肉:宫颈部位的息肉组织较脆弱,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性生活、妇科检查等)时易出血,从而表现为血性白带,多见于有性生活的女性,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二、血性白带的癌症相关原因 1.宫颈癌:宫颈癌早期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少量血性白带,随着病情进展,阴道流血量可增多,晚期还可伴有阴道排液等症状,好发于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性伴等病史的女性。 2.子宫内膜癌:多见于更年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表现为血性白带或绝经后阴道流血,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等因素相关。 三、出现血性白带时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当出现血性白带时,无论是否怀疑癌症,都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HPV检测、阴道镜检查、B超等明确病因。对于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相关情况(如先兆流产等);更年期女性出现血性白带需高度警惕恶性肿瘤,应积极配合检查;孕妇出现血性白带需特别注意排查流产、胎盘异常等情况,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相应检查和处理,避免自行盲目判断延误病情。
2025-10-21 11:56:25 -
产妇恶露多久
产后经阴道排出含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称恶露,分血性(持续3-4天色鲜红量多含大量血液等)、浆液性(约持续10天色淡红含少量血液等)、白色(持续约3周色泽白含大量白细胞等),正常总量250-500ml,若恶露持续超6周未净、量过多、有臭味、伴腹痛需警惕,产妇自身应观察恶露变化、保持会阴清洁、保证休息,剖宫产产妇要尤其留意切口恢复情况异常时及时就医。 一、恶露的定义 产后经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称为恶露。 二、恶露的分期及持续时间 (一)血性恶露 1.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4天。 2.特点: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量较多。 (二)浆液性恶露 1.持续时间:约持续10天左右。 2.特点:色淡红,含少量血液、较多坏死蜕膜、宫颈黏液、细菌等。 (三)白色恶露 1.持续时间:持续约3周。 2.特点: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三、正常恶露总量及异常情况提示 (一)正常总量 正常恶露总量为250~500ml。 (二)异常情况提示 若产后恶露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1.持续时间过长:超过6周仍未干净,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宫腔内残留部分胎盘胎膜等。 2.量过多:远超正常总量,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或感染等有关。 3.有臭味:伴发臭味常提示合并感染。 4.伴有腹痛:可能提示存在宫腔内病变或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产妇自身 产后应注意观察恶露的颜色、量及气味变化,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换卫生用品,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需保证充足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二)剖宫产产妇 剖宫产产妇恶露情况与顺产类似,但需尤其注意手术切口恢复情况,若恶露异常伴有切口局部红肿、疼痛等,更要警惕切口感染等问题,必要时及时就医。 总之,产妇应密切关注恶露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保障自身健康。
2025-10-21 11:55:41 -
妇女更年期吃什么药
更年期激素补充治疗常用雌激素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及骨保护但有雌激素依赖型肿瘤病史等情况者应避免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精神心理症状,钙剂与维生素D是维持骨代谢平衡预防骨质疏松基础措施,生活方式调整如适度有氧运动、保持均衡饮食等对缓解症状关键且非药物干预可贯穿始终。 一、激素补充治疗药物 雌激素类药物是更年期激素补充治疗的常用药物,可有效缓解更年期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并对维持骨健康有重要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雌激素补充能降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例如《中国绝经激素治疗指南》指出,雌激素单药治疗在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及骨保护方面有明确证据支持。需注意,有雌激素依赖型肿瘤病史、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等情况的女性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二、非激素药物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缓解更年期女性出现的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症状。临床研究显示,这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更年期情绪障碍,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如帕罗西汀等药物在相关症状改善方面有一定循证依据,但使用时需考虑个体的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钙剂与维生素D:更年期女性骨丢失加速,钙剂联合维生素D补充是维持骨代谢平衡、预防骨质疏松的基础措施。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试验证实,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日常饮食中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摄入,同时保证充足日照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 三、非药物干预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调整对更年期症状缓解同样关键。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缓解焦虑情绪;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摄入,也对减轻更年期不适有帮助。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在选择药物时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同时非药物干预可作为基础手段贯穿始终,以提升整体健康状态与生活质量。
2025-10-21 1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