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月经不准怎么算排卵期
月经周期规律者排卵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及前后共10天;月经周期不规律者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排卵试纸监测法计算排卵期;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需长期监测且注意生活方式;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方法偏差大,需综合判断并关注其他变化;有基础疾病女性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者,需结合多种方法且积极治基础病来确定排卵期。 一、月经周期规律者的排卵期计算方法 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而排卵期一般是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再加上排卵日当天,总共10天。例如,某位女性的月经周期是28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是29号,排卵日就是29号往前推14天,即15号,那么排卵期就是10-19号。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者的排卵期计算方法 (一)基础体温监测法 1.原理:女性在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这是因为排卵后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 2.方法:每天清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量基础体温,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一般需要连续测量几个月经周期,通过观察基础体温的变化来找出排卵期。例如,某女性连续测量3个月经周期,发现基础体温在某段时间有明显升高,且升高持续数天,那么升高前的那段时间可能就是排卵期。 (二)宫颈黏液观察法 1.原理:在月经周期中,宫颈黏液会随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接近排卵期时,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会变得稀薄、透明,呈拉丝状。 2.方法:每天观察宫颈黏液的性状,当发现宫颈黏液变得稀薄、透明且拉丝度较好时,往往提示接近排卵期。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宫颈黏液的变化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规律是相似的。对于有月经不规律情况的女性,通过长期观察宫颈黏液性状,有助于确定排卵期。 (三)排卵试纸监测法 1.原理: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尿液中黄体生成素(LH)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排卵期。在接近排卵期时,LH会出现高峰值,排卵试纸会显示阳性。 2.方法:按照排卵试纸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一般建议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每天在固定时间采集尿液进行检测。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需要更频繁地监测,因为其排卵时间不确定。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尿液中LH的代谢情况可能略有不同,但排卵试纸监测总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不规律较为常见。在计算排卵期时,上述方法都可以尝试,但由于其内分泌不稳定,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监测才能准确找到排卵期。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月经周期和排卵。 (二)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紊乱明显。在计算排卵期时,上述方法可能会出现较大偏差。此时更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同时要关注身体的其他变化,如是否出现潮热、盗汗等围绝经期症状。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三)有基础疾病的女性 如果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影响月经和排卵的疾病,计算排卵期会更加复杂。这类女性往往存在排卵障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激素水平检测等多种方法来确定排卵期。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以改善月经和排卵情况。
2025-10-17 14:24:46 -
白带中带血是怎么回事
白带中带血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引起。生理性原因主要是排卵期出血,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病理性原因包括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子宫病变(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以及其他原因(如内分泌失调、宫内节育器),发现白带中带血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妇科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一、生理性原因 (一)排卵期出血 女性在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会短暂下降,导致部分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脱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可表现为白带中带血。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短,1-3天左右,可能伴有轻微的下腹部不适。这种情况多见于生育期女性,与自身激素波动有关,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原因 (一)宫颈病变 1.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慢性宫颈炎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炎症刺激宫颈黏膜,使其充血、水肿,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表现为白带中带血,还可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生,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相对更易患宫颈炎。 2.宫颈息肉: 宫颈管黏膜过度增生突出形成息肉,质软脆弱,接触时容易出血,可表现为白带中带血,尤其是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任何年龄的女性都可能出现宫颈息肉,但多见于育龄女性。 3.宫颈癌: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白带中带血,随着病情进展,出血量可能增多,还可伴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有腥臭味。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 (二)子宫病变 1.子宫内膜炎: 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炎症导致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可有少量出血,表现为白带中带血,还可伴有下腹痛、发热、月经异常等症状。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多见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性生活活跃的女性。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可引起子宫异常出血,表现为白带中带血,也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增多等。多见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病因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有关。 3.子宫肌瘤: 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表面覆盖的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且影响子宫收缩,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白带中带血,还可伴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等症状。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多见于30-50岁女性。 4.子宫内膜癌: 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也可表现为白带中带血,还可伴有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有异味。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三)其他原因 1.内分泌失调: 如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可出现白带中带血。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2.宫内节育器: 部分女性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可能出现白带中带血的情况,一般在放置节育器后的3-6个月内较为常见,与节育器刺激子宫内膜有关。各个年龄段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以育龄女性为主。 如果发现白带中带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包括妇科查体、白带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HPV检测、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4:23:24 -
不来月经白带多怎么回事
不来月经且白带多可能由多种情况引起。若有性生活未避孕可能是怀孕;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致;妇科炎症中阴道炎(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宫颈炎会有影响;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紧张焦虑等)、生活方式因素(过度节食、熬夜等)也可导致。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经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疾病因素需就医治疗,生活方式等因素需调整。 一、怀孕相关情况 如果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不来月经同时白带多可能是怀孕引起的。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会导致白带分泌增多,同时月经停止。可通过早早孕试纸检测或到医院进行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来明确是否怀孕。对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这是首先要考虑的情况。 二、内分泌失调 1.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常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同时伴有白带增多。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影响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进而导致月经紊乱和白带异常。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B超检查等明确诊断,患者往往还伴有多毛、肥胖等表现。 2.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月经不来且白带增多。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代谢、生殖等功能都有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慢,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甚至闭经,同时白带分泌可能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也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及白带异常。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明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三、妇科炎症 1.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有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同时可能出现月经推迟的情况。患者多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不适。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可发现假丝酵母菌的菌丝或孢子。 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白带增多,有鱼腥味,质地稀薄,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也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白带常规检查可见线索细胞等异常。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同时可出现月经不来的情况,还常伴有外阴瘙痒。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可找到阴道毛滴虫。 2.宫颈炎:宫颈发生炎症时,也可能影响月经及白带情况。急性宫颈炎患者白带增多,呈脓性,可能伴有月经周期紊乱;慢性宫颈炎患者白带也可增多,呈乳白色黏液状或淡黄色脓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间期出血等情况。通过妇科检查、宫颈分泌物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四、其他因素 1.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不来且白带增多的情况。比如一些面临重大考试、工作压力大的女性,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2.生活方式因素: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导致体重急剧下降或过低,会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内分泌功能,引起月经紊乱和白带异常。长期熬夜也会干扰内分泌节律,对月经和白带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不来月经且白带多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月经史、性生活情况、伴随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是疾病因素导致,应及时就医治疗;如果是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作息。
2025-10-17 14:22:48 -
月经颜色是粉红色怎么回事
正常月经颜色为暗红色,而月经颜色呈粉红色可能有多种原因。出血量较少时,青春期少女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完全成熟、育龄期女性因宫腔操作史、过度节食或精神压力大等可致月经量少而颜色偏粉;贫血因素中,缺铁性贫血等会使月经血中红细胞含量少致颜色偏粉;妇科疾病方面,子宫内膜炎、卵巢功能减退等可影响月经颜色。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需注意的情况,若月经颜色持续粉红且伴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治疗。 一、正常月经颜色情况 正常月经颜色通常是暗红色,除血液外,还包含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等。 二、月经颜色为粉红色的可能原因 (一)出血量较少 1.青春期少女: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激素分泌不稳定,可能出现月经量少,血液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时间稍长被氧化程度轻,从而表现为粉红色月经。例如,一项针对青春期女性月经情况的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的青春期少女在月经初潮后的1-2年内会出现月经量少、颜色偏粉的情况。 2.育龄期女性:近期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术等,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修复不良,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呈粉红色。另外,过度节食、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足,也会使月经量减少,月经颜色偏粉。 (二)贫血因素 1.缺铁性贫血:当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月经血中红细胞含量相对较少,会使月经颜色看起来偏粉。此类女性往往还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出现月经颜色粉红的比例相对较高。 2.其他类型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等,由于红细胞生成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颜色,使其呈现粉红色。 (三)妇科疾病影响 1.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时,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多,可能导致月经量少,月经颜色偏粉。同时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临床病例观察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女性中部分会出现月经颜色粉红的情况。 2.卵巢功能减退:卵巢功能减退时,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殖受限,月经量减少,月经颜色可呈粉红色。常见于围绝经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会出现一系列改变,包括颜色变粉。 三、特殊人群情况 (一)青春期女性 家长应关注其月经情况,若月经颜色长期偏粉且伴有月经周期紊乱等异常,需及时就医,了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情况。同时,要引导青春期女性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节食,适当运动,减轻精神压力,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 (二)育龄期女性 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后出现月经颜色粉红的女性,要注意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对于因精神因素导致的情况,要帮助其调整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对于贫血导致月经颜色粉红的育龄期女性,在调理月经的同时,要积极纠正贫血,如通过饮食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等。 (三)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颜色粉红时,要警惕卵巢功能减退等情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激素水平测定、B超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月经颜色持续为粉红色且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腹痛、月经量明显异常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7 14:21:17 -
月经来有大量血块怎么办
月经来有大量血块可能是正常生理情况(月经量多且流出快时易形成)、病理情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病等可致),也有特殊人群情况(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未成熟、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易出现),若出现月经量多致贫血、严重腹痛药物难缓、月经指标明显异常、40岁以上首次出现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明确原因并治疗。 一、可能的原因及应对 (一)正常生理情况 1.原因: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所以月经血不凝,只有出血多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血凝块。一般来说,若月经量较多(一次月经总失血量超过80ml可认为月经过多)且流出速度较快时,就可能形成较大血块。 2.应对:首先要观察自身情况,若只是偶尔出现且不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可通过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来改善。比如在月经期间注意腹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经血顺利排出,减少血块形成。 (二)病理情况 1.子宫肌瘤 原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并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量增多,从而出现大量血块。 应对:如果是子宫肌瘤引起,需要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症状及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对于没有明显症状、肌瘤较小的患者可定期复查;若肌瘤较大或症状明显,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等。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原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异常,出现月经量增多、有大量血块等情况。 应对: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切除异位病灶等。 3.腺肌病 原因: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患者常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和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进而导致月经有大量血块。 应对:治疗需个体化,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特殊人群情况 (一)青春期女性 1.原因: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激素调节不稳定,容易出现月经不调,可能导致月经量多有大量血块。 2.应对:一般先观察,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长期出现这种情况,需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适当使用药物来调节月经,比如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等。 (二)围绝经期女性 1.原因: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容易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多、有大量血块等。 2.应对:应及时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调整激素水平等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三、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月经来有大量血块的情况,且伴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月经量过多,导致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2.伴有严重的腹痛,且药物缓解不明显。 3.月经周期、经期等其他月经指标也出现明显异常。 4.年龄在40岁以上,首次出现月经大量血块情况等。通过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2025-10-17 14:2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