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宫颈病变;计划生育相关问题;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流产;生殖道炎症;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
向 Ta 提问
何耀娟,女,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199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03年取得广州医学院妇科硕士研究生学历。擅长不孕不育、孕前指导、孕早期保健、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各种流产、宫颈病变等的诊治。擅长宫腔镜检查及阴道镜技术。参与或主持省市科研项目5项,撰写妇科专业论文近11篇。
展开-
黄体功能不足的症状
月经周期异常包括黄体期缩短(黄体功能不足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黄体期提前结束,影响生育)、月经周期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受影响致雌孕激素分泌失衡);生殖相关表现有不孕或早期流产(黄体功能不足致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不利着床或难维持早期胚胎发育);基础体温双相型但升温幅度低、持续时间短;还有经前点滴出血、子宫内膜分泌不良等表现。 月经周期紊乱: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或推后,提前或推后时间可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提前3~5天,有的则可能提前1周甚至更多,推后情况类似。这是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影响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调节,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失衡,进而影响月经周期的规律性。 生殖相关表现 不孕或早期流产:黄体功能不足会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不利于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即使成功着床,由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不足,无法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良好的子宫内环境,也容易引发早期流产。有研究表明,约30%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不孕患者会出现早期流产情况。对于育龄期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症状。 基础体温变化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升温幅度低、持续时间短:女性在排卵后基础体温会升高0.3~0.5℃,并持续12~14天左右形成双相体温。黄体功能不足时,基础体温升温幅度往往低于0.3℃,而且持续时间可能不足10天。通过监测基础体温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黄体功能不足的情况,但这只是一个辅助指标,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比如,对于正在备孕的女性,自行监测基础体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其他表现 经前点滴出血:在月经来潮前1~2天,可能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即经前点滴出血。这是因为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激素撤退不完全,使得子宫内膜有少量脱落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能会给女性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焦虑,尤其是对于注重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女性来说,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诊治。 子宫内膜分泌不良: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可以发现,黄体期子宫内膜厚度小于8mm,且腺体分泌欠佳,间质水肿不明显等分泌不良表现。子宫内膜分泌不良会直接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对于有生育愿望的女性来说,这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生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来明确诊断黄体功能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27 11:23:05 -
怎么会得子宫糜烂原因
子宫糜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多因青春期等雌激素高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正常现象,病理性包括慢性子宫颈炎症(生育期女性易患、不良生活方式及宫颈损伤史可致)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多见于有性生活女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发)。 一、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导致的情况 子宫糜烂其实多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青春期、生育年龄女性因雌激素水平较高,会使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表面,看起来像是“糜烂”,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没有特殊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随着雌激素水平变化会有相应改变。 二、病理性因素相关原因 1.慢性子宫颈炎症 年龄与性别因素:生育期女性相对更易患慢性子宫颈炎症,这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以及此阶段性生活相对活跃等因素有关。例如,有性生活的女性,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宫颈引发炎症,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宫颈局部出现类似糜烂样改变的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多个性伴侣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病原体感染宫颈的风险,进而引发慢性宫颈炎,导致宫颈出现病理性的类似糜烂的改变。比如,性生活时不注意清洁,病原体可直接进入宫颈,长期刺激宫颈组织,使宫颈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出现充血、水肿等,外观上可能呈现出类似糜烂的状态。 病史相关:有过宫颈损伤史,如多次人工流产、分娩等造成宫颈黏膜损伤,后续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慢性炎症,也可能导致宫颈出现病理性的糜烂样改变。例如,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器械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宫颈的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容易定植,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出现宫颈局部的病理性改变。 2.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 年龄因素:多见于30-5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宫颈受到各种危险因素影响的时间累积,患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甚至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例如,HPV16、HPV18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可引起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逐渐发展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严重时可进展为宫颈癌,在这个过程中,宫颈局部可能出现类似糜烂样的病变表现,但这是病理性的异常改变,与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有本质区别。
2025-10-27 11:21:37 -
什么原因会导致子宫粘膜增厚
子宫内膜增厚相关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方面青春期或围绝经期无排卵致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刺激增厚、卵巢肿瘤或长期服含雌激素药物致雌激素异常分泌刺激内膜增厚;妊娠相关因素有葡萄胎滋养细胞增殖分泌激素致内膜过度增生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组织受激素影响致内膜增厚;炎症刺激因素为长期慢性子宫内膜炎反复刺激致腺体和间质增生;其他相关因素包括肥胖使脂肪转化雌激素刺激内膜及曾患子宫内膜病变者再发增厚概率高。 一、内分泌失调相关因素 1.无排卵性月经周期影响:在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中较为常见,此阶段卵泡持续存在并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持续受单一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致使子宫内膜不断增生增厚。例如,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都可能出现无排卵情况,进而引发子宫内膜因长期受雌激素作用而增厚。 2.雌激素分泌异常:某些疾病或因素可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如患有卵巢颗粒细胞瘤等能分泌大量雌激素的卵巢肿瘤,会持续刺激子宫内膜,使其过度增生增厚;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也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增厚。 二、妊娠相关因素 1.葡萄胎:由于滋养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该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子宫粘膜增厚。葡萄胎患者超声检查常可见子宫大于相应孕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 2.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受体内激素影响,会出现周期性增生、出血等情况,反复刺激局部子宫内膜,致使其增厚。患者多有痛经、月经异常等表现,盆腔检查可能触及异位结节等。 三、炎症刺激因素 长期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反复刺激子宫内膜,会引起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反应性增生,进而导致子宫粘膜增厚。这类患者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白带增多且伴有异味等症状,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等表现。 四、其他相关因素 1.肥胖因素:肥胖人群体内脂肪组织较多,脂肪会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处于较高状态,不断刺激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增厚的风险。 2.子宫内膜病变史影响:曾患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子宫内膜病变的人群,再次发生子宫粘膜增厚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其子宫内膜本身存在异常增生的潜在基础。
2025-10-27 11:20:35 -
更年期会有胸闷气短的症状吗
更年期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其相关生理机制包括激素变化影响心血管(雌激素下降致血管内皮受损、心脏负荷加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致心率失常等引发不适),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女性更年期人群要关注激素、调整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者更需谨慎、遵医嘱并密切关注症状变化,了解机制及采取相应措施可缓解症状保障健康。 一、更年期胸闷气短的相关生理机制 1.激素变化影响心血管:更年期时,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它能促进一氧化氮的释放,一氧化氮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失调,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就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女性的自主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共同调节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可能会出现心率失常、血管运动功能失调等情况,进而引发胸闷气短。比如交感神经兴奋时,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可能会让女性感觉胸部发闷、呼吸不顺畅。 二、不同人群在更年期胸闷气短的特点及应对 1.女性更年期人群:女性在更年期出现胸闷气短时,首先要关注自身激素变化情况。可以通过定期体检监测雌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自主神经功能。另外,适度运动也很重要,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缓解胸闷气短症状。 2.有基础病史的更年期人群: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更年期女性,出现胸闷气短时需要更加谨慎。这类人群应严格遵循原有疾病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注重适度,运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要密切关注胸闷气短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频繁发作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明确心脏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更年期女性出现胸闷气短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了解其生理机制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保障身体健康。
2025-10-27 11:20:04 -
更年期出现干涩症状应如何治疗
非药物干预需保持会阴部清洁保湿、选用温和产品并避免过度清洁,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适度有氧运动等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可使用含透明质酸等成分的阴道保湿凝胶或乳膏,符合适应证的更年期女性可在评估后考虑激素补充治疗;有基础疾病者用激素补充治疗需谨慎告知病史,老年女性用局部保湿制剂要选温和产品并关注自身反应定期沟通。 一、非药物干预 1.局部清洁与保湿:保持会阴部清洁,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及酸碱平衡;日常可使用含天然保湿成分的卫生湿巾或局部涂抹保湿乳液,维持局部湿润状态,减少干涩带来的不适感,同时避免长时间穿着紧身化纤内裤,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以减少局部摩擦。 2.生活方式调整:增加水分摄入,每日保证充足饮水量,维持身体整体水分状态有助于改善阴道局部干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更年期相关症状有一定帮助,同时避免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有利于内分泌调节。 二、药物治疗 1.局部保湿制剂:可使用含透明质酸等成分的阴道保湿凝胶或乳膏,透明质酸能有效结合水分,直接作用于阴道黏膜,增加局部水分含量,缓解干涩症状,这类制剂按需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干涩情况。 2.激素补充治疗:对于符合激素补充治疗适应证(如明确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的严重阴道干涩且无禁忌证)的更年期女性,可在医生综合评估(包括乳腺、子宫内膜等情况)后考虑使用。雌激素补充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根源上改善因雌激素缺乏引发的阴道干涩等症状,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评估与指导,权衡收益与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有基础疾病者:患有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更年期女性,在考虑激素补充治疗时需格外谨慎,应详细向医生告知病史,由医生全面评估健康状况后再决定是否适用相关治疗方案,以避免基础疾病加重或引发其他健康风险。 2.老年女性:老年更年期女性使用局部保湿制剂时,应选择质地温和、无刺激性的产品,使用前可先在小面积皮肤处试用,观察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若出现局部红肿、瘙痒等不适需立即停用并就医。同时,老年女性在进行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时,需更加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定期与医生沟通治疗效果及健康状况。
2025-10-27 11: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