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展开
  • 牙齿纠正会痛吗

    牙齿纠正过程中疼痛因人而异,刚戴或调整牙套短期内有不适,初期戴牙套有轻度胀痛,调整牙套时可能有更明显酸痛但多可耐受。可通过饮食调整、局部冷敷、药物缓解减轻疼痛。儿童耐受低需家长关注口腔卫生,成人有口腔疾病需先治基础病以减少疼痛风险。 不同矫正阶段的疼痛情况 初期戴牙套阶段:当首次佩戴牙齿矫正器时,牙齿开始受到矫正力,牙槽骨等组织会发生改建,此时可能会有轻度的胀痛感。例如,固定牙套的弓丝和托槽与牙齿紧密贴合,对牙齿产生轻微的牵拉,一般儿童可能相对成人感受上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在可接受范围,多数儿童在1周左右能适应这种轻微不适。 调整牙套阶段:在矫正过程中需要定期调整牙套,增加矫正力度时,牙齿可能会有更明显的酸痛感。比如增加橡皮筋的牵引力等操作后,牙齿移动速度加快,周围组织的反应可能更明显,疼痛可能会持续2-3天,但一般也不会达到剧烈疼痛的程度。 减轻牙齿纠正疼痛的方法 饮食调整:在牙齿纠正期间,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以免加重牙齿的负担和不适。可以多吃一些柔软、易咀嚼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对于儿童来说,要特别注意控制饮食,防止因食物过硬导致矫正器损坏或加重牙齿疼痛。 局部冷敷:在刚戴上牙套或调整牙套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的方法缓解疼痛。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纱布,敷在面部对应牙齿矫正的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药物缓解: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但儿童应慎用,必须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等与成人不同,要避免不恰当用药带来的风险。 特殊人群牙齿纠正疼痛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在牙齿纠正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相对成人较低,但一般也能适应矫正过程中的轻微不适。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佩戴矫正器后的反应,如有异常疼痛或不适要及时带儿童就医。同时,要教育儿童保持口腔卫生,因为佩戴矫正器时口腔清洁难度增加,否则容易引起龋齿等问题加重不适。 成人:成人牙齿纠正时,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的牙齿健康状况、对疼痛的敏感度等有所不同。如果成人本身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在牙齿纠正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牙齿移动导致原有疾病相关疼痛加重,所以成人在牙齿纠正前要先治疗口腔基础疾病,以减少纠正过程中的疼痛风险。

    2025-10-14 14:34:42
  • 口腔根管治疗操作是如何进行的

    术前需进行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以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关注不同患者情况,局部麻醉按患牙等选方式且留意不同患者风险,开髓需循解剖走向并考虑不同年龄差异,根管预备包括疏通、测长、逐步扩大,根管消毒放药物控炎症并考虑儿童情况,根管充填用材料严密填充,补牙用材料恢复外形功能并依儿童老年情况调整。 一、术前准备 1.口腔检查与影像学评估:医生首先通过视诊、探诊等了解患牙状况,同时拍摄根尖片等影像学资料,明确患牙根管的数目、形态、长度及周围组织情况,以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需安抚其紧张情绪,老年患者则需特别关注患牙及全身健康状况对治疗的影响。 二、局部麻醉 根据患牙位置及患者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式(如浸润麻醉、阻滞麻醉等),通过注射局麻药物使患牙区域神经传导被阻断,保障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痛感。儿童患者麻醉时需更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紧张,老年患者若存在心血管等基础疾病,需评估麻醉药物使用风险。 三、开髓 使用牙钻等工具打开髓腔,暴露根管口。操作时需遵循根管的解剖走向,避免损伤邻牙及周围组织。不同年龄患者开髓操作略有差异,儿童乳牙髓腔较大,开髓相对简便;恒牙髓腔形态复杂,需精准定位根管口。 四、根管预备 1.根管疏通:用根管锉等器械初步疏通根管,清除髓腔内的腐质、感染物质等。 2.测量根管长度:借助根管长度测量仪等设备准确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为后续根管预备提供依据。 3.逐步扩大根管: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逐步使用根管锉扩大根管,去除感染的牙本质并形成适当的根管形态,以利于后续的消毒与充填。此过程需严格遵循根管的解剖结构,避免根管侧穿等并发症。 五、根管消毒 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制剂等),杀灭根管内残留的细菌及毒素,控制根尖周炎症。消毒时间需根据患牙感染情况合理确定,儿童患者因代谢活跃,可能需更谨慎选择消毒药物及控制消毒时间。 六、根管充填 采用合适的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糊剂)严密填充根管,隔绝根管与口腔及根尖周组织的交通,防止再感染。充填时需确保材料紧密填满根管空间,恢复根管的生理形态。 七、补牙 根管治疗完成后,使用充填材料恢复患牙的外形和功能,如选用树脂材料等进行窝洞充填。对于儿童患者,需选择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充填材料,且注意充填后牙齿的咬合调整,避免过度咬合造成充填材料脱落;老年患者则需考虑牙齿的稳固性及长期修复效果。

    2025-10-14 14:33:42
  • 口腔长血泡是什么原因

    口腔长血泡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创伤性血泡(进食过烫、干硬食物等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形成,各年龄段可发生,血泡大小不一易破裂)、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影响凝血功能致反复出现血泡及其他出血表现,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人群风险高)、血管畸形(血管发育异常致血泡样改变,各年龄段可发生,表现多样需专业检查明确)、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抗凝剂等致口腔黏膜出血倾向形成血泡,有长期服药史尤其是服特殊药物人群需注意),发现口腔长血泡要观察情况,小且无症状可观察,异常则及时就医检查,儿童患者家长需留意并注意儿童饮食。 表现:血泡大小不一,小的如黄豆般,大的可似蚕豆甚至更大。外观呈紫红色,泡壁薄,容易破裂,破裂后会有疼痛,愈合相对较快。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成因: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口腔长血泡。比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出现障碍,容易在口腔等部位形成血泡。常见于儿童及成人,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表现:血泡可能反复出现,除口腔血泡外,还可能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 血管畸形 成因:口腔内血管畸形也是导致长血泡的原因之一,血管发育异常使得局部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形成血泡样改变。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具体发病机制与血管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调控有关。 表现:血泡可能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外观颜色可能因血管成分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明确诊断。 药物因素 成因:某些药物可能引起口腔黏膜出血倾向,导致血泡形成。例如,长期服用抗凝剂的患者,抗凝剂会抑制凝血因子的功能,增加出血风险,包括口腔内形成血泡。有长期服药史,尤其是服用抗凝剂等特殊药物的人群需要注意。 表现:在服用相关药物期间出现口腔血泡,停药或调整药物后可能有变化,但具体表现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 如果发现口腔长血泡,首先要观察血泡的大小、部位、是否反复等情况。若血泡较小且无明显不适,可先观察,避免再次刺激口腔黏膜;若血泡较大、反复出现或伴有其他出血表现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留意孩子口腔情况,因为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诊,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给儿童进食过烫、过硬食物。

    2025-10-14 14:33:20
  • 口干舌燥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

    口干舌燥原因包括生理性的饮水不足、处于干燥高温环境、长时间用嘴呼吸或过度吸烟酗酒,病理性的药物副作用、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预防可通过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控制环境湿度、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防治基础疾病及关注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来进行。 一、口干舌燥的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饮水不足:正常人体需维持水盐平衡,若日常摄入水分过少,如长时间未主动饮水、运动量大未及时补水等,会使唾液分泌减少,引发口干舌燥,常见于饮水习惯不良人群。 2.环境因素:处于干燥、高温环境时,人体水分散失快,口腔水分蒸发加速,易出现口干舌燥,如长期待在空调房或沙漠等干燥环境者。 3.不良生活方式:长时间用嘴呼吸(多因鼻腔疾病致通气不畅)会致口腔水分过度丢失;过度吸烟、酗酒可影响唾液腺功能,引发口干舌燥。 (二)病理性因素 1.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如抗组胺药、降压药、抗抑郁药等,可影响唾液腺分泌功能,导致口干,使用此类药物者需留意口干症状。 2.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唾液腺致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出现持续性口干舌燥,常伴眼干、关节痛等,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3.糖尿病:血糖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口渴中枢致口渴,且高血糖致尿量增多失水,加重口干,多伴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表现。 4.甲状腺功能亢进:机体代谢加快致水分消耗增加,可出现口干舌燥,常伴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等表现。 二、口干舌燥的预防 (一)日常饮水调节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饮水,维持口腔及身体水分平衡,高温环境、运动后等需及时补水。 (二)环境湿度控制 在干燥环境使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40%~60%,改善口腔干燥状况。 (三)生活习惯纠正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恢复正常通气,避免长时间用嘴呼吸;减少吸烟、酗酒,保护唾液腺功能。 (四)疾病防治管理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患者需积极控制病情,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监测;因药物致口干者,可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培养良好饮水习惯,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生长发育。 孕妇:合理补水,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处理可能致口干的相关问题。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唾液腺功能可能下降,主动饮水,定期检查口腔及全身健康,预防口干相关问题。

    2025-10-14 14:30:44
  • 板牙黑是有蛀牙吗

    板牙黑不一定是蛀牙,还可能是色素沉着或牙结石导致。可通过观察牙齿质地、是否能去除来区分,针对色素沉着可通过刷牙等改善,牙结石需定期洗牙去除,蛀牙则要及时补牙,发现板牙黑建议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判断处理。 色素沉着:如果长期食用深色食物,像巧克力、酱油等,或者长期吸烟、喝浓茶等,色素会沉积在牙齿表面,使板牙变黑,但此时牙齿本身可能并没有龋坏。比如长期喝可乐的人,牙齿表面容易有色素沉着而变黑。 牙菌斑、牙结石: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等组成,牙结石是牙菌斑逐渐矿化形成的。它们会使牙齿表面看起来发黑,不过这也不是蛀牙,但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蛀牙。 如何区分板牙黑是色素沉着/牙结石还是蛀牙 观察牙齿质地:蛀牙通常会有牙齿硬组织的破坏,用探针检查时可能会有勾拉感;而单纯的色素沉着或牙结石,牙齿质地一般是完整的。例如,蛀牙的部位用探针去探时,能感觉到有缺损的粗糙面,而色素沉着处探针划过是平滑的。 是否能去除:色素沉着可以通过刷牙、洗牙等方式部分或全部去除;牙结石需要通过专业的洗牙才能去除;而蛀牙是牙齿硬组织的实质性缺损,不能通过简单的刷牙等方式去除。比如,通过认真刷牙有可能减轻色素沉着的程度,而蛀牙部位不会因为刷牙而恢复正常。 板牙黑相关情况的应对措施 针对色素沉着:对于因饮食等导致的色素沉着,可以通过认真刷牙、使用含美白成分的牙膏,或者定期洗牙来改善。比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长期坚持可能会使色素沉着减轻。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控制深色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家长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针对牙结石:定期洗牙是去除牙结石的有效方法,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但洗牙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避免因操作不当对牙齿造成损伤。对于儿童,要在家长陪同下,选择适合儿童的洗牙方式,并且洗牙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结石快速形成。 针对蛀牙:如果确诊是蛀牙,需要及时进行补牙治疗,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儿童如果有蛀牙,由于儿童的牙齿和口腔发育特点,更要及时处理,因为蛀牙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牙齿发育等。比如儿童蛀牙后,可能会导致一侧牙齿咀嚼,影响面部发育不对称等情况。 总之,板牙黑不一定是蛀牙,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区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发现板牙黑,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处理。

    2025-10-14 14:30: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