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展开
  • 牙疼怎么快速止疼

    牙疼时,可尝试盐水漱口、冰袋冷敷、服用止痛药、避免刺激食物等方法缓解,但这些方法只能暂时止痛,不能根治牙疼。如牙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用盐水漱口 将适量的盐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后用来漱口。盐水可以帮助减轻口腔内的炎症和疼痛。 2.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 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疼的部位,每次敷15-20分钟,可以缓解牙疼。 3.服用止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处方药,可以缓解牙疼。但请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不要过量服用。 4.避免刺激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酸性、坚硬或过热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牙疼。 5.就医治疗 如果牙疼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根管治疗、拔牙等进一步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使用上述方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和检查,可以预防牙疼的发生。

    2025-06-30 16:53:04
  • 熬夜可以拔牙吗

    一般不建议熬夜后拔牙,因为熬夜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拔牙风险。如有特殊情况,拔牙前需告知医生病情。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熬夜后拔牙。 因为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拔牙后感染的风险。此外,熬夜后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拔牙时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拔牙的风险。 如果确实需要拔牙,建议在拔牙前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拔牙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拔牙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拔牙。如果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拔牙前需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剂量。 总之,拔牙是一种有创的操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拔牙前,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拔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6-30 16:52:14
  • 便秘会引起牙龈上火吗

    便秘可能引起牙龈上火,中医和现代医学均有论证,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和治疗。 便秘可能会引起牙龈上火。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即大肠的腑气不通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肺热壅盛,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此外,便秘时,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产生大量毒素,被人体吸收后也会引起牙龈上火。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便秘时,粪便中的有害菌会产生更多的毒素,这些毒素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牙龈上火。 因此,对于便秘患者来说,除了积极治疗便秘外,还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预防牙龈上火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儿童、老人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机能较为特殊,更容易出现便秘和牙龈上火的情况。因此,这些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肠道通畅,预防牙龈上火的发生。同时,对于便秘和牙龈上火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6-30 16:51:21
  • 门牙要多少钱

    牙龈癌是恶性肿瘤,牙龈炎是良性牙龈炎症,两者区别明显,及时就医、正确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牙龈癌和牙龈炎虽然都发生在牙龈部位,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有着本质的区别。 牙龈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而牙龈炎则是一种良性的牙龈炎症。虽然两者都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但牙龈癌还可能伴随着牙龈肿块、牙齿松动、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侵犯周围组织,甚至转移到其他部位。 此外,牙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吸烟、饮酒、口腔卫生不良、病毒感染等。而牙龈炎则主要与细菌感染、牙结石等因素有关。 因此,如果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诊断。对于疑似牙龈癌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而对于牙龈炎患者,则需要进行口腔清洁、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治疗,以去除病因,缓解症状。 总之,牙龈癌和牙龈炎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及时就医、正确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2025-06-30 16:49:51
  • 嘴唇发麻什么原因

    嘴唇发麻可能由过敏、神经损伤、血液循环不畅、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口腔疾病、糖尿病、中风等导致。持续发麻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保暖、均衡饮食等。 1.过敏:嘴唇接触到过敏原,如某些食物、口红、药物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嘴唇发麻。 2.神经损伤:面部神经损伤、颈椎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嘴唇发麻。 3.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寒冷刺激、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嘴唇发麻。 4.缺乏维生素:维生素B12、B6等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嘴唇发麻。 5.其他原因:口腔疾病、糖尿病、中风等也可能导致嘴唇发麻。 如果嘴唇发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肿胀、抽搐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注意保暖、均衡饮食等。

    2025-06-30 16:47: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