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
向 Ta 提问
-
牙神经发炎怎么办
牙神经发炎应尽快就医,进行根管治疗,必要时拔牙,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牙神经发炎应尽快就医,进行根管治疗,必要时需拔牙。 牙神经发炎通常由龋齿、牙髓炎等引起,会导致牙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根管治疗:这是治疗牙神经发炎的常用方法。通过清除牙髓腔内的感染物质,填充根管,以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拔牙:如果牙齿损坏严重,无法保留,医生可能会建议拔牙。拔牙后需要进行修复,如种植牙、镶牙等。 药物治疗:在根管治疗前后,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止痛药和消炎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需要注意的是,牙神经发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如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此外,孕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 总之,牙神经发炎应尽快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以预防牙神经发炎的发生。
2025-06-30 16:25:27 -
成人有多少颗牙
成年人恒牙数量为28-32颗,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左右全部萌出,可因个体差异长智齿或终生无智齿,缺失或损坏需及时修复,儿童换牙期需注意口腔习惯,老年人也应注意口腔保健。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恒牙数量为28-32颗。 恒牙是人类一生中的主要牙齿,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左右全部萌出。恒牙的数量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长出智齿,也有些人可能不会。智齿是恒牙中的最后四颗牙齿,通常在18-25岁左右萌出,但也有些人终生不会长出智齿。 如果恒牙缺失或损坏,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种植,以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和检查,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在换牙期间,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及时纠正不良的口腔习惯,以保证恒牙的正常生长。老年人也应该注意口腔保健,定期洗牙和检查,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2025-06-30 16:21:16 -
牙周炎洗牙后多久好
洗牙后1~2周基本恢复,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洗牙后通常1~2周可以基本恢复,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洗牙后牙龈创面完全愈合需要1周左右,但此时牙龈还比较脆弱,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刺激和感染。1~2周后牙龈恢复正常,洗牙后的不适症状也会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洗牙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牙齿对冷热敏感、牙缝变大等情况,这是正常的,通常会在洗牙后1~2周逐渐缓解。如果洗牙后出现出血不止、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此外,牙周炎患者洗牙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以彻底清除菌斑、牙结石,控制牙周炎的发展。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洗牙,以保持口腔健康。 对于孕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洗牙的时间和注意事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洗牙前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口腔状况和洗牙的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6-30 16:19:14 -
上颚长了个小疙瘩
上颚长小疙瘩可能是由口腔尖锐湿疣、口腔溃疡、鹅口疮等口腔疾病导致的。 一、口腔尖锐湿疣:这是由局部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症状通常会在唇、舌背、腭等部位出现,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米粒大小的疙瘩,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有局部皮损情况。 二、口腔溃疡:其与患者近期免疫力低下、饮食摄入营养不均衡、压力过大等因素相关。多在患者唇、上颚等部位呈现白色或黄色凹陷,且上颚处有米粒小疙瘩,同时还伴有明显的疼痛感。 三、鹅口疮:由局部感染白色念珠菌而引发。在腭部以及舌头表面会有白色斑点,部分患者也会在上颚处出现米粒般大小的疙瘩。 临床上导致上颚长小疙瘩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所以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医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开展相关治疗。 总结:上颚长小疙瘩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口腔尖锐湿疣、口腔溃疡和鹅口疮等,还有可能存在其他因素,明确病因很关键,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6-30 16:17:53 -
哺乳期牙龈肿痛小偏方
哺乳期牙龈肿痛可尝试盐水漱口、冷敷、茶树油漱口、姜黄粉、蜂蜜、维生素C等偏方,但严重或持续较长时间需就医,使用偏方前最好咨询医生。 1.盐水漱口:用温盐水漱口可以缓解牙龈肿痛。将半茶匙盐溶解在一杯温水中,搅拌均匀后用来漱口,每天多次。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龈肿痛的部位,每次15-20分钟,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茶树油漱口:将几滴茶树油加入一杯温水中,搅拌均匀后用来漱口,可以杀菌消炎。 4.姜黄粉:将姜黄粉与水混合成糊状物,涂抹在牙龈肿痛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5.蜂蜜:将蜂蜜涂抹在牙龈肿痛的部位,可以缓解疼痛。 6.维生素C:口服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缓解牙龈肿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牙龈肿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医生或牙医的建议。此外,在哺乳期使用任何偏方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
2025-06-30 16: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