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展开
  • 牙齿浅龋怎么判断

    根据牙齿浅龋的症状(无明显龋洞、无自觉症状、牙齿表面有斑块、粗糙感,探针可能插入牙釉质内)和检查结果(位于牙釉质层)可以做出明确判断。 根据牙齿浅龋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明确判断。 牙齿浅龋位于牙釉质层,一般无明显龋洞,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检查时可见牙齿表面有白垩色或黄褐色斑块,用探针检查时有粗糙感,探针尖端可能插入牙釉质内。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牙齿浅龋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牙齿尚未完全矿化,浅龋不易被察觉,家长可以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老年人的口腔感觉可能不灵敏,容易忽视牙齿的问题,子女应多关注父母的口腔健康,定期带他们进行检查。 总之,牙齿浅龋的判断需要综合症状、检查和患者的口腔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发现牙齿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龋病进一步发展。

    2025-06-30 16:09:53
  • 三岁小孩龋齿怎么办

    小孩龋齿应尽早就医,根据龋坏程度进行相应治疗,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习惯并定期检查。 小孩龋齿应尽早就医,根据龋坏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小孩的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还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等问题。此外,龋齿还可能引起牙痛、口臭等不适,影响小孩的进食和睡眠,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在治疗方面,对于浅龋和中龋,可以去除龋坏组织后直接充填;对于深龋,可能需要先进行垫底,然后再充填。如果龋齿已经导致牙髓感染,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除了治疗,家长还应帮助小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牙线等。此外,定期带小孩到口腔科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龋齿。 总之,小孩龋齿应尽早就医,家长要重视小孩的口腔健康,帮助小孩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龋齿的发生。

    2025-06-30 16:08:38
  • 儿童牙齿长了两排怎么办

    儿童牙齿长了两排,可能是多生牙或恒牙异位萌出,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治疗,以避免影响恒牙发育和口腔健康。 儿童牙齿长了两排,可能是多生牙或恒牙异位萌出,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多生牙是指正常牙列以外额外萌出的牙齿,可能会导致恒牙排列不齐。如果确诊为多生牙,应尽早拔除,以免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排列。 恒牙异位萌出是指恒牙在正常位置以外的地方萌出,也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如果恒牙异位萌出的程度较轻,可以通过正畸治疗等方法进行矫正;如果异位萌出严重,可能需要拔牙后再进行正畸治疗或修复治疗。 此外,儿童在换牙期间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舌头舔牙齿或咬手指等不良习惯,以促进恒牙的正常萌出和排列。 总之,儿童牙齿长了两排需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避免影响恒牙的发育和口腔健康。

    2025-06-30 16:07:47
  • 甲舌囊肿挂什么科

    甲状舌骨囊肿通常需挂口腔科,也可选择耳鼻喉科或普通外科来医治。 一、口腔科:甲状舌管囊肿属于先天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甲状舌管按理应随甲状腺发育逐渐退化、消失,可要是甲状舌管退化不完全且有残留,于颈部就会形成甲状舌管囊肿,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要在口腔科进行诊治。 二、耳鼻喉科、普通外科:甲状舌管囊肿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有些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发现。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流脓,还可能引发咽喉堵塞感、声音嘶哑等情况,此时通常需要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在治疗方面,一般是对患者进行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切除,切除一小部分甲状腺舌骨,并将基底部盲端管彻底结扎,这样能有效防止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复发。 总之,对于甲状舌骨囊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2025-06-30 16:06:45
  • 牙疼冰敷好还是热敷吗

    牙疼时冰敷和热敷都不适用,应寻求专业牙医帮助,同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疼。 牙疼时,冰敷和热敷都不适用,应寻求专业牙医的帮助。 牙疼通常由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引起。在牙疼时,冰敷或热敷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重疼痛或延误病情。对于龋齿和牙髓炎,冰敷或热敷可能会暂时缓解疼痛,但无法消除病因;对于根尖周炎,冰敷或热敷可能会导致炎症扩散。 因此,当出现牙疼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可以口服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服用。 此外,为了预防牙疼的发生,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同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的甜食和酸性食物,减少对牙齿的损害。

    2025-06-30 16:04: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