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黎凡副主任医师(86)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黎凡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先天性唇、腭裂序列治疗、皮罗序列征、腮弓综合征、复杂性面裂整复、口腔颌面部瘢痕整复。展开
  • 下牙有多少颗

    成年人下牙数量一般为14-16颗,但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换牙期下牙数量可能变化,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对牙齿健康很重要。 下牙包括8颗恒牙,即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此外,有些人可能还会长出智齿,智齿的数量因人而异,一般为0-4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下牙数量可能会因换牙而有所变化。在换牙期间,乳牙会逐渐脱落,恒牙会萌出。如果发现下牙数量异常或有其他口腔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口腔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牙齿的健康非常重要。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定期洗牙,可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如果有任何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2025-05-14 16:10:19
  • 人一般有多少颗牙齿

    恒牙是人类的第二副牙齿,通常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12岁左右全部萌出,共有28-32颗,包括中切牙、侧切牙等,第三磨牙也被称为智齿,有些人可能不会萌出或部分萌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牙齿健康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的牙齿数量可能会因遗传、发育等因素而有所差异。此外,一些疾病或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牙齿缺失或异常。如果对自己的牙齿数量或口腔健康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口腔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牙齿的健康非常重要。这包括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此外,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咀嚼也有助于维持牙齿的健康。如果出现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适当的治疗。

    2025-05-14 16:07:30
  • 孩子大牙会不会换

    孩子的大牙会更换,换牙时间通常在6-13岁,个体差异较大,换牙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咬硬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换牙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这与个体差异、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有关。在换牙期间,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孩子的牙齿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保持孩子的口腔卫生,教导孩子正确刷牙,定期带孩子看牙医。 避免孩子咬硬物,以免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 给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牙齿的生长发育。 如果孩子到了换牙年龄而恒牙还未萌出,或者恒牙已经萌出而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5-05-14 16:04:05
  • 凤梨吃了舌头刺痛怎么办

    凤梨吃了舌头刺痛,可能是蛋白酶分解黏膜所致。可通过凉水或盐水漱口、食用维生素C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等方法缓解,持续疼痛或加重需就医。此外,过敏体质者应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需适量。 1.用凉水或盐水漱口,可以缓解口腔内的刺痛感。 2.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3.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 4.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凤梨中含有蛋白酶,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应避免食用。此外,凤梨中含有较高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

    2025-05-14 16:03:03
  • 口腔干燥综合征怎么治

    口腔干燥综合征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对于口腔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要保证充足饮水,严禁抽烟与喝酒,避免使用会引发口干的药物。同时,务必保持口腔清洁,做到勤漱口,这有利于预防龋齿和口腔继发感染。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类药物,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胶囊、塞来昔布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能起到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 2.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帮助调节免疫系统。 三、中医治疗:经中医师辩证后,患者可服用相应的中成药物来治疗,比如金匮肾气丸、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汤等。 总之,口腔干燥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5-05-13 11:07: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