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叶金梅主任医师(109)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叶金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展开
  • 拔牙神经有哪些优缺点

    拔牙神经可迅速缓解牙髓炎等所致剧烈疼痛并能保留牙齿功能,但存在牙齿脆性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及远期效果不确定情况,对儿童患者、妊娠期女性、有严重全身疾病患者需谨慎评估。 一、优点 1.迅速缓解疼痛:当牙齿因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出现剧烈疼痛时,拔牙神经可即刻终止疼痛。临床研究显示,超90%的此类患者在拔牙神经后疼痛能得到有效缓解,这是针对急性疼痛患者快速有效的处理方式,依据大量临床病例统计得出。 2.保留牙齿功能:通过拔牙神经结合完善的根管治疗等后续处理,可保留天然牙齿,维持牙齿的咀嚼等基本功能,相较于直接拔牙能更好地保持口腔结构完整性。 二、缺点 1.牙齿脆性增加:牙髓是为牙齿提供营养的重要结构,拔牙神经后牙齿失去牙髓营养供应,会逐渐变得脆弱。研究指出,拔牙神经后的牙齿在5年内发生折裂的概率约为15%-20%。 2.神经损伤风险:拔牙神经过程中存在损伤相邻神经的风险,如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等症状。统计显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为0.5%-1%,且神经损伤后恢复情况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存在麻木等不适。 3.远期效果不确定:虽然拔牙神经解决当下疼痛,但随时间推移,牙齿内部可能出现其他病变,如根管内再感染等情况。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拔牙神经后10年牙齿出现问题需进一步处理的概率约为10%左右。 4.对特殊人群影响 儿童患者:儿童牙髓与恒牙胚关系密切,拔牙神经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需谨慎评估。 妊娠期女性:拔牙神经可能涉及药物使用及操作对胎儿的潜在影响,一般建议非必要情况下尽量避免在妊娠期进行拔牙神经等有创操作。 有严重全身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神经操作可能带来应激反应,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后谨慎实施。

    2025-10-27 09:59:36
  • 补牙要多久啊

    补牙时长因龋坏程度而异,轻龋浅中龋去腐充填快捷,累及牙髓的根管治疗第一次就诊及后续就诊有时长且复杂情况会延长时间,儿童因配合差补牙时长较成年人有差异,成年人配合好时长相对短,有病史人群根管治疗时长因难度增大而增加。 一、简单龋坏补牙时长 若牙齿龋坏程度较轻,仅为浅龋或中龋,去净腐质后直接充填树脂等材料,整个过程通常较为快捷,一般耗时10-30分钟左右。此情况多见于牙齿无明显敏感症状、龋洞较浅且未累及牙髓的患者,年龄对其影响较小,成年人与配合度较好的儿童均可较快完成。 二、涉及牙髓的补牙时长(根管治疗相关) 1.第一次就诊:若龋坏已累及牙髓,需进行根管治疗。第一次就诊主要是开髓、拔髓、初步清理根管等操作,时间大概30-60分钟。此过程中,若患者有牙髓炎病史,炎症情况可能影响操作难度及时间;儿童因配合度问题可能需额外安抚时间,会使总时长稍有延长。 2.第二次及后续就诊:根管消毒、充填等步骤,每次就诊时间约30-60分钟,且通常需要间隔1周左右进行下一次就诊,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一般需要2-3次就诊,总时长大概1-2周左右。若牙齿存在多根管等复杂情况,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 三、特殊人群补牙时长差异 1.儿童:儿童补牙时因配合度欠佳,可能需要更多安抚时间来配合医生操作,相比成年人,简单补牙可能延长5-10分钟,若涉及根管治疗,由于儿童更易紧张、不配合,就诊次数可能增加,总时长会显著长于成年人。 2.成年人:成年人配合度相对较好,简单补牙能较快完成,涉及根管治疗时,因能较好配合医生操作,就诊次数和总时长相对儿童更短。 3.有病史人群:若患者既往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病史,根管治疗时根管清理难度可能增大,导致单次就诊时间延长,整个治疗过程总时长也会相应增加。

    2025-10-27 09:59:10
  • 为什么吃糖后要拔牙

    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等细菌利用糖分发酵产酸致牙齿硬组织脱矿形成龋洞,严重可累及牙髓、根尖周需拔牙,儿童因喜高糖且自洁弱致龋齿发展快易需拔牙,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及治疗限制吃糖多易需拔牙,长期高糖饮食者龋齿概率高易需拔牙,有龋齿病史者吃糖后龋病进展快易需拔牙。 一、糖分与龋齿的关联机制 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细菌能利用糖分(如蔗糖等)发酵产酸,酸性环境会逐渐溶解牙齿硬组织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进而形成龋洞。随着龋病不断进展,病变会向深层累及牙髓,引发牙髓炎,出现剧烈疼痛等症状;若炎症进一步扩散至根尖周组织,会造成根尖周感染、化脓,形成难以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的严重病变,此时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二、不同人群吃糖后易需拔牙的特点 儿童:儿童通常喜爱高糖食物,且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比如儿童常吃糖果、甜饮料等,糖分在口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更容易快速引发龋齿,且儿童龋齿发展速度较快,若未能及时干预,很容易发展到需要拔牙的严重程度。 女性: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口腔环境易发生改变,若此时吃糖较多,会增加患龋齿的风险,且孕期一般不建议进行复杂的牙科治疗,当龋齿发展严重时可能需拔牙;另外,女性若有长期高糖饮食的生活习惯,也会使牙齿长期处于被酸腐蚀的危险状态,增加龋齿及后续拔牙的可能性。 有长期高糖饮食生活方式者:长期频繁摄入高糖食物,会持续为口腔细菌提供产酸底物,使得牙齿长期处于脱矿风险中,龋齿发生概率大幅提升,当龋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如引发根尖周严重病变时,往往需要拔牙来解决问题。 有龋齿病史者:本身存在龋齿的人群,牙齿硬组织已受损,吃糖后糖分更易作用于病变部位,加速龋病进展,使病变程度加重,进而可能发展到需要拔除患牙的情况。

    2025-10-27 09:58:51
  • 牙龈肿痛发炎快速止痛方法

    牙龈肿痛可局部冷敷利用低温使血管收缩减轻炎性渗出肿胀以缓解疼痛,用温盐水漱口利用其杀菌消炎作用清洁口腔环境减轻牙龈炎症肿痛,若情况严重如持续不缓解伴全身症状需尽快就医由医生专业局部处理,儿童牙龈肿痛需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肿痛明显及时就医,孕妇牙龈肿痛因孕期用药谨慎应先咨询妇产科及口腔科医生在专业指导下选安全方式缓解。 一、局部冷敷干预 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性渗出和肿胀,从而缓解疼痛。可选用干净的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敷于肿痛牙龈对应的面部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重复操作,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二、盐水漱口辅助 温盐水具有一定杀菌消炎作用,能清洁口腔环境,减轻牙龈炎症引发的肿痛。取适量温开水,加入约0.9%浓度的食盐(即生理盐水浓度)搅拌均匀,待水温适宜后漱口,每日可多次进行,通过反复漱口使盐水接触肿痛牙龈部位以发挥缓解作用。 三、及时就医处理 若牙龈肿痛发炎情况较为严重,如肿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专业的局部处理,例如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等对牙龈肿胀部位进行冲洗,清除局部的食物残渣、炎性分泌物等,之后可能会局部上药以消炎止痛,必要时还会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配合相应治疗措施。 四、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儿童群体:儿童牙龈肿痛时需格外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局部冷敷、温盐水漱口等干预方式,且避免儿童自行处理导致损伤加重,若肿痛明显应及时带儿童就医,由医生根据儿童具体情况进行安全有效的处理。 2.孕妇群体:孕妇出现牙龈肿痛发炎时,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不应自行随意使用药物,应先咨询妇产科医生及口腔科医生,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安全的处理方式,如通过局部清洁等相对温和的措施来缓解肿痛情况。

    2025-10-27 09:58:27
  • 洗牙需要抛光和喷砂吗

    洗牙中的抛光可让牙齿表面更光滑以减少菌斑和色素附着几乎所有洗牙患者都需进行;喷砂能清除牙齿表面顽固色素和菌斑尤其适合长期吸烟、饮用深色饮品等色素沉积多的人群但儿童无严重顽固色素沉积时一般不首先选择成年人中色素沉积严重者适合喷砂且牙龈退缩严重等情况喷砂需注意压力。 洗牙中的抛光 作用:洗牙后进行抛光可以使牙齿表面更光滑,减少菌斑和色素的附着。研究表明,抛光后的牙齿表面更不易让菌斑堆积,能有效降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洗牙完成后,医生会使用抛光杯或抛光刷,蘸取抛光膏在牙齿表面进行旋转抛光,时间通常较短,对牙齿无明显损伤。 适用人群:几乎所有洗牙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抛光,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儿童在乳牙期或恒牙期洗牙后也需要抛光,因为儿童口腔卫生相对不易保持,光滑的牙齿表面有助于维持口腔清洁;老年人洗牙后抛光同样重要,可减少食物残渣和菌斑在牙齿表面的附着,维护口腔健康。 洗牙中的喷砂 作用:喷砂主要用于清除牙齿表面顽固的色素和菌斑,尤其是牙颈部的色素。例如长期吸烟、喝咖啡、喝茶的人,牙齿表面会有较多顽固色素沉积,喷砂可以更有效地去除这些物质。喷砂是利用高压气流将碳酸氢钠粉末喷射到牙齿表面,去除污垢,其压力和粉末颗粒大小等参数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在清洁牙齿的同时不对牙齿造成损伤。 适用人群:对于有较多顽固色素沉积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用深色饮品的人,喷砂是很有必要的。但儿童如果没有严重的顽固色素沉积,一般不首先选择喷砂,因为儿童牙齿相对较嫩,喷砂的压力等参数需要更谨慎控制;而成年人中色素沉积严重者则适合喷砂。不过,如果患者有牙龈退缩较严重、牙根暴露明显等情况,喷砂时需要特别注意压力,避免对牙根造成刺激。

    2025-10-27 09:58: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