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展开
  • 洗牙后会牙酸吗

    洗牙后牙酸较常见,原因包括牙本质暴露、牙龈炎症影响、牙齿本身状况等,缓解措施有短期用脱敏牙膏、避刺激食物,长期有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洗牙等,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减轻症状、维护口腔健康。 一、原因分析 1.牙本质暴露 洗牙主要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当牙结石较多时,会对牙龈起到一定的支撑和隔离作用,洗牙去除牙结石后,牙根表面的牙本质暴露出来。牙本质中有牙本质小管,小管内有神经纤维,当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就会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刺激到神经,引起牙酸。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存在大量牙结石的患者,洗牙后牙本质暴露的概率相对较高,从而更易出现牙酸症状。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不同,年轻人如果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结石形成较快,洗牙后牙本质暴露相对更敏感;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等因素,本身牙本质暴露的概率也较高,洗牙后牙酸可能更明显。 2.牙龈炎症影响 本身患有牙龈炎的患者,牙龈处于炎症状态,洗牙过程中对牙龈有一定的刺激,炎症的牙龈在受到刺激后也可能导致牙酸。炎症会使牙龈组织的敏感性增加,洗牙去除刺激因素后,这种敏感性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牙酸。 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大量饮用咖啡等,口腔环境较差,牙龈炎症可能更严重,洗牙后牙酸的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有吸烟史的患者洗牙后牙酸的概率比非吸烟患者高,且恢复时间可能更久。 3.牙齿本身的状况 如果牙齿本身存在楔状缺损等问题,洗牙后可能会加重牙酸症状。楔状缺损是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式等原因导致牙齿颈部出现的缺损,洗牙时的机械刺激等会使缺损处的牙本质暴露更明显,从而引起牙酸。 有龋齿但未累及牙髓的患者,洗牙后也可能因牙本质暴露等情况出现牙酸。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牙齿敏感病史的人,洗牙后牙酸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 二、缓解及应对措施 1.短期缓解方法 使用脱敏牙膏:脱敏牙膏中含有硝酸钾等成分,硝酸钾可以阻塞牙本质小管,减少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牙酸症状。一般建议在洗牙后按照说明书使用脱敏牙膏,每天刷牙2-3次。 避免刺激食物:洗牙后短期内应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减少对牙齿的刺激。例如,不要马上吃冰淇淋、喝刚泡好的热茶等。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特别注意控制其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因为儿童的牙齿和牙龈相对更敏感,洗牙后牙酸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口腔健康。 2.长期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预防牙结石形成,减少洗牙后牙酸的发生概率。不同年龄的人群刷牙方法有所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帮助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成年人则要坚持正确的巴氏刷牙法等。 定期洗牙: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洗牙1-2次,定期洗牙可以及时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降低牙本质暴露的风险,从长远角度减少洗牙后牙酸的发生。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具体频率应遵循医生建议。 总之,洗牙后牙酸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了解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缓解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牙酸症状,维护口腔健康。

    2025-10-14 16:29:30
  • 孕妇牙齿痛的受不了怎么办

    孕妇牙齿痛时可先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冷敷临时缓解,牙齿痛得受不了要及时就医,医生会针对龋齿、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不同病因处理,孕期还应孕前做口腔检查、均衡饮食(控糖、增钙和维生素)、定期口腔检查来保健口腔及保障胎儿健康。 一、就医前的临时缓解方法 (一)保持口腔清洁 1.正确刷牙:孕妇可选择软毛牙刷,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细菌,减轻牙齿痛的不适。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滋生,从而缓解因细菌感染引发的牙齿痛。 2.使用漱口水:可以使用温和的孕妇专用漱口水,每天多次漱口,漱口水能清洁口腔死角,抑制细菌生长。但要注意选择不含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漱口水,因为酒精可能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冷敷 1.冷敷面部: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齿痛一侧的面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多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不过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后再冷敷,防止冻伤。 二、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及就医后的处理 (一)及时就医 孕妇牙齿痛得受不了时应尽快就医,因为孕期牙齿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孕妇的进食、情绪等,进而影响胎儿的营养摄入和健康。一般口腔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常见的牙齿痛原因有龋齿、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 1.龋齿:如果是龋齿导致的牙齿痛,医生会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若龋齿较浅,可能会去除龋坏组织后进行简单填充;若龋齿较深,涉及牙髓,可能需要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牙髓治疗,但会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2.牙龈炎:对于牙龈炎引起的牙齿痛,医生会进行洗牙等清洁治疗,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物,缓解牙龈炎症和疼痛。洗牙过程中会严格控制操作,确保孕妇的安全。 3.智齿冠周炎:若是智齿冠周炎导致的牙齿痛,医生会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交替冲洗智齿周围的盲袋,清除其中的食物残渣和脓液,局部涂抹药物消炎。同时会给予孕妇适当的口腔卫生指导,告知孕妇如何更好地护理智齿周围的口腔区域。 三、孕期牙齿保健的建议 (一)孕前口腔检查 建议孕妇在计划怀孕前就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牙齿问题,如龋齿、牙周炎等。因为孕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牙齿问题可能会加重,提前处理可以避免孕期牙齿问题的困扰。 (二)均衡饮食 1.控制糖分摄入:减少孕妇对糖果、蛋糕等高糖食物的摄入,因为过多的糖分容易导致龋齿。研究发现,孕妇血糖升高会增加口腔细菌利用糖分产酸的机会,从而促进龋齿的发生。 2.增加富含钙、维生素的食物:多吃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保证孕妇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有助于维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例如,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牙龈的健康,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等问题。 (三)定期口腔检查 孕期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1-2个月进行一次,及时发现牙齿和牙龈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孕妇口腔健康,进而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2025-10-14 16:28:43
  • 牙套一般带多久

    牙套佩戴时长因人而异,受牙齿畸形程度、牙套类型、患者配合程度、年龄因素影响,不同人群佩戴牙套有不同注意事项,青少年需家长监督、注意口腔卫生和饮食,成年人要注意隐形牙套保存、合理安排佩戴时间、避免意外碰撞及保持良好心态。 牙齿畸形程度: 轻度牙齿畸形,如个别牙齿轻度不整齐,一般佩戴牙套时间相对较短,可能6-12个月左右。例如一些简单的牙列拥挤程度较轻的情况,通过牙套矫正,牙齿移动相对容易,所需时间较短。 中度牙齿畸形,可能需要1-2年。比如牙列中度拥挤、轻度龅牙等情况,牙齿需要移动的距离和角度适中,佩戴牙套的时间会比轻度畸形稍长。 重度牙齿畸形,像严重的龅牙、地包天等,可能需要2-3年甚至更久。这类情况牙齿错位明显,矫正过程中牙齿需要较大幅度的移动和调整,所以佩戴牙套的时间较长。 牙套类型: 传统金属牙套,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相对稳定,但美观性较差,一般佩戴时间在1.5-2.5年左右。 陶瓷牙套,美观性比金属牙套好一些,但矫正效率与金属牙套类似,佩戴时长通常也在1.5-2.5年。 隐形牙套,美观性好且可自行摘戴,患者舒适度较高,但矫正速度相对传统牙套可能稍慢,一般需要2-3年,不过具体时间也因个人牙齿情况而异。 患者配合程度: 如果患者能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佩戴牙套,每天佩戴时长达到规定要求(一般建议每天佩戴20-22小时),牙齿移动会更顺利,佩戴时间可能会缩短。例如按时佩戴牙套,牙齿能及时受到矫正力,更快达到矫正效果。 若患者不能很好配合,经常不佩戴或佩戴时间不足,会导致牙齿移动缓慢甚至停止,佩戴时间就会延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矫正目标。 年龄因素: 青少年时期,牙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槽骨改建相对较快,矫正速度相对较快,佩戴牙套的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一般12-18岁的青少年,轻度畸形可能1-1.5年就能完成矫正。 成年人牙齿生长发育基本停止,牙槽骨改建速度较慢,矫正难度相对较大,佩戴牙套的时间通常比青少年长。一般成年人矫正可能需要2-3年甚至更久。例如30岁左右的成年人有较严重牙齿畸形,可能需要2.5-3年甚至更长时间佩戴牙套。 不同人群佩戴牙套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 家长要监督孩子佩戴牙套,因为青少年可能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要提醒孩子每天按时佩戴牙套,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佩戴牙套期间容易残留食物残渣,要督促孩子饭后刷牙或漱口,避免龋齿和牙周炎的发生。比如每天早晚认真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套周围的牙齿等。 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太硬、太黏的食物,防止牙套损坏或脱落。例如硬糖、坚果、糯米制品等要尽量少吃,以免影响矫正效果和牙套的使用寿命。 成年人: 成年人矫正更注重美观和生活、工作的平衡。隐形牙套虽然美观且可摘戴,但要注意保存好牙套,避免丢失。同时,成年人工作生活较忙,要合理安排时间佩戴牙套,确保每天足够的佩戴时长。 成年人可能有更多社交活动,要提前告知周围人自己在进行牙齿矫正,避免因意外碰撞导致牙套损坏。另外,成年人矫正过程中心理压力可能相对较大,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因为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矫正效果。

    2025-10-14 16:27:59
  • 大牙拔掉后不补行吗

    大牙拔掉后不补有诸多影响,包括咀嚼功能受影响、邻牙倾斜移位及对颌牙伸长、牙槽骨吸收萎缩等;修复时机一般拔牙后3个月左右,修复方式有活动义齿、固定桥修复、种植牙修复等,儿童因颌骨发育需尽早选合适修复方式,成年人不补还可能影响美观和心理,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在合适时机选择合适修复方式。 对邻牙的影响 倾斜移位:牙齿是相互支撑的,当一颗磨牙缺失后,相邻的牙齿失去了近远中方向的支撑力量。以第一磨牙缺失为例,第二磨牙会向缺牙间隙侧倾斜,这是因为牙齿在牙弓中是排列紧密的,缺失一颗牙后,相邻牙的受力平衡被打破,在咀嚼力等作用下会逐渐发生位置改变。 对颌牙伸长:上颌磨牙缺失后,对应的下颌磨牙会因为没有了咬合阻挡而不断伸长,伸长的对颌牙可能会咬到下方的牙龈组织或者牙槽骨,引起疼痛等不适,同时也会进一步破坏咬合关系。 对牙槽骨的影响 牙槽骨会随着牙齿的缺失而发生吸收萎缩。因为牙齿的存在对牙槽骨有生理性刺激,当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失去了这种刺激,就会逐渐发生废用性吸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槽骨吸收可能会严重影响颌骨的正常形态和后续牙齿的萌出等情况;成年人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不仅影响牙齿修复的效果,还可能影响面部的美观,因为牙槽骨吸收会使面部凹陷等。 修复的时机与方式选择 修复时机:一般来说,拔牙后3个月左右是比较适宜的修复时机。此时牙槽骨的吸收基本趋于稳定,有利于进行义齿修复等操作。儿童的话需要根据颌骨发育情况和牙齿缺失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修复时机,可能需要更早或者稍晚一些,但总体也需要等待牙槽骨等组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修复方式 活动义齿:可以自行摘戴,价格相对较为低廉,适应范围较广,但是咀嚼效率相对较低,而且需要每天摘戴清洁,对于儿童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其配合程度,因为儿童可能会不小心吞食义齿等。 固定桥修复:需要磨除相邻牙齿的部分牙体组织来作为基牙进行固定修复,咀嚼效率较高,但是对邻牙有一定的磨除,儿童处于牙体发育阶段,磨除邻牙可能会影响邻牙的牙髓等组织健康,所以儿童一般不优先考虑固定桥修复。 种植牙修复: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方式,不需要磨除邻牙,但是对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局部牙槽骨条件要求较高,儿童由于颌骨还在发育,牙槽骨量可能不足等,一般不适合种植牙修复。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儿童:儿童大牙拔掉后不补的影响更为严重,因为儿童颌骨还在生长发育。如果是乳牙的磨牙缺失,可能会影响继承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导致恒牙萌出异常,出现牙列不齐等问题。所以儿童大牙拔掉后应尽早进行合适的修复,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修复方式,如活动义齿等,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口腔发育情况,定期复查。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大牙拔掉后不补,除了上述的咀嚼功能、邻牙、牙槽骨等问题外,还可能影响面部的美观和心理健康。因为牙齿缺失会导致面部凹陷,影响容貌,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等,所以成年人一般建议在拔牙后合适时机进行修复。 总之,大牙拔掉后不补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一般建议在合适时机进行修复,具体的修复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局部口腔条件等综合考虑。

    2025-10-14 16:27:26
  • 什么是口腔颌面部表皮样囊肿

    口腔颌面部表皮样囊肿由胚胎残留上皮细胞发展或外伤致上皮细胞植入形成,好发于口底等部位,有相应临床表现,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诊断,主要以手术切除为治疗原则,完整切除预后较好,复发率低,儿童患者手术需精细,术后需密切观察。 一、定义 口腔颌面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囊性病变,它是由胚胎发育时期残留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来,也可因外伤等原因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二、病因 1.胚胎残留: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上皮细胞残留于口腔颌面部组织中,这些残留的上皮细胞不断增殖,逐渐形成囊肿。例如,在面部发育的早期阶段,外胚层上皮细胞的异常残留可能是发病的一个因素。 2.外伤植入:当口腔颌面部受到外伤时,表皮或皮肤附属器的上皮组织被植入到深部组织中,随后这些植入的上皮细胞开始增生、分泌,形成囊肿。比如,面部受到擦伤、刺伤等外伤后,有可能导致上皮细胞植入而引发该囊肿。 三、临床表现 1.部位:好发于口底、下颌下区、腮腺区等部位。口底的表皮样囊肿可能会导致口底肿胀,影响说话、吞咽等功能;下颌下区的囊肿可表现为下颌下区的无痛性肿块;腮腺区的囊肿则可能在腮腺区域触及肿块。 2.形态与质地:囊肿多为圆形或类圆形,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触之有囊性感,质地中等。一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具体活动度因部位而异)。 3.症状:较小的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局部的压迫症状,如面部的轻微隆起、吞咽不适等。如果继发感染,囊肿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 四、诊断方法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初步了解囊肿的部位、大小、质地等情况。例如,触摸口底的囊肿时,能感觉到其柔软的囊性感。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囊肿所在部位的骨质改变等情况,对于判断囊肿与周围骨质的关系有一定帮助。比如,能发现囊肿是否对颌骨产生压迫性吸收等改变。 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囊肿的囊性结构,有助于判断囊肿的大小、边界等情况,超声下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 CT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囊肿诊断更有价值,可清楚看到囊肿在口腔颌面部组织中的具体位置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 3.病理检查:最终的确诊依靠病理检查。通过手术切除囊肿后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囊肿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囊腔内含有角化物质等。 五、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时要将囊肿完整切除,因为如果切除不彻底,囊肿容易复发。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要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邻近的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对于伴有感染的囊肿,应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切除。 六、预后 一般来说,手术完整切除后的预后较好,复发率较低。但如果囊肿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儿童患者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和生长发育情况与成人不同,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促进伤口良好愈合,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

    2025-10-14 16:26: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