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展开
  • 舌头破皮溃疡最快解决的方法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接近生理盐水浓度的温淡盐水每日漱口2-3次,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并增加富含维C、B族的食物摄入,保证充足高质量睡眠,儿童需防啃咬舌头并助其温和口腔清洁,孕妇优先非药物护理及饮食调整谨慎用药,老年人有基础病需先控基础病再开展口腔护理。 一、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温淡盐水漱口是有效方法,每日2-3次。淡盐水能抑制口腔内细菌滋生,减少溃疡处感染风险,从而促进创面修复。需注意淡盐水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以接近生理盐水浓度(约0.9%)为宜,避免过浓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 二、调整饮食结构 1.避免刺激性食物:应杜绝食用辛辣(如辣椒、芥末)、过烫(温度>60℃)、过硬(如坚果、油炸硬脆食物)的食物,此类食物会直接刺激舌头溃疡创面,导致疼痛加剧并延缓愈合。 2.增加有益食物摄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口腔黏膜修复;同时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像全麦面包、燕麦、绿叶蔬菜等,维生素B族对维持口腔黏膜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三、保证充足休息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重要保障。成年人每日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需根据年龄保证相应时长睡眠(如学龄前儿童10-13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良好的休息状态能让身体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溃疡创面愈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需密切监督儿童行为,避免其啃咬舌头或进行可能加重溃疡的口腔动作,同时协助儿童做好口腔清洁,采用适合儿童的温和漱口方式。 孕妇:优先选择非药物的口腔护理及饮食调整方法,谨慎使用药物,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在医生专业评估后再考虑是否使用相关干预措施。 老年人:若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需在控制基础病(如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口腔护理,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溃疡愈合,故需兼顾基础病管理与口腔创面的修复促进。

    2025-10-21 11:53:17
  • 牙龈瘤治疗方法

    牙龈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手术需切除瘤体波及组织以防复发,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激光治疗微创但要根据个体调参数,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药物辅助治疗有限,手术前后用抗生素防感染,术后要除刺激因素,且牙龈瘤有复发率,术后需定期复查,患者要保持口腔卫生。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牙龈瘤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方法。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光化效应等去除牙龈瘤组织。激光治疗具有出血少、术后肿胀轻、创面愈合快等优点。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激光治疗的能量参数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患者皮肤和组织较为娇嫩,要精确控制激光能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等情况,也需要合理设置激光参数。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合激光治疗,因为激光治疗可能导致局部出血不易控制。 药物辅助治疗 一般来说,牙龈瘤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但在手术前后可能会辅助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类抗生素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抗生素需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并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同时,对于一些因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牙龈瘤,在手术治疗后需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不良修复体等,否则牙龈瘤仍有复发可能,这对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去除不良修复体可以消除持续的刺激,促进牙龈健康恢复。 复发及后续管理 牙龈瘤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因此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复查时要检查牙龈组织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迹象。不同年龄患者的复查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短期复查,观察牙龈的生长发育情况;成年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3-6个月复查一次。对于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再次手术等。同时,患者自身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牙龈瘤的复发风险,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应重视口腔卫生维护,例如儿童患者需要家长协助监督口腔卫生措施的落实。

    2025-10-21 11:52:48
  • 张开嘴巴时右脸颊咯咯响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引起的,可能的原因包括咀嚼习惯、咬合关系、关节损伤、精神因素等。建议改变不良咀嚼习惯、调整咬合关系、避免张口过大、放松心情、热敷和按摩,如症状严重及时就医。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猜你可能是想说“当你张开嘴巴时,右脸颊会发出咯咯的响声”。如果我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这种情况可能是由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原因: 咀嚼习惯:长期偏侧咀嚼、夜间磨牙等不良咀嚼习惯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负荷过重,引起关节盘损伤,从而出现张嘴时右脸颊咯咯响的症状。 咬合关系:咬合关系紊乱,如深覆合、深覆盖等,可能导致下颌运动异常,增加颞下颌关节的压力,引起关节弹响。 关节损伤:张口过大、咬硬物等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急性损伤,引起关节盘损伤或滑膜嵌顿,从而出现张嘴时右脸颊咯咯响的症状。 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肌肉紧张,增加关节的压力,引起关节弹响。 2.建议: 改变不良咀嚼习惯:尽量保持双侧均衡咀嚼,避免过度使用一侧牙齿。夜间磨牙的患者可以佩戴磨牙垫,减轻关节负担。 调整咬合关系:如有咬合紊乱,应及时就医进行正畸或修复治疗,调整咬合关系,减轻关节压力。 避免张口过大:避免咬硬物、打哈欠时张口过大,防止关节损伤。 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有助于缓解关节肌肉紧张。 热敷和按摩: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右脸颊,同时进行局部按摩,缓解关节肌肉紧张,改善关节功能。 就医治疗:如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的疼痛、张口受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咬合调整等。 需要注意的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张嘴时右脸颊咯咯响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21 11:52:31
  • 口腔癌是什么症状

    口腔癌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口腔内出现经久不愈的肿块或结节、长期不愈合且边缘不整齐的溃疡、病情发展后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引起的疼痛、肿瘤侵犯牙槽骨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侵犯咀嚼肌等引起的张口困难、易转移至颈部导致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肿大以及累及口腔咽喉等部位引起的语言和吞咽障碍,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警惕相关症状。 溃疡不愈:口腔内会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一般普通溃疡在1-2周内会逐渐愈合,但口腔癌引起的溃疡会持续较长时间,且溃疡边缘不整齐,可能较硬,底部有颗粒状组织。年龄较大的人群、有口腔卫生不良习惯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长期佩戴不合适假牙刺激口腔黏膜也可能诱发。 疼痛:早期可能疼痛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会引起疼痛,疼痛可向耳部放射等。对于有口腔疾病史且出现疼痛加重情况的人群需要警惕,比如有牙周炎等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口腔疼痛性质改变要及时检查。 牙齿松动、脱落:肿瘤侵犯牙槽骨等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原本牙齿坚固的人突然出现牙齿松动要考虑口腔癌的可能。中老年人群牙齿健康状况本就可能随年龄下降,若出现异常松动更应重视。 张口困难:肿瘤侵犯咀嚼肌、颞下颌关节等会引起张口困难,患者会发现嘴巴张开受限。长期有不良口腔习惯如经常大张口的人也要注意观察张口情况,有口腔炎症未及时治疗发展成肿瘤侵犯相关结构时可能出现此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容易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导致颈部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口腔癌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定期检查颈部淋巴结情况,一旦发现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且原因不明要及时就医。 语言、吞咽障碍:肿瘤累及口腔、咽喉等部位时,会影响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出现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老年人本身吞咽功能可能随年龄退化,若出现突然的吞咽障碍要排查口腔癌等疾病,有脑部疾病病史同时出现口腔相关症状也要综合考虑。

    2025-10-21 11:52:01
  • 嘴角的火泡属于哪种火病

    嘴角火泡西医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致机体免疫下降时激活复制引发,中医归热证范畴,儿童因密切接触传播需保口周清洁防抓增免,成人因劳累等免疫力降要劳逸结合提免,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加强免疫注意饮食及遵医嘱。 一、西医视角下嘴角火泡的相关机制 嘴角出现的火泡多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所致,HSV-1是一种常见的嗜皮肤黏膜病毒,常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劳累、发热、情绪波动等),病毒被激活并复制,引发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出现簇集性小水疱,这是基于病毒感染的科学病理机制,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范畴,与热邪相关的病理过程从西医角度是病毒活跃复制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 二、中医视角下嘴角火泡的归类 从中医理论分析,嘴角火泡多归为“热证”范畴。常见情况为外感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循经上犯口周,导致局部气血壅滞,出现水疱等症状;或因脾胃湿热内蕴,湿热之邪循经上蒸于口周,熏蒸肌肤而发为火泡。此归类是基于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辨证分析,热邪(包括风热、湿热之热)是引发口角火泡的关键病邪因素。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感染HSV-1多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需注意保持儿童口周清洁,避免儿童搔抓水疱以防继发细菌感染,同时应增强儿童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充足睡眠等方式预防感染反复。 成年群体:成年人易因劳累、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诱发嘴角火泡。建议成年人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通过适度运动等方式提升自身免疫力来降低发病风险。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更易反复出现嘴角火泡。这类人群需格外注重加强免疫力,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调节相关干预,但需避免自行滥用药物,以防加重免疫紊乱。

    2025-10-21 11:51: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