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梅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擅长: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儿童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展开
  • 看牙时提到的牙冠是什么

    牙冠是覆盖牙齿表面通过黏接等固定起保护恢复形态功能的人造修复体,有保护防止牙齿折裂病变累及牙髓等、恢复咀嚼功能、提升美观的作用,种类有强度高但美观差多用于后牙的金属牙冠和美观性接近天然牙适用于前牙美观修复等的陶瓷牙冠,制作过程包括牙体预备、取模、制作、黏接固定,适用严重龋坏、牙齿折断、前牙美观需求情况,儿童制作牙冠要选适合生长阶段的材料尺寸且选舒适刺激小的类型,老年人制作牙冠需考虑口腔整体健康选耐用适合咀嚼习惯的并注意黏接稳定性。 一、牙冠的定义 牙冠是一种用于修复牙齿的人造修复体,它覆盖在牙齿表面,通过黏接等方式固定,起到保护、恢复牙齿形态与功能的作用。 二、牙冠的作用 1.保护作用:当牙齿因龋齿、磨损等导致结构受损时,牙冠可包裹牙齿,防止牙齿进一步折裂,避免病变累及牙髓等内部组织。例如,严重龋坏的牙齿,若不做牙冠修复,剩余牙体组织可能在咀嚼过程中碎裂。 2.恢复功能:能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使患者可以正常咀嚼食物,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比如牙齿残缺影响咀嚼时,牙冠可恢复其外形和咬合关系,保障咀嚼效率。 3.美观作用:部分陶瓷等美观性较好的牙冠,可恢复牙齿的自然外观,提升患者的美观度,尤其适用于前牙的美观修复。 三、牙冠的种类 1.金属牙冠:以金属材料为主,强度高,但美观性相对较差,多用于后牙的修复,尤其适合咀嚼力较大且对美观要求不高的情况。 2.陶瓷牙冠:包括全瓷牙冠等,美观性接近天然牙,能较好地恢复牙齿外观,但价格通常相对较高,适用于前牙美观修复等情况。 四、牙冠的制作过程 1.牙体预备:医生会对患牙进行打磨等操作,去除部分牙体组织,为牙冠创造合适的空间,使其能贴合牙齿并正常行使功能。 2.取模:使用印模材料获取患牙的精确模型,以便制作与患牙匹配的牙冠。 3.制作牙冠:根据取的模型,通过特定工艺制作牙冠,如金属牙冠通过铸造等工艺成型,陶瓷牙冠通过瓷块切削等工艺制作。 4.黏接固定:将制作好的牙冠通过黏接剂固定在患牙上,调整使其与邻牙的咬合、邻接关系等符合正常口腔功能要求。 五、适用情况 1.严重龋坏:牙齿因龋齿破坏严重,无法通过充填治疗恢复正常形态和功能时,需做牙冠修复。 2.牙齿折断:牙齿折断大部分残留,剩余牙体组织需要保护并恢复外形和功能时,可考虑牙冠修复。 3.美观需求:前牙存在变色、形态不佳等影响美观的情况,可通过美观性较好的牙冠进行修复。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齿仍在发育中,制作牙冠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牙齿生长阶段的材料和尺寸,避免影响牙齿正常发育,且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尽量选择舒适、对口腔刺激小的牙冠类型。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口腔健康状况相对复杂的情况,如牙周组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退化等,制作牙冠时需考虑其口腔整体健康,选择耐用且适合其咀嚼习惯的牙冠,同时要注意牙冠黏接的稳定性等问题。

    2025-10-27 12:54:04
  • 牙疼神经疼怎么办

    牙疼神经疼多由牙髓炎等引起,需及时就医检查,急性期可通过冷敷、保持口腔清洁缓解疼痛,针对病因可进行根管治疗、牙髓失活术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明确牙疼神经疼的常见原因 牙疼神经疼多由牙髓炎引起,牙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牙髓组织发炎,比如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滋生细菌,细菌侵入牙髓引发炎症;另外,牙齿受到外伤等也可能导致牙髓受损进而出现神经疼的症状。 二、及时就医检查 1.牙科检查:患者应尽快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业的口腔检查,如视诊、探诊等,来确定牙齿牙髓的具体情况。例如,通过探诊可以了解牙齿龋坏的深度等信息,从而判断是否是牙髓问题导致的神经疼。 2.影像学检查:可能会进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看到牙齿内部的结构,如牙髓腔、牙根等情况,以便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三、急性期缓解疼痛的非药物方法 1.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牙齿对应的面部外侧,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进行。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牙髓充血,从而暂时缓解疼痛。不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冷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2.保持口腔清洁:急性期要更注重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细菌进一步滋生加重炎症。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刺激疼痛的牙齿。 四、针对病因的治疗措施 1.根管治疗:如果确诊是牙髓炎导致的神经疼,根管治疗是常见的有效治疗方法。医生会去除受感染的牙髓组织,然后对根管进行清理、消毒,最后填充根管并修复牙齿。这是因为牙髓一旦感染,无法自行修复,通过根管治疗可以消除炎症,保留患牙。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根管治疗的操作流程基本相似,但儿童由于牙齿发育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安抚情绪等。 2.牙髓失活术: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采用牙髓失活术来处理神经疼的情况,通过药物使牙髓组织坏死,从而达到缓解疼痛并为后续治疗做准备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相对根管治疗应用范围相对较窄。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疼神经疼时,家长要格外关注。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疼痛情况,家长要观察儿童的口腔及行为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儿童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家长要给予安抚,帮助儿童放松。同时,要提醒儿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齿疾病的发生。 2.孕妇:孕妇出现牙疼神经疼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在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进行处理。一般会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来缓解疼痛和解决病因。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牙疼神经疼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一些老年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等,在进行牙科治疗时要确保安全,治疗前后可能需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2025-10-27 12:52:53
  • 如何详细描述补牙的全过程

    患者达牙科诊所后医生先通过视诊探诊等检查龋坏范围深度等并了解口腔健康及既往病史以制定个性化补牙方案,随后窝洞制备时隔离唾液、缓慢去除龋坏组织,再用合适消毒药物消毒窝洞,接着选择合适填充材料填入塑形,完成后修整抛光使边缘协调表面光滑,儿童患者需温和沟通轻柔操作并选安全材料且家长要心理疏导,老年患者操作轻柔需提前沟通特殊病史术后注意清洁饮食,特殊病史患者如糖尿病要稳血糖,药物过敏者需告知过敏药物避免使用过敏物。 一、就诊检查 患者到达牙科诊所后,医生首先会通过视诊、探诊等方式检查牙齿龋坏状况,明确龋坏的范围(如涉及牙釉质、牙本质的浅层还是深层等)、深度以及是否累及牙髓等情况,同时了解患者的口腔整体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等,比如有无过敏史、特殊疾病史等,以制定个性化的补牙方案。 二、窝洞制备 1.隔离唾液:医生会使用棉卷等工具隔离患牙周围的唾液,保持操作区域干燥,以便清晰操作和保证材料粘结效果。 2.去除龋坏组织:使用牙科钻(牙钻)缓慢去除牙齿上的龋坏牙体组织,根据龋坏程度精准操作,若龋坏接近牙髓,需谨慎操作避免露髓,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碎屑,医生会及时清理。 三、窝洞消毒 使用合适的消毒药物(如樟脑酚等)对制备好的窝洞进行消毒,杀灭窝洞内残留的细菌,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消毒时间一般根据药物特性和窝洞情况控制在适当时长。 四、填充材料 1.选择材料:根据牙齿龋坏部位、患者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常见的有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美观、与牙齿粘结性好等优点。 2.填充塑形:将填充材料填入制备好的窝洞内,通过器械进行塑形,使其恢复牙齿的正常形态和咀嚼功能,对于前牙还需考虑美观效果进行精细塑形。 五、修整与抛光 填充完成后,医生会使用牙科器械对补牙处进行修整,使其边缘与邻牙协调,然后通过抛光器械对补牙表面进行抛光,让补牙处表面光滑,减少食物残渣等的附着,同时也使外观更自然美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可能对就诊有恐惧心理,医生需采用更温和的沟通方式安抚儿童情绪,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缩短就诊时间,根据儿童配合情况调整操作节奏,并且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刺激性小的材料和操作方式,同时家长需在就诊前做好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牙齿敏感、口腔黏膜较脆弱等情况,医生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刺激牙龈等组织,若患者有心脏病等特殊病史,需提前与内科医生沟通,评估治疗风险后再进行补牙操作,并且在术后要提醒老年患者注意口腔清洁和饮食,避免食用过硬食物导致补牙材料脱落等情况。 有特殊病史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保持血糖稳定,在补牙前后要关注血糖情况,因为感染可能影响血糖控制,而高血糖又不利于伤口愈合;对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过敏药物种类,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消毒药物或填充材料等。

    2025-10-27 12:52:00
  • 牙髓炎是什么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临床表现有疼痛(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等)及其他如牙龈红肿等;分类有可复性牙髓炎(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不可复性牙髓炎(含急性、慢性、残髓炎等);诊断通过症状询问、口腔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可复性牙髓炎用间接盖髓术保存活髓,不可复性需根管治疗,儿童需及时治疗并选儿童适用方法,孕妇治疗要谨慎选时机,老年人治疗需考虑全身状况并监测指标。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包含神经、血管等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中。 一、病因 1.细菌感染:是最主要病因,如深龋时,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引发炎症。常见致病菌有变形链球菌、放线菌等。2.物理刺激:牙齿受到创伤(如咬硬物、外力撞击)、温度的急剧变化(过冷、过热刺激)等,可刺激牙髓引发炎症。3.化学刺激:不当使用充填材料(如酸性较强的充填材料)、酸蚀剂等化学物质刺激牙髓,也可能导致牙髓炎。 二、临床表现 1.疼痛:是主要症状,具有自发性、阵发性剧痛特点,夜间痛明显,疼痛常不能自行定位,温度刺激(如冷热刺激)可使疼痛加剧。2.其他表现:可伴有牙龈红肿、咬合不适等,急性牙髓炎发作时疼痛剧烈,可影响患者进食、睡眠等。 三、分类 1.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处于可逆性炎症状态,去除刺激因素后,牙髓可恢复正常。多因轻度龋损、温度刺激等引起,表现为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2.不可复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起病急,疼痛剧烈,呈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显著,疼痛常放射至头面部,温度刺激可使疼痛加重。 慢性牙髓炎:病程较长,一般无明显自发痛,但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可伴有咬合不适。 残髓炎:发生于牙髓治疗后,残留少量牙髓发生的炎症,有自发痛或冷热刺激痛等症状。 四、诊断 1.症状询问: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发作规律等。2.口腔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龋洞、充填体等,探诊可发现龋洞与牙髓相通。3.辅助检查:温度测试可帮助判断牙髓状态,如急性牙髓炎温度测试时疼痛加剧;电活力测试可辅助评估牙髓活力。 五、治疗原则 1.可复性牙髓炎:以保存活髓为目的,常采用间接盖髓术,隔绝外界刺激,促进牙髓修复。2.不可复性牙髓炎:需去除病变牙髓,进行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严密充填根管,消除炎症,促进愈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牙髓炎需及时治疗,避免炎症影响恒牙胚发育,治疗时应选择儿童适用的治疗方法,尽量减轻患儿恐惧心理。 孕妇:孕妇牙髓炎治疗需谨慎,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避免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进行复杂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安抚患者情绪,减少紧张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全身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牙髓炎时需充分考虑全身状况,选择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治疗前后注意监测全身指标。

    2025-10-27 12:50:20
  • 拔牙后红色物质揭秘:如何正确处理与保护

    拔牙后出现红色物质需正确判断是正常血凝块还是创口渗血等异常情况,一般情况可通过压迫止血、保持口腔清洁处理,异常情况要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处理,饮食上术后当天进温凉细软食物、恢复阶段过渡正常饮食且避坚硬粗糙,生活习惯上避免剧烈运动、按正确方式护理口腔,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人群要针对性处理保护以促创口顺利愈合。 一、拔牙后出现红色物质的常见情况 (一)正常血凝块 拔牙后创口会形成血凝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血凝块呈红色,它起着保护创口、防止感染、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一般在拔牙后1-2天内,创口表面可见红色的血凝块,其颜色是因为包含了血液中的红细胞等成分。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血凝块的形成都是拔牙后正常的创口修复过程。 (二)异常情况-创口渗血 如果拔牙后红色物质持续较多,可能是创口渗血。比如,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佳时,拔牙后容易出现渗血情况;儿童拔牙后如果过于哭闹、吸吮创口等,也可能导致渗血,使创口表面红色物质较多。 二、正确处理方法 (一)一般情况处理 1.压迫止血:拔牙后医生通常会让患者咬棉球压迫止血,一般咬30-40分钟即可。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其过早吐掉棉球;老年人如果有相关疾病,要关注血压等情况,确保压迫止血有效。 2.保持口腔清洁:拔牙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但可以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儿童,家长要协助其做好口腔清洁相关事宜,避免食物残渣等污染创口;成年人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意识。 (二)异常情况处理 如果出现异常渗血等情况,对于儿童,要避免其再次吸吮创口等不良行为,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必要时医生会采取进一步的止血措施,如在创口局部使用止血药物等。 三、保护措施 (一)饮食方面 1.术后当天:拔牙后当天应进食温凉、细软的食物,如温凉的粥、面条等。儿童要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创口;成年人也要注意饮食选择,以免影响创口愈合。 2.术后恢复阶段:随着创口愈合,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避免食用过于坚硬、粗糙的食物,防止损伤创口。 (二)生活习惯方面 1.避免剧烈运动:拔牙后要避免剧烈运动,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影响创口血凝块的稳定。儿童要避免过度奔跑、玩耍等;成年人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 2.口腔护理注意事项:按照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儿童由家长协助,要轻柔操作,防止损伤创口;成年人要坚持正确的刷牙漱口方式,保持口腔卫生,促进创口良好愈合。 总之,拔牙后出现红色物质要正确判断是正常血凝块还是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保护措施,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保护,以确保拔牙创口顺利愈合。

    2025-10-27 12:49:4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