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个人擅长
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展开
  • 喝变质牛奶中毒症状

    喝变质牛奶中毒症状因变质原因和个体差异不同,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脱水表现,儿童更易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老年人易加重基础疾病,特殊生活方式人群中毒后恢复可能较慢。 一、消化系统症状 1.恶心呕吐:变质牛奶中的有害成分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引起恶心,随后出现呕吐。这是比较常见的早期症状,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等。例如,当牛奶被大肠杆菌等污染时,容易引发此类症状。一般在饮用变质牛奶后数小时内出现。 2.腹痛:胃肠道受到刺激后会出现痉挛性疼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脐周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为隐痛、绞痛等。比如,沙门氏菌污染的变质牛奶可能导致较为明显的腹痛症状,这是因为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平滑肌痉挛。 3.腹泻:肠道受到侵害,肠道黏膜分泌增加、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腹泻。腹泻次数可多可少,粪便性状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等。如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变质牛奶,可能会导致频繁的腹泻,粪便中可能带有黏液甚至脓血。 二、全身症状 1.发热:身体对变质牛奶中的有害因素产生免疫反应,可能引起发热。体温可轻度升高至37.5℃-38℃左右,严重时可超过38.5℃。例如,一些由细菌感染导致变质的牛奶,细菌产生的毒素会作为致热原,引起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2.乏力: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并且毒素等物质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变质牛奶中毒,身体受到侵害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3.脱水表现: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会导致机体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可能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中度脱水可出现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头晕等;重度脱水则可能出现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由于其机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脱水情况。比如儿童在饮用变质牛奶后发生腹泻和呕吐,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脱水进展会比较快。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变质牛奶中的有害物质更为敏感。除了上述一般的中毒症状外,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例如,儿童饮用变质牛奶后腹泻次数多,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如前囟凹陷、啼哭无泪等。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饮用牛奶后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并且要注意给儿童补充口服补液盐等以预防脱水。 (二)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胃肠道功能减退、心脑血管疾病等。喝变质牛奶中毒后,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腹痛可能诱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意外,腹泻导致的脱水可能影响其心脏供血等。老年人出现中毒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其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 长期素食或有特殊饮食偏好的人群,如果饮用变质牛奶中毒,由于其日常饮食中可能缺乏一些应对中毒后身体需求的营养储备等,中毒后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这类人群在出现中毒症状后,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外,可能需要在饮食营养方面进行适当调整,但具体的营养补充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10-11 14:14:46
  • 吃虾中毒什么症状

    食用虾类中毒后会出现多方面症状,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其他症状有若为过敏导致中毒会有过敏相关症状,严重中毒时可能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等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及需要注意的情况。 一、胃肠道症状 (一)恶心呕吐 食用虾类后中毒,胃肠道最先出现反应,多数患者会立刻感到恶心,之后紧接着发生呕吐。这是因为虾中的有毒物质刺激了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蠕动紊乱。例如,某些受污染的虾可能携带细菌或其产生的毒素,会引发这种典型的胃肠道刺激症状。儿童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在食用有毒虾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出现脱水情况,因为儿童体液量相对较少,呕吐导致的水分丢失更易影响内环境稳定。 (二)腹痛腹泻 患者还常出现腹痛,疼痛部位多以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绞痛。同时会伴有腹泻,大便多为水样便,这是胃肠道为排出毒素而进行的剧烈蠕动所致。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食用有毒虾后腹痛腹泻的症状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胃肠道疾病可能因毒素刺激而诱发更严重的痉挛性疼痛等表现。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衰退,对虾中毒后的腹痛腹泻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那么剧烈,但也需要密切关注水电解质平衡,因为老年人机体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 二、神经系统症状 (一)头晕头痛 部分中毒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毒素可能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了脑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一般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感,头痛可为胀痛或隐痛。在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劳累的人群中,食用有毒虾后,头晕头痛的症状可能会被放大,因为这类人群本身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出现头晕头痛时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优先通过休息等非药物方式观察症状变化。 (二)肢体麻木 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毒素可能影响神经末梢的感觉功能。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若发生虾中毒出现肢体麻木,需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毒素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需要专业评估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及损伤程度。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史的患者,本身就存在神经病变基础,食用有毒虾后更易出现肢体麻木加重的情况,需要警惕中毒对神经病变的进一步影响。 三、其他症状 (一)过敏相关症状(若为过敏导致中毒) 如果是对虾过敏而出现中毒情况,还可能有皮肤瘙痒、皮疹等表现。皮肤瘙痒可从局部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形态多样,有红斑、风团等。过敏体质的人群在食用虾后更容易出现这类过敏中毒症状,且过敏反应可能较为剧烈,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抗过敏处理。老年人过敏反应相对不典型,但一旦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下降,过敏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全身反应,如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 (二)呼吸系统症状(严重中毒时) 严重的虾中毒可能会影响呼吸系统,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是因为毒素可能作用于呼吸系统的神经肌肉接头或影响呼吸中枢等。儿童由于呼吸道相对狭窄,发生呼吸困难时病情进展可能更快,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食用有毒虾后出现呼吸困难,会加重原有的呼吸功能障碍,需要及时评估呼吸功能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2025-10-11 14:13:45
  • 氟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氟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因误服含氟农药等,儿童症状特殊;慢性累及骨骼(致疼痛、变形、增生)、神经(早期头晕等,后期麻木等)、牙齿(氟斑牙),危害包括骨骼长期受损、神经不可逆损伤、牙齿永久性损害及对其他器官系统潜在影响,高氟地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受影响更甚。 一、氟中毒的症状 (一)急性氟中毒 多因误服含氟农药等情况引起,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氟化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身体代谢等功能与成人不同,急性氟中毒可能对其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等造成更严重且特殊的影响,比如可能出现惊厥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且儿童对氟的耐受量相对较低,更易出现严重症状。 (二)慢性氟中毒 1.骨骼系统症状 氟会影响骨骼的正常代谢,导致骨质硬化、骨膜增生等。患者会出现腰腿疼痛,且疼痛可能逐渐加重,疼痛部位多不固定,随着病情进展,骨骼变形,如脊柱侧弯、四肢关节畸形等。在成年人群中,长期接触含氟环境或摄入含氟量高的饮水等可能引发此类症状,而对于青少年,由于骨骼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氟中毒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影响身高和身体形态等。 还可能出现骨质增生,使骨骼边缘变得粗糙,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2.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可能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在老年人群中,本身神经系统功能有所减退,慢性氟中毒可能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等更明显的问题。 3.牙齿方面症状 主要表现为氟斑牙,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条纹、斑块,严重时牙齿出现黄褐色或黑色的斑块,牙齿质地变脆,容易发生磨损、破碎等情况。儿童在牙齿发育阶段(一般6-7岁前牙齿发育基本完成)如果摄入过量氟,极易出现氟斑牙,因为此时是牙齿钙化的关键时期,氟会干扰牙齿的正常钙化过程。 二、氟中毒的危害 (一)对骨骼系统的长期危害 长期氟中毒会持续破坏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骨折的风险增加。而且骨骼变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例如脊柱侧弯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到影响,因为脊柱变形会改变胸腔的正常结构,影响肺部的扩张和心脏的正常位置等。 (二)对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 慢性氟中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三)对牙齿的永久性损害 氟斑牙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会使牙齿的咀嚼功能下降,因为牙齿质地变脆,在咀嚼食物时容易出现牙齿破损等情况,进而影响营养的摄入,尤其是对于儿童,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正常摄取。 (四)对其他器官系统的潜在影响 有研究表明,氟中毒可能对肾脏等器官也有一定影响,干扰肾脏的正常排泄等功能,但相对骨骼、神经系统和牙齿等方面,其机制和具体危害程度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但长期氟中毒对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潜在不良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比如长期在高氟地区生活、习惯饮用高氟水的人群,氟中毒的危害会更明显,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有骨骼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氟中毒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

    2025-10-11 14:11:47
  • 中毒性休克是什么

    中毒性休克是由细菌毒素等引发的严重临床综合征,发病与细菌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有全身、循环及其他系统表现,通过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抗感染、液体复苏、控制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支持,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细菌感染相关: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等引起,细菌在体内繁殖过程中释放毒素,这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例如,毒素可激活机体的炎症反应系统,促使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释放,进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反应参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应对细菌毒素时被过度激活,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失调,导致免疫紊乱,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寒战,这是由于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及机体的应激反应所致。还可能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循环系统表现:早期可出现脉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休克相关表现,如血压下降,收缩压可低于90mmHg,脉压差减小;皮肤黏膜可出现花斑样改变,提示外周循环灌注不良。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影响心脏、血管等循环相关器官的功能。 其他系统表现: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呼吸系统可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泌尿系统可能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典型全身症状、循环系统表现等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生化检查可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等指标改变;细菌学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可通过血培养、分泌物培养等找到致病细菌,并进行毒素检测等进一步明确病因。 治疗原则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及时控制细菌感染是治疗中毒性休克的关键。 液体复苏: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常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控制炎症反应:可使用一些抗炎药物来调节过度的炎症反应,如糖皮质激素等,但使用需严格掌握指征。 器官功能支持:针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相应支持治疗,如呼吸衰竭时给予机械通气,肾功能衰竭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发生中毒性休克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在诊断时需更加仔细观察临床表现,如儿童可能表现出特殊的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且在液体复苏等治疗时要注意补液速度和补液量的精确控制,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中毒性休克时,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液体复苏时要密切监测心功能,防止出现心力衰竭等情况。 孕妇:孕妇发生中毒性休克时,不仅要考虑母体的病情,还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治疗用药选择上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在液体复苏等治疗时要注意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确保胎儿的氧供和营养供应。

    2025-10-11 14:09:12
  • 杀虫剂中毒有哪些症状

    杀虫剂中毒可引发多系统症状,神经系统方面儿童与成人表现有别,中毒加重有中枢抑制、周围神经病变等;呼吸系统有刺激症状、肺水肿;消化系统口服中毒有胃肠刺激、肝损伤表现;循环系统有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皮肤黏膜接触部位有发红瘙痒皮疹等,长期接触特殊人群易现慢性损伤。 一、神经系统症状 (一)急性中毒早期 1.儿童:儿童对杀虫剂毒性更敏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这是因为杀虫剂经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后影响神经传导,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毒素更易产生反应。 2.成人:成人可能先有轻度的兴奋症状,如面部、眼睑肌肉震颤,这是由于杀虫剂干扰了神经突触处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蓄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异常兴奋。 (二)中毒加重时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出现嗜睡、昏迷,严重时可因呼吸中枢抑制导致呼吸衰竭。对于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癫痫患者,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因为杀虫剂的毒性作用进一步损害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2.周围神经病变: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恢复后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减退等,这可能与杀虫剂对周围神经的慢性损伤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因为其神经修复能力较弱。 二、呼吸系统症状 (一)刺激症状 1.呼吸道黏膜刺激:吸入杀虫剂后,立即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呼吸道有刺激感、咳嗽,这是因为杀虫剂中的化学成分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儿童的呼吸道黏膜更娇嫩,更容易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如剧烈咳嗽可能导致呕吐。 2.肺水肿:重度中毒时可发生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肺水肿时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因为其肺部基础功能较差,耐受能力降低。 三、消化系统症状 (一)口服中毒者 1.胃肠刺激:口服杀虫剂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可能有特殊气味。儿童口服中毒时,由于误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明显的胃肠症状,且容易因呕吐导致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 2.肝损伤表现:部分杀虫剂可引起肝损伤,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等,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乙肝患者,肝损伤可能加重,因为其肝脏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对毒素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 四、循环系统症状 (一)心律失常 1.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杀虫剂中毒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存在潜在的心律失常风险,接触杀虫剂后更容易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因为其心脏的代偿能力较差。 2.心肌损伤: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心电图ST-T改变等。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导致心绞痛发作等。 五、皮肤黏膜症状 (一)接触部位表现 1.皮肤发红、瘙痒、皮疹:皮肤接触杀虫剂后,接触部位可出现发红、瘙痒、皮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烂。儿童的皮肤薄嫩,接触后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样的皮疹,且搔抓后容易继发感染。 2.黏膜损伤:如眼部接触,除了结膜充血外,还可能出现角膜损伤,表现为视物模糊、疼痛等。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特殊人群,长期接触杀虫剂,皮肤和黏膜反复受到刺激,更容易出现慢性的皮肤黏膜损伤。

    2025-10-11 14:08: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