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郭贯成主任医师(1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个人擅长
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展开
  • 草莓和什么吃会中毒

    草莓与红薯、钙剂、黄瓜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中毒或不适,但个体反应因体质和摄入量而异。为避免风险,建议食用草莓时避免与以上食物同食。 1.红薯:红薯富含淀粉,在胃内发酵会产生大量的胃酸,而草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红薯一起食用会使胃酸和维生素C发生反应,产生沉淀,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从而可能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2.钙剂:草莓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与钙剂一起食用会生成草酸钙,不易被人体吸收,还可能在肾脏中沉积,形成结石,对健康造成危害。 3.黄瓜:黄瓜中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会破坏草莓中的维生素C,降低草莓的营养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食物与草莓一起食用并不一定会引起中毒,中毒的程度和症状也因个体差异而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建议在食用草莓时,避免与以上食物一起食用,同时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如果不慎食用了草莓和其他食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5-23 15:45:41
  • 休克病人的神志意识变化可反映

    休克病人神志意识变化可反映休克严重程度,分为休克代偿期、休克抑制期和休克晚期,各期表现不同,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同时严重休克病人应立即急救治疗。 1.休克代偿期: 病人神志清楚,但烦躁不安、焦虑或激动。 面色及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轻度发绀。 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加,血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减小。 尿量正常或减少。 2.休克抑制期: 病人神志淡漠,甚至意识模糊。 皮肤苍白、口唇和甲床明显发绀。 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进行性下降。 皮肤湿冷,出现花斑。 尿量减少或无尿。 3.休克晚期: 病人昏迷。 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 血压测不出。 无尿。 需要注意的是,休克病人的神志意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同时,对于严重休克的病人,应立即进行急救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2025-05-23 15:44:54
  • 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休克、感染、皮肤、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症状,个体差异会导致表现不同,需及时就医。 1.休克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出冷汗、脉搏细数、脉压减小等休克症状。 2.感染症状: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感染症状。 3.皮肤表现: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瘀斑、花斑、尿量减少等症状。 4.心血管系统:患者会出现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心音低钝等症状。 5.呼吸系统: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 6.消化系统: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7.神经系统: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可能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2025-05-23 15:44:06
  • 昏迷和休克有什么区别

    休克和昏迷的区分要点如下: 一、休克:这是机体在遭遇诸如致敏原、病原菌、失血等强烈致病因子时,致使全身细胞和器官的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进而引发细胞和器官缺血、缺氧性损伤,最终导致意识障碍的情况。休克所引起的意识障碍相对较轻,患者通常仍存在光、痛刺激反射,不过机体的其他状况往往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减弱、心率加快、尿量减少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二、昏迷:是指在特定病理条件下,像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刺激等,机体的高级神经中枢受到抑制,从而出现意识持续中断或丧失的情形。昏迷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患者的血压和呼吸一般正常,可能会失去对光刺激的反射但保留对痛刺激的反射,严重时会出现意识完全丧失的状态,但通常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休克和昏迷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可通过意识障碍程度、机体其他生理指标等方面进行区分。

    2025-05-23 15:42:53
  • 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兴奋心脏、扩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具体表现为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组织器官血液灌注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使用时需个体化调整剂量,注意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并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措施。 具体来说,阿托品可以兴奋心脏的M受体,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频率,提高心输出量。同时,阿托品还可以扩张血管,尤其是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量。此外,阿托品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进一步改善微循环。 需要注意的是,阿托品抗休克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阿托品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口干、心率加快、皮肤潮红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在使用阿托品抗休克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措施,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抗感染等,以提高休克的治疗效果。

    2025-05-23 15:41: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