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个人擅长
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展开
  • 锌中毒是什么症状啊

    锌中毒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胃肠道方面,口服锌盐后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儿童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易致脱水等;呼吸系统方面,严重时吸入锌烟雾可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神经系统方面,轻度有头晕、头痛,严重时可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等,儿童症状可能更严重;长期或过量中毒还可能影响血液系统,皮肤接触锌化合物可致皮肤刺激症状,且不同人群症状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严重的锌中毒可能会影响呼吸系统。例如吸入锌烟雾后,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锌烟雾被吸入呼吸道后,会对呼吸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呼吸道的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分泌物增多等,进而出现上述呼吸方面的异常表现。对于有职业暴露风险接触锌烟雾的人群,如某些工业生产中接触锌的工人等,更要注意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神经系统症状 锌中毒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轻度中毒时可能有头晕、头痛等表现,这是因为锌离子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和神经传导等。严重锌中毒时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等情况。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锌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可能更为严重,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情况。例如儿童误服含锌物品导致锌中毒,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并送医。 其他症状 长期或过量锌中毒还可能对血液系统等产生影响,如影响血细胞的生成等,但相对胃肠道、呼吸、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出现相对较缓。另外,皮肤接触锌化合物时,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如皮疹、瘙痒等。不同人群发生锌中毒时,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如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而有所不同。比如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相对减退,发生锌中毒时,各系统症状可能更易加重,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和处理。

    2025-10-11 10:10:17
  • 维生素A中毒怎么治疗

    怀疑维生素A中毒首要停止摄入含维生素A制剂及富含维生素A食物,然后对症支持治疗,如颅内压增高用脱水剂、皮肤症状加强护理等,不同特殊人群有注意事项,儿童耐受力低、孕妇要关注胎儿、肝肾功能不全者风险高且需关注肝肾功能变化 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颅内压增高症状: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使用脱水剂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有甘露醇等,通过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来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带来的不适。 对于皮肤症状:如果有皮肤干燥、脱屑等皮肤表现,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同时密切观察皮肤症状的变化情况。 对于其他症状:若存在其他相应的症状,如视力异常等,需进行针对性的监测和处理,比如对视力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维生素A的耐受量较低,更易发生维生素A中毒。在日常护理中要严格控制儿童维生素A的摄入,避免误服维生素A制剂。如果儿童发生维生素A中毒,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包括肝肾功能、颅内压等,且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来辅助恢复,同时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和适当的休息。 孕妇:孕妇若发生维生素A中毒,需要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要权衡治疗措施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维生素A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发生维生素A中毒的风险更高,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肝肾功能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0:07:56
  • 怎么治疗河豚毒素中毒

    河豚毒素中毒治疗包括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对症支持治疗(呼吸、循环支持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目前无特效解毒剂,需针对各情况个体化救治。 1.清除毒物 催吐:若患者意识清楚且能配合,在中毒早期可进行催吐,如让患者饮用大量温水后刺激咽后壁引发呕吐,以排出部分胃内毒物。但对于昏迷、惊厥等情况的患者不宜催吐。 洗胃:一般在中毒后4-6小时内进行洗胃,可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等合适洗胃液,通过洗胃能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河豚毒素。需注意,1%硫酸铜溶液催吐可能导致铜中毒,现已少用。 导泻:洗胃后可使用硫酸钠等泻剂进行导泻,促进肠道内残留毒物排出。 2.对症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密切监测患者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抑制,应及时给予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河豚毒素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肌麻痹,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需密切关注呼吸变化,及时干预。 循环支持: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若出现低血压等情况,可适当补充液体,维持有效血容量。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格外谨慎补液速度和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河豚毒素中毒可能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等,需根据电解质检查结果及时补充相应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由于体液调节功能尚未完善,更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要加强监测和及时纠正。 3.特殊治疗手段 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主要依靠上述清除毒物和对症支持治疗来处理河豚毒素中毒情况。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共同参与救治。 总之,河豚毒素中毒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清除毒物,并针对各系统的症状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2025-10-11 10:07:40
  • 什么东西能解酒

    食物类解酒物质有蜂蜜含果糖可促酒精代谢并缓解醉酒不适,葡萄含酒石酸能结合酒精减轻刺激及改善恶心呕吐,西瓜因含水量丰富且利尿可促进酒精通过尿液排出减轻醉酒程度;饮品类中温开水可补充水分加快新陈代谢助力酒精排出,浓茶水不建议饮用因茶碱加重心肾负担不利于解酒,牛奶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屏障但解酒作用有限;儿童绝对禁止饮酒且无适用于儿童的安全有效解酒方法,有基础疾病人群解酒需格外谨慎要密切留意身体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 一、食物类解酒物质 1.蜂蜜:蜂蜜中富含果糖,研究表明,果糖能够促进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相关研究显示,摄入含有果糖的饮品可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降低,同时能缓解醉酒引发的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2.葡萄:葡萄内含有酒石酸,该物质可与酒精结合形成酯类物质,从而减轻酒精对人体的刺激,并且食用葡萄还能改善醉酒导致的恶心、呕吐等状况。 3.西瓜:西瓜含水量丰富,具有利尿功效,能够促进酒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进而减轻醉酒程度。 二、饮品类解酒物质 1.温开水:饮用温开水可补充因饮酒而流失的水分,加快机体新陈代谢速度,助力酒精排出体外。 2.需注意的饮品:浓茶水不建议饮用,因为其中的茶碱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解酒;牛奶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少酒精对胃的刺激,但它的解酒作用相对有限。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绝对禁止饮酒,目前不存在适用于儿童的安全有效解酒方法,饮酒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等造成严重危害。 2.有基础疾病人群:对于患有肝脏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饮酒后解酒需格外谨慎,过量酒精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建议尽量避免过量饮酒,若已饮酒,可通过上述相对安全的方式辅助酒精代谢,但需密切留意身体反应,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1 10:07:09
  • 土豆中毒的解毒方法

    土豆中毒后要尽快催吐,若患者昏迷、惊厥不宜催吐,儿童和成人都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还会针对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不同人群接受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保障健康。 一、尽快催吐 发现食用土豆后出现中毒症状,首先应尽快进行催吐。对于意识清楚且能配合的患者,可让其饮用大量温水,然后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促使呕吐,以排出尚未被完全吸收的有毒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出现昏迷、惊厥等严重症状,则不宜催吐。 二、及时就医 对于儿童:儿童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土豆中毒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差,一旦怀疑土豆中毒,应立即送往医院,因为儿童可能更快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剧烈呕吐、腹泻、脱水、抽搐等,需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 对于成人:即使症状相对较轻,也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进行洗胃、导泻等治疗措施,以清除体内残留的毒素。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食用土豆的时间、量等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土豆中毒可能会引起呕吐、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从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例如,对于出现脱水症状的患者,会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四、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有抽搐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镇静药物来控制抽搐,确保患者的安全。 对于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呼吸功能,如给予吸氧等治疗。 总之,土豆中毒后应尽快采取催吐等初步措施,并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治疗,不同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需根据自身特点接受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身体健康。

    2025-10-11 10:06: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