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中毒表现有哪些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中毒会出现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包括平滑肌痉挛致胃肠道、呼吸道症状及腺体分泌增加致多汗、流涎等)、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致骨骼肌兴奋出现肌纤维颤动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头痛、头晕等兴奋表现,晚期昏迷、呼吸中枢抑制等抑制表现),儿童患者中枢症状更突出且变化快,老年患者更易向严重方向发展,中毒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相关病史者再接触需警惕。 一、毒蕈碱样症状(M样症状) (一)平滑肌痉挛表现 胃肠道: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药物中毒后,胆碱能神经递质过度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导致其强烈收缩,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引发上述不适。例如,研究表明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中毒时,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M受体,使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进而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 呼吸道: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这是由于乙酰胆碱作用于呼吸道平滑肌M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同时还可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肺水肿。 (二)腺体分泌增加表现 汗腺分泌增加,患者会大量出汗;唾液腺分泌增多,表现为流涎、口吐白沫等。因为乙酰胆碱刺激汗腺和唾液腺的M受体,使其分泌功能亢进,从而出现多汗、流涎等情况。 二、烟碱样症状(N样症状) (一)骨骼肌兴奋表现 可出现肌纤维颤动,从眼睑、面部、舌肌开始,逐渐发展至全身肌肉,表现为肌肉震颤、抽搐等。这是因为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中毒后,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骨骼肌运动终板膜上的N受体,导致骨骼肌持续兴奋,引起肌纤维颤动甚至抽搐。 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一)不同阶段表现 早期:可出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等症状。这是由于乙酰胆碱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受体,影响神经功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晚期:可由兴奋转入抑制,出现昏迷、呼吸中枢抑制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表现。当乙酰胆碱过度蓄积持续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时,中枢神经系统从兴奋状态逐渐转为抑制状态,最终可能因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导致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意识、呼吸等变化;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中毒后症状可能更易向严重方向发展,如呼吸抑制等情况出现的风险更高,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在生活方式方面,中毒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病情;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再次接触类似药物时需高度警惕,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025-10-11 12:23:19 -
中暑喝什么解暑
中暑可通过饮用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椰子水等缓解,但严重中暑需就医,选饮品要注意卫生,有基础疾病人群饮用需谨慎,儿童特殊疾病饮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一、清凉饮品类 (一)淡盐水 1.作用原理:中暑时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和盐分流失,淡盐水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一般来说,每500毫升水中加入约1.5克盐较为适宜。对于成年人,适量饮用淡盐水能帮助缓解因中暑引起的乏力、头晕等症状,但儿童由于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量饮用淡盐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需谨慎。 2.适用人群:成年中暑者,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二)绿豆汤 1.作用原理:绿豆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豆汤是传统的解暑饮品。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煮成汤后,其清热消暑的作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研究表明,绿豆汤能通过调节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帮助降低体温,缓解中暑带来的不适。 2.适用人群:大多数人群均可饮用,儿童也可以适量饮用,但要注意避免过凉,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三)西瓜汁 1.作用原理:西瓜含水量高,约占90%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等。饮用西瓜汁可以补充水分,钾元素有助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对于中暑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西瓜汁的清凉属性也能让人感觉舒适,帮助缓解中暑引起的燥热感。 2.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儿童饮用时要注意避免呛咳,且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腹泻等问题。 二、其他饮品及注意事项 (一)椰子水 1.作用原理:椰子水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如钠、钾、钙、镁等,其成分与人体体液相似,容易被人体吸收。它能快速补充因中暑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缓解疲劳和头晕等症状。例如,研究发现椰子水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方面的效果与一些运动饮料类似,但更加天然。 2.适用人群:成年中暑者可饮用,儿童饮用时需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适量给予,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 (二)注意事项 1.对于严重中暑的患者,仅靠饮用饮品可能无法缓解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例如,出现高热、昏迷等严重情况时,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不能仅依赖饮品解暑。 2.在选择饮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饮用变质的饮品,以免引起胃肠道感染等其他问题。特别是夏季气温高,饮品容易滋生细菌,要确保饮品的新鲜和清洁。 3.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选择饮品时要注意糖分含量。例如,西瓜汁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饮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饮品。儿童如果有特殊疾病,如肾脏疾病等,饮用相关饮品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2025-10-11 12:20:49 -
生草乌外用会中毒吗
生草乌外用可能中毒,其含乌头碱等毒性成分,可经皮肤等黏膜吸收,中毒风险受皮肤状况、接触面积与时间、个体差异影响,中毒有局部和全身表现,需立即冲洗并就医,儿童、孕妇哺乳期女性、皮肤有损伤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需特别注意避免或谨慎外用生草乌。 一、生草乌的毒性成分及外用可能中毒的机制 生草乌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其外用时,乌头碱可通过皮肤等黏膜吸收进入人体。乌头碱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能兴奋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律失常等一系列毒性反应。有研究表明,乌头碱经皮肤吸收虽然相对口服可能较慢,但积累到一定量仍会导致中毒。 二、影响生草乌外用中毒风险的因素 1.皮肤状况:若皮肤有破损、溃烂等情况,生草乌中的毒性成分更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中毒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皮肤有开放性伤口时,乌头碱的吸收速度和量都会比完整皮肤时增多。 2.接触面积与时间:接触生草乌的面积越大、时间越长,摄入体内的毒性成分越多,中毒可能性越大。比如大面积皮肤接触生草乌制剂并长时间接触,就更易引发中毒反应。 3.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乌头碱的耐受程度不同。一些体质敏感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对外来毒性成分的代谢和耐受能力较弱,外用生草乌时中毒风险相对较高。例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体内乌头碱的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导致中毒。 三、生草乌外用中毒的表现及应对 1.中毒表现:外用生草乌中毒可能出现局部症状如皮肤麻木、瘙痒等,随后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口舌、四肢麻木,恶心、呕吐、腹痛,心悸、胸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 2.应对措施:一旦怀疑外用生草乌中毒,应立即去除接触生草乌的物质,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同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中毒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使用解毒药物等。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外来物质的吸收和耐受能力更弱,应绝对避免外用生草乌,防止发生中毒等严重健康问题。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这类特殊人群的身体代谢等处于特殊状态,外用生草乌中毒风险更高,且毒性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胎儿或婴儿,因此应禁止外用生草乌。 3.皮肤有损伤者: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皮肤破损、溃烂等情况,都应避免外用生草乌,以防毒性成分通过损伤皮肤快速吸收引发中毒。 4.肝肾功能不全者:其自身对药物等外来物质的代谢能力下降,外用生草乌后中毒风险增加,应谨慎使用,如需使用应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2025-10-11 12:19:51 -
中暑该怎么办好
中暑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采取物理降温与环境降温措施,能饮水者补充水分电解质,症状无缓解及时就医,还需关注儿童、老年人、孕妇、户外工作者等不同人群预防中暑。 采取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对于儿童,擦拭时力度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例如,可以用30℃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从颈部开始擦拭,逐渐向下。 也可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在冰袋外包裹一层毛巾。对于新生儿等特殊人群,不建议使用冰袋,可选择适当降低环境温度的方式。 环境降温:开启空调等设备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将室温调节至25-27℃左右。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要注意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避免温差过大引发其他不适。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如果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饮水,可少量多次给予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婴幼儿,要缓慢喂服,防止呛咳。一般每10-15分钟喂10-20毫升。但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则不宜口服,应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补液来补充。 及时就医 经过初步处理后,若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如体温持续不降、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对于孕妇、老年人、儿童以及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尽快送医,因为这类人群中暑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在转运过程中,要继续采取降温措施,如用风扇辅助降温等。 预防中暑的相关注意事项 不同人群的预防: 儿童: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尤其是中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外出时要穿戴透气、浅色的衣物,如棉质的短袖、短裤,戴遮阳帽、太阳镜等。在幼儿园或学校,要保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备,定期组织儿童饮用适量的淡盐水。 老年人:要注意室内温度适宜,不要长时间待在闷热的环境中。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但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禁忌。如果有慢性疾病,要按时服药,控制基础疾病。 孕妇:孕妇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更要避免高温环境。选择凉爽、通风的环境休息,穿着宽松、透气的孕妇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关注自身和胎儿的状况。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疑似中暑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 户外工作者: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在工作间隙多到阴凉处休息。配备必要的防暑装备,如遮阳帽、防暑降温饮料等。工作时要穿着透气的工作服,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2025-10-11 12:17:29 -
吃饭呛到气管怎么办
吃饭呛到气管有不同应急处理方法,成人及大龄儿童用海姆立克法,婴儿用专门婴儿海姆立克法;即使异物排出也需观察症状,婴儿、儿童、有呼吸道病史者观察要更细致,出现异常症状或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要立即送医,老年人呛到易并发症要尽快就医,孕妇要谨慎处理并告知怀孕情况。 1.成人及大龄儿童海姆立克法: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抓住握拳手,急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约每秒1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若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原理:通过冲击上腹部,使膈肌迅速上抬,胸腔内压力骤然增加,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将气管内的异物排出。 适用情况:适用于成人及能够配合操作的大龄儿童,且患者处于清醒状态下吃饭呛到气管的情况。 2.婴儿海姆立克法: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支撑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乳头连线下方两横指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重复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 原理:利用拍背和胸部按压产生的压力变化,促使气管内异物排出。 适用情况:专门针对1岁以下的婴儿吃饭呛到气管的紧急处理。 后续观察与就医建议 1.观察症状:即使异物已排出,也需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口唇发紫等情况。若患者出现持续咳嗽、呼吸急促或困难等异常表现,应高度警惕可能存在气道损伤、感染或异物残留等情况。 年龄因素影响:婴儿和儿童的气道较窄,呛到异物后发生严重后果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对婴儿和儿童呛到气管后的观察要更加细致和密切。例如婴儿呛到后可能无法清晰表达不适,只能通过呼吸、面色等表现来判断;儿童若呛到后当时症状缓解,但后续出现咳嗽加重等情况也需重视。 病史影响:若患者本身有呼吸道疾病史,如哮喘等,呛到气管后更易诱发病情发作或加重,需要格外留意呼吸状态等变化。 2.及时就医:如果患者出现上述异常症状,或虽然异物已排出但患者感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胸部X线、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气道情况,必要时进行支气管镜等检查及相应治疗。 特殊人群提示:老年人吃饭呛到气管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咳嗽反射也不如年轻人灵敏,所以老年人呛到后应尽快就医,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孕妇呛到气管后需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就医时需及时告知医生怀孕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进行处理。
2025-10-11 12: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