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个人擅长
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展开
  • 易中暑的体质怎么调理

    易中暑的体质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适当运动、中医调理等方面进行调理。 1.生活习惯: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长时间活动,尤其是在中午时分。如果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和降温措施,如戴帽子、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应保持适宜,避免过度炎热或寒冷。可以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 合理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晚睡早起或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中暑的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利于汗液的蒸发和散热。 2.饮食调整: 清淡饮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内火。 清热利湿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等,有助于清除体内湿热。 补充水分: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中,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绿茶等,但要避免过度饮用冷饮或含糖饮料。 饮食规律: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3.适当运动: 选择适宜的运动时间: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避免过度运动:长期过度运动可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增加中暑的风险。 4.中医调理: 按摩:通过按摩穴位,如涌泉穴、足三里穴、大椎穴等,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灸:艾灸具有温阳散寒、祛湿通络的作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 中药调理: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可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如黄芪、白术、防风等。 三伏贴: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在三伏天期间贴敷特定的穴位,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易中暑的体质,调理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在调理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更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的发生。

    2025-10-11 11:21:29
  • 宝宝中暑肚子疼怎么办

    宝宝中暑后,要迅速脱离中暑环境,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大动脉搏动处物理降温,少量多次喂清凉淡盐水或温开水补充水分,密切观察体温和腹痛情况,低龄宝宝和有基础病史宝宝需特殊注意,若症状严重立即送医。 一、迅速脱离中暑环境 1.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立即将宝宝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室内、树荫下等,避免宝宝继续受热,防止中暑情况进一步加重,因为持续处于高温环境会让宝宝的身体散热更加困难,肚子疼等不适可能会加剧。 二、进行适当物理降温 1.解开衣物散热:松开宝宝的衣物,使其穿着宽松、轻薄、透气的衣物,这样有利于宝宝身体热量的散发,促进体温下降,缓解因中暑可能导致的身体不适,包括肚子疼。 2.用湿毛巾擦拭:用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降温,一般擦拭10-15分钟左右,注意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宝宝皮肤。 三、补充水分 1.少量多次喂水:如果宝宝意识清醒,可以少量多次给宝宝喂一些清凉的淡盐水或温开水,补充因中暑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要注意不要一次喂太多,以免引起呕吐。一般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每隔10-15分钟喂一次,防止加重肠胃负担。 四、观察症状变化 1.监测体温和腹痛情况: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以及腹痛的程度、持续时间等。如果宝宝腹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精神萎靡、呕吐频繁、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8.5℃以上)、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因为这些可能是中暑引发了更严重的情况,如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等,需要专业的医疗救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宝宝需格外谨慎: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在处理中暑肚子疼时要更加小心,物理降温操作要特别轻柔,喂水时要避免呛咳。因为低龄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中暑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所以每一个护理步骤都要细致,密切关注宝宝的反应。 2.有基础病史宝宝需重视:如果宝宝本身有肠胃方面的基础病史,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等,中暑后更要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因为中暑可能会诱发基础病情加重,应及时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尽快就医,以便医生综合考虑宝宝的基础病史进行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2025-10-11 11:20:13
  • 发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是什么原因

    发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有细胞代谢紊乱致乳酸生成过多、组织灌注不足致无氧酵解加剧、酸性物质排出减少这几方面原因,其中儿童因代谢旺盛、老年人因肝脏代谢功能减退、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孕妇等因自身状况易受影响,有肾脏基础疾病患者及儿童因自身特点也易出现相关情况。 细胞代谢紊乱:发热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细胞的有氧氧化过程受到影响,无氧酵解增强。例如,骨骼肌等组织在无氧酵解供能时,会产生大量乳酸。正常情况下,乳酸会在肝脏通过糖异生等途径被代谢清除,但当发热导致无氧酵解过度增强时,乳酸生成过多,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使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机体代谢相对旺盛,在发热时更易出现这种因无氧酵解增强导致乳酸堆积的情况;而对于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脏的代谢功能,在发热时对乳酸的代谢清除能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相关情况。 组织灌注不足:发热时,机体为了应对体温升高,会通过外周血管扩张等方式来散热,但这可能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进而引起组织灌注不良。比如胃肠道等器官的血流减少,使得组织细胞供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细胞代谢进一步紊乱,无氧酵解加剧,乳酸生成增多。对于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发热时本身心脏的泵血功能可能就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更容易诱发代谢性酸中毒;孕妇在发热时,由于机体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组织灌注相对不足的情况,从而增加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酸性物质排出减少:发热时,肾脏的血流灌注可能会减少,肾脏的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肾脏对酸性物质的排泄功能降低。肾脏主要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来调节酸碱平衡,当肾脏血流减少时,肾小管对碳酸氢根的重吸收减少,同时对氢离子的分泌也减少,使得酸性物质在体内潴留,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慢性肾炎患者,本身肾脏功能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在发热时肾脏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酸性物质排出减少的情况会更加明显,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更高;对于儿童,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发热时肾脏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出现酸性物质排出减少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

    2025-10-11 11:18:14
  • 怎样快速解酒的方法

    为应对饮酒带来的影响,可通过补充水分、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或饮品、食用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来缓解,若饮酒过量出现严重不适如昏迷、频繁呕吐等或有特殊情况(如孕妇、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则需及时就医治疗。 一、补充水分 原理: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导致身体脱水,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中酒精的浓度,加快酒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速度。一般来说,每喝1杯含酒精饮品,至少要喝2杯水来补充水分。对于成年人,每小时可以饮用500-1000毫升的清水或淡盐水,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不适。儿童由于身体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不建议通过大量饮水来解酒,若儿童饮酒(虽然儿童饮酒属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二、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或饮品 原理:维生素B族等可以参与酒精代谢过程,加快酒精在体内的分解。例如,香蕉富含维生素B6,研究表明,维生素B6能够促进酒精代谢酶的活性,帮助身体更快地分解酒精。可以吃1-2根香蕉,或者饮用橙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饮品,橙汁中的维生素C有助于抗氧化,减轻酒精对身体的氧化损伤,一般每天可摄入200毫升左右的鲜橙汁。孕妇等特殊人群在选择补充维生素相关食物或饮品时需谨慎,孕妇应避免酒精摄入,如需补充营养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食用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原理: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同时促进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能促进酒精代谢。例如米饭、馒头等主食,在饮酒前或饮酒过程中食用一些,能帮助缓解酒精对身体的影响。每顿主食摄入量可保持在100-150克(生重)左右。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调节问题,食用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需严格控制量,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及控制摄入量,避免引起血糖波动。 四、就医治疗(严重情况) 原理:当饮酒过量出现严重不适,如昏迷、频繁呕吐且无法自行缓解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来加速酒精代谢,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肝脏疾病患者,饮酒过量可能会加重病情,更需要及时就医处理,避免延误病情。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酒精的耐受和代谢能力下降,饮酒过量后出现危险情况的风险更高,一旦饮酒过量应尽快就医。

    2025-10-11 11:17:23
  • 呼吸性酸中毒处理原则

    呼吸性酸中毒的处理包括确定病因并去除诱因,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迅速解除通气障碍原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功能,病情轻可鼓励深呼吸等,病重用机械通气;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并纠正高钾血症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要早期识别处理、选合适通气方式等,老年患者要综合多器官功能调整治疗。 一、确定病因并去除诱因 对于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需迅速解除引起通气障碍的原因,比如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治疗喉痉挛等。例如,若患者因溺水导致气道梗阻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清除气道内的水和异物以恢复通气。 对于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控制肺部感染、改善气道痉挛等。 二、改善通气功能 增加通气量:对于病情较轻、能配合的患者,可鼓励其深呼吸、咳嗽等。对于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机械通气等方式。机械通气能直接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例如,慢性呼吸衰竭导致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 三、纠正电解质紊乱 监测电解质:密切监测血钾、血氯等电解质水平。呼吸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因为细胞内钾离子与细胞外氢离子交换,导致钾离子外流。 纠正措施:若存在高钾血症,可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葡萄糖酸钙等(但需注意药物使用的相关禁忌和适应证)。对于伴有低氯血症的患者,可适当补充氯离子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科患者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时,更要注重早期识别和处理。儿童气道相对狭窄,更容易发生气道梗阻等情况导致通气障碍。在改善通气时,要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和参数,避免因通气不当对儿童肺部等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儿童的电解质调节功能不完善,在纠正电解质紊乱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精确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在处理呼吸性酸中毒时,要综合考虑其心、肺等多器官功能状况。改善通气时要注意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脑供血不足等情况。在纠正电解质紊乱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代谢和电解质调节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要更加个体化。

    2025-10-11 11:16: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