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
食物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清醒成人可催吐(儿童催吐谨慎),尽快就医,途中让患者侧卧,没严重呕吐时补充水分,向医生详细告知食用情况和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应对有差异,儿童要密切关注症状,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特别留意。 催吐(适用于清醒且能配合的成人) 操作方法:可以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后壁,引起呕吐反射,将胃内尚未完全吸收的食物吐出。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情况,不宜催吐,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对于儿童,催吐需谨慎,若情况允许且能配合,可少量饮用温水后刺激咽部催吐,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咽喉部位。 尽快就医 及时前往医院: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携带剩余可疑食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中毒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比如进行洗胃、导泻等治疗措施,以清除体内残留的毒素。在前往医院的途中,要让患者保持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其呼吸、面色等情况,确保呼吸道通畅。 补充水分 防止脱水:如果患者没有呕吐严重的情况,要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糖盐水,补充因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儿童患者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呕吐。 观察症状并告知医生相关信息 详细告知医生情况:要向医生详细告知食用可疑食物的时间、种类、数量,以及自身出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中毒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准确描述儿童发病前后的饮食情况和身体变化等细节。 不同年龄段人群在食物中毒后的应对也有差异,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毒素的耐受能力较差,所以更要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食物中毒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需要更加及时、积极地就医处理。同时,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食物中毒时,要格外注意基础疾病可能受到的影响,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心血管事件,需特别警惕。
2025-10-11 10:47:28 -
中暑肚子痛用什么方法有效
中暑肚子痛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然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含电解质饮品或就医静脉补液,还可通过体表和环境物理降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肚子痛不缓解或加重应送医诊治。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中暑肚子痛首先要尽快让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这样可减少机体继续受热,避免肚子痛等不适进一步加重。比如将患者转移到有空调的房间或者树荫下等凉爽通风之处。对于儿童来说,因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防止病情恶化。 二、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饮用适量液体: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让其饮用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像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缓解肚子痛等不适。例如每500毫升水中加入约1.5克盐,少量多次饮用。儿童的话,要注意控制饮用量和饮用速度,避免一次性饮用过多引起呕吐等情况。 静脉补液:若患者症状较重,出现严重脱水、意识模糊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从而缓解中暑肚子痛症状。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在补充液体时要特别注意液体的成分选择,避免引起血糖波动等不良后果。 三、物理降温 体表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帮助散热,降低体温,这也有助于缓解中暑引起的肚子痛。对于儿童,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冷刺激。还可使用冰袋裹上毛巾放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冻伤。 环境降温:进一步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如开启风扇、空调等,让患者处于更凉爽的环境中,促进机体散热,减轻中暑相关不适包括肚子痛。 四、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如肚子痛的程度、范围,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等。如果肚子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等,以明确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老年人,因其身体机能衰退,中暑后病情变化较快,更要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
2025-10-11 10:47:05 -
婴儿甲醛轻微中毒症状
婴儿甲醛轻微中毒会出现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增快)、眼部(发红、流泪)、皮肤(发红、瘙痒)、神经系统(烦躁不安)等相关症状,怀疑婴儿甲醛轻微中毒应立即转移至通风良好环境,脱离接触源,密切观察症状,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送医,因其身体机能未熟对甲醛更敏感,延误会致病情恶化。 一、呼吸系统相关症状 婴儿甲醛轻微中毒时,呼吸系统可能出现一些表现。例如,可能会有咳嗽的症状,这是因为甲醛刺激了婴儿的呼吸道黏膜。甲醛作为一种刺激性气体,会引发呼吸道的应激反应,导致婴儿出现频繁或偶尔的咳嗽情况;还可能出现呼吸增快,由于呼吸道受到甲醛的刺激,婴儿为了获取更多氧气,会不自觉地加快呼吸频率来进行代偿。 二、眼部相关症状 眼部也会受到甲醛轻微中毒的影响。婴儿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甲醛会对眼部的结膜等组织产生刺激,引起结膜的充血、水肿,进而导致眼睛发红,同时刺激泪腺分泌过多泪水,出现流泪现象。 三、皮肤相关症状 皮肤方面,婴儿可能会有皮肤发红、瘙痒等表现。甲醛接触皮肤后,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或者刺激反应,导致皮肤局部出现发红的情况,并且因为皮肤受到刺激,婴儿会感觉瘙痒,可能会出现用手搔抓等表现。 四、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在神经系统方面,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甲醛进入体内后,可能会对婴儿尚未发育完善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干扰神经递质等的正常功能,从而使婴儿表现出情绪上的烦躁不安,与平时相对安静的状态有所不同。 五、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对于婴儿来说,由于其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甲醛等有害物质更为敏感。一旦怀疑婴儿有甲醛轻微中毒的情况,应立即将婴儿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尽快脱离甲醛的接触源。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加重的情况,如咳嗽加剧、呼吸极度困难、精神萎靡等,需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因为婴儿的器官功能较为脆弱,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及时脱离接触源并密切监测是非常关键的。
2025-10-11 10:44:54 -
敌敌畏使皮肤中毒怎么办
敌敌畏皮肤中毒后,首先要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并清洗皮肤;接着及时就医评估,送往医院急诊科,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等并做进一步处理;然后观察后续反应,密切监测患者皮肤状况及全身中毒症状,不同人群需有针对性观察护理。 1.迅速转移:一旦发现皮肤接触敌敌畏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去除污染的衣物,若衣物上仍有敌敌畏残留,要小心脱去,避免进一步接触毒物。 对于儿童,由于其皮肤相对娇嫩,更要轻柔地去除污染衣物,防止在脱除过程中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 2.清洗皮肤: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被污染的皮肤至少15-30分钟。 对于婴幼儿,冲洗时要注意控制水流的强度和温度,避免过强水流冲击皮肤,水温保持在37℃左右较为适宜,以减少对婴幼儿皮肤的刺激。 及时就医评估 1.专业检查:患者需尽快送往医院急诊科,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还会检查皮肤污染部位的情况,判断中毒的严重程度。 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其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因为儿童对毒物的耐受能力和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 2.进一步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洗胃(如果口服同时接触中毒)、使用解毒药物等处理。例如,胆碱酯酶复能剂和抗胆碱药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用解毒药物,但具体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专业判断。 观察后续反应 1.症状监测:在医院观察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状况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要特别注意观察其心脑血管方面的反应,因为敌敌畏中毒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 儿童患者要关注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观察是否有抽搐、意识改变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敌敌畏皮肤中毒后要争分夺秒地采取脱离中毒环境、清洗皮肤等初步措施,然后尽快就医进行专业处理,并在医院密切观察后续反应,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细致观察和护理。
2025-10-11 10:44:31 -
海鲜中毒怎么办
海鲜中毒分为细菌性和有毒动植物性两类,初步急救可催吐(特殊人群不适用)并清除口腔异物,要尽快送医并告知食用情况,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耐受差要密切观察,孕妇就医需谨慎处理,老年人送医要避免颠簸且治疗考虑基础疾病。 一、识别海鲜中毒类型 海鲜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海鲜中毒和有毒动植物性海鲜中毒。细菌性海鲜中毒多因海鲜被细菌污染,如副溶血性弧菌等引起;有毒动植物性海鲜中毒则是食用了含有天然毒素的海鲜,像某些贝类可能含有雪卡毒素等。不同类型中毒表现有差异,需初步判断。 二、初步急救措施 1.催吐:如果食用海鲜不久,可尝试催吐。让患者饮用大量温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后壁,促使呕吐,以排出尚未被完全吸收的海鲜。但对于昏迷、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合催吐。 2.清除口腔异物:若患者呕吐,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窒息。 三、及时就医 尽快送医:无论哪种海鲜中毒,都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在运送途中,让患者保持侧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 告知医生食用情况:到达医院后,要向医生详细告知患者食用海鲜的种类、时间、量等信息,这有助于医生快速判断中毒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对海鲜中毒的耐受能力更差。一旦怀疑儿童海鲜中毒,应立即送医,且在送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意识等情况,儿童中毒后可能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需格外关注。 2.孕妇:孕妇海鲜中毒可能影响自身健康和胎儿发育。孕妇食用可疑海鲜后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在就医途中要注意孕妇的体位,避免颠簸等可能加重不适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谨慎处理,因为一些常规治疗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要权衡利弊。 3.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海鲜中毒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发作。老年人食用可疑海鲜后出现不适,送医时要缓慢移动,避免因体位变化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医生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1 10: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