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牛奶蛋白过敏忌吃什么
牛奶蛋白过敏忌口的食物较为复杂。一、要忌口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像牛奶及奶制品、鸡蛋、花生等;二、忌吃生葱、生姜、生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三、避免食用牛羊肉等发物,防止过敏症状复发。若处于哺乳期,母亲需严格把控自身饮食,因食物会经乳汁分泌,若食用高蛋白食物可能致使孩子过敏症状加重,若无法控制此症状发生,建议停止母乳喂养,选择氨基酸奶粉喂养为宜。平时生活中,1.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海鲜也尽量不吃,若食用后出现皮肤出疹子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也可在医生指导建议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对症治疗;2.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3.适当增强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抵抗力。 总之,对于牛奶蛋白过敏,要从多方面注意忌口和生活调理,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2025-05-08 11:59:03 -
身上过敏很痒如何止痒
皮肤过敏瘙痒时,应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可冷敷或涂抹保湿霜,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若症状严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皮肤过敏。 1.避免搔抓 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会使瘙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2.保持皮肤清洁 用温水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化妆品。 3.涂抹保湿霜 保持皮肤湿润,可以缓解瘙痒。 4.冷敷 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皮肤上,可减轻瘙痒感。 5.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皮肤过敏症状严重,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皮肤过敏的发生。
2025-05-08 11:59:03 -
小孩吃芒果过敏怎么快速消除?
小孩吃芒果过敏后,若症状较轻,通常可自行消退;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快速消除过敏症状的方法: 1.清洗口腔 让孩子用清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芒果残渣。 2.停止食用 立即停止食用芒果及其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 3.补充水分 让孩子多喝水,以促进过敏物质的排出。 4.使用药物 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过敏症状。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肾上腺素 严重过敏反应时,可使用肾上腺素进行急救。 5.就医治疗 如果孩子的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果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孩子食用芒果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025-05-08 11:58:38 -
抗过敏益生菌有哪些
抗过敏益生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促进营养物质吸收,产生维生素B族等有益物质,还能抑制腐败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减少有害物质吸收,缓解过敏症状。但使用前需咨询医生,且过敏体质者还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1.乳酸菌 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促进蛋白质、单糖及钙、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维生素B族等大量有益物质。 2.双歧杆菌 能够抑制腐败菌的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吸收,缓解过敏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过敏情况不同,使用抗过敏益生菌的效果也可能有所差异。在使用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除了使用抗过敏益生菌外,还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2025-05-08 11:58:05 -
海鲜过敏了怎么办
海鲜过敏可停止食用海鲜,用清水漱口,多喝水,口服抗过敏药物,严重时就医治疗。 1.停止食用海鲜 如果确定是海鲜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的海鲜食物,避免过敏症状加重。 2.清洗口腔 如果口腔内残留海鲜,应及时用清水漱口,以减少过敏物质的残留。 3.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促进身体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的过敏物质。 4.服用抗过敏药物 如果过敏症状较轻,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就医治疗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腹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急救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不确定某种食物是否过敏,可以先少量食用,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025-05-08 1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