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中暑会有后遗症吗
中暑是否有后遗症与严重程度有关,轻度中暑一般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暑如热射病可能致多脏器损害出现后遗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暑后更易留后遗症且需尤其注意防暑降温来降低风险。 轻度中暑:若为轻度中暑,如仅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乏力等表现,经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盐分等处理后,一般恢复良好,通常不会有明显后遗症。例如,在高温环境中短暂出现上述轻度不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饮用一些淡盐水后,症状可较快缓解,身体能恢复如常,对后续健康通常无长期不良影响。 重度中暑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可对多个脏器造成损害,可能会有后遗症。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如肢体协调能力下降等。对肝脏的影响,热射病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虽经治疗后大部分肝功能可恢复,但少数严重的可能遗留慢性肝功能异常;对肾脏的影响,严重中暑可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进而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异常、肌酐升高等;心血管系统方面,可能遗留心律失常等问题。例如,有研究表明,重度热射病患者在康复后,约有一定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方面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 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儿童的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中暑后更易出现严重后果且可能遗留更明显的后遗症,如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等;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减退,中暑后发生后遗症的风险更高,且恢复相对更慢。特殊人群在高温天气下应尤其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如儿童应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做好防晒等;老年人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凉爽,适当补充水分等,以降低中暑发生的风险,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可能。
2025-10-11 10:04:04 -
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严重肠道传染病,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主要通过食物、水或接触传播,表现为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疫情监测等。 一、病因和症状 1.病因 中毒性菌痢的主要病因是痢疾杆菌感染,通常通过食物、水或接触传播。 2.症状 中毒性菌痢的症状包括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二、诊断和治疗 1.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诊断中毒性菌痢。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2.治疗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菌治疗:使用抗生素来杀死病原菌。 对症治疗:如降温、止惊、抗休克等。 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三、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食物的清洁和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便后。 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防止传播。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是中毒性菌痢的高发人群,尤其是2-7岁的儿童。家长应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如游乐场、幼儿园等。 2.孕妇 孕妇感染中毒性菌痢后,病情可能会加重,对胎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3.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免疫力较弱,感染中毒性菌痢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炎、心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感染。 总之,中毒性菌痢是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疫情监测,也是预防中毒性菌痢的重要措施。
2025-10-11 10:03:35 -
中暑会腹泻吗
中暑可能会导致腹泻,但这不是典型症状,答案是:否。 中暑可能会导致腹泻,但这并不是中暑的典型症状。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导致身体过热的一种急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口渴、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食物中毒、肠道炎症、药物副作用等。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中暑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腹泻的发生。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对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产生影响,或者是由于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肠道菌群失衡。 此外,中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腹泻。 需要注意的是,腹泻并不是中暑的必然结果,而且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腹泻。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容易中暑的人群,如高温环境下工作者、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预防中暑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暑的建议: 1.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或剧烈运动后。 3.穿着透气、轻薄的衣物,戴帽子和太阳镜。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 5.定期检查身体,确保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中暑,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2.降低体温,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使用电扇或空调。 3.补充水分,可以饮用适量的凉开水或含盐饮料。 4.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总之,中暑可能会导致腹泻,但腹泻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中暑和腹泻的发生风险。
2025-10-11 10:02:32 -
中暑后全身无力怎么办
中暑后要迅速脱离高温环境,选择通风阴凉处;能吞咽者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品,严重者送医静脉补液;让患者平卧休息,用湿毛巾等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症状不缓解或加重立即就医。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饮水选择:如果患者还能吞咽,应给予适量的淡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一般来说,每升水中可以加入约0.15克的盐。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淡盐水的浓度,避免过浓加重肾脏负担;老人则要根据身体状况适量饮用,防止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水中毒。例如,研究表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可以有效缓解中暑后因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全身无力。 静脉补液:若患者症状严重,如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从而改善全身无力的状况。 休息与降温处理 休息:让患者平卧休息,减少体力消耗,有助于身体恢复。儿童在休息时要保证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不适而哭闹加重身体的耗氧;老人休息时要注意床垫的舒适度和体位的稳定性。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进行物理降温。对于儿童,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刺激皮肤;老人皮肤较为敏感,擦拭力度要轻柔。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但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包裹毛巾后放置在上述部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症状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如果全身无力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如呼吸困难、剧烈呕吐、抽搐等,应立即再次就医,进一步评估病情,可能需要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可能。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暑患者,全身无力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信号,更要加强监测。
2025-10-11 10:01:37 -
热射病的症状有哪些
热射病分非劳力性与劳力性,非劳力性常见于老年等有基础病者,高温下发病体温迅升超四十度以上、皮肤干燥潮红无汗、中枢神经症状突出且有循环系统表现等;劳力性多发生于高温高强度运动健康人群,起病急高热、初期大量出汗后减少、皮肤灼热、有中枢神经及消化道症状等,儿童劳力性热射病病情进展更迅速、高热惊厥等更明显,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体温升高不显著但中枢神经症状早且易多器官损害。 一、非劳力性热射病症状 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老年、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患者多在高温环境中发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皮肤表现为干燥、潮红,通常无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可出现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循环系统表现,严重时可累及多器官功能。 二、劳力性热射病症状 劳力性热射病多发生于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的健康人群。起病急骤,患者首先表现为高热,体温常超过40℃,初期大量出汗,随后汗量减少,皮肤灼热。同时可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意识障碍、抽搐等,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特殊人群热射病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劳力性热射病需高度警惕,除上述劳力性热射病一般症状外,因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易出现高热、惊厥等表现,且意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 (二)老年人群 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热射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可能不显著,但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相对突出,如意识模糊等表现出现较早,且易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相对较差,需加强监测与早期干预。
2025-10-11 10: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