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贯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贯成,外科主任医师,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中共党员,市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从事外科临床一线工作,理论基础扎实,手术操作娴熟。能熟练完成普外科和胸外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热衷于创伤急救工作及临床研究。

  曾分别赴广州、北京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国内外短期培训班学习。撰写并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一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2005年获市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11年获赞比亚国家“五一”劳动奖。

展开
个人擅长
严重胸外伤,胸腹联合伤的救治,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展开
  • 中暑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暑现场初步处理需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平卧,解开束缚,清醒者饮淡盐水等;降温治疗包括物理降温(如擦拭大血管部位等,儿童慎用酒精擦浴)和药物降温(严重时慎用且注意儿童安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需据血生化补液及纠正酸碱失衡;器官功能支持要监测生命体征,保护重要脏器;特殊人群中儿童重物理降温,老年人慎补液,孕妇需及时就医评估治疗。 降温治疗 物理降温: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上述部位,但要注意避免局部冻伤,冰袋与皮肤之间最好隔一层毛巾。对于儿童患者,物理降温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因为儿童对药物降温可能存在更多的不良反应风险。对于婴幼儿,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浴,因为婴幼儿皮肤薄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 药物降温:在某些严重中暑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降温,但要谨慎选择,尤其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常用的药物如氯丙嗪等,但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且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变化。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对于出现明显脱水、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进行补液治疗。一般可以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同时补充适当的钾、钠、氯等电解质。如果患者存在酸碱失衡,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碱性或酸性药物进行纠正,但都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测和指导下进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补液时需要注意血糖的变化,避免因补液不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器官功能支持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尤为重要,因为中暑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心肺功能的损害。 保护重要脏器:如果患者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如给予吸氧、使用改善心肺功能的药物等。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要注意维持尿量,必要时使用利尿剂等,但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出现昏迷等情况,要注意保护脑组织,可采取降低颅内压等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中暑。在中暑处理时,要更加注重物理降温的方法,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降温。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暑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处理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基础疾病的变化,补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补液加重心脏负担等。 孕妇:孕妇中暑后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高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在处理时要尽快将孕妇转移到阴凉处,采取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同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补液等治疗要充分考虑孕妇的特殊生理状况。

    2025-10-11 13:24:06
  • 四季豆中毒怎么办

    四季豆中毒的识别症状、急救处理、预防措施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中毒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轻重症不同症状,可通过催吐、补液急救,要彻底煮熟、避免生食、适量食用预防,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需特别留意饮食安全与中毒后及时就医。 一、识别中毒症状 四季豆中毒通常在食用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轻症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重症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慌、出冷汗等,甚至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症状表达不清而更易被忽视病情变化,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有无频繁呕吐等情况。 二、急救处理措施 1.催吐:如果食用四季豆时间较短(一般在1-2小时内),可尝试催吐。让患者饮用大量温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尽量排出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但对于年老体弱、昏迷等情况的人群不适合催吐。儿童催吐时要谨慎操作,避免误吸等情况。 2.补液:对于有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倾向的患者,应适当补充水分。可以口服淡盐水(每500毫升水加约1.75克盐),少量多次饮用。如果脱水症状较重,如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应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及时就医:一旦怀疑四季豆中毒,无论症状轻重都应尽快送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比如进行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三、预防措施 1.彻底煮熟:四季豆一定要煮熟煮透,一般建议煮至熟透变色,内部无生心。因为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和血球凝集素等毒素,充分加热可以破坏这些毒素。家庭烹饪时可通过延长炖煮时间等方式确保四季豆熟透。儿童的饮食更要注意食物的彻底煮熟,避免因食物未熟透而引发中毒。 2.避免生食:绝对不要生食四季豆,无论是凉拌等方式都可能导致中毒,应遵循正确的烹饪方法处理四季豆。 3.适量食用:不要一次大量食用四季豆,适量摄入可降低中毒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适量标准不同,儿童应根据其年龄和食量控制四季豆的食用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和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四季豆毒素更敏感。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安全,确保四季豆完全煮熟,在烹饪时可以将四季豆切碎等便于煮熟的处理方式,并且要监督儿童不要过量食用四季豆。当儿童食用四季豆后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呕吐、腹痛等,应立即就医,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代谢和解毒能力相对较弱。食用四季豆时更要严格确保煮熟,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由于其身体储备功能差,可能病情进展较快,所以老年人食用四季豆后若有不适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食用四季豆的情况。 3.孕妇:孕妇在饮食上需格外谨慎,四季豆中毒可能会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进而影响胎儿。所以孕妇要确保四季豆煮熟后再食用,若出现中毒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孕妇身份,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合适治疗。

    2025-10-11 13:22:59
  • 中暑休息好会痊愈吗

    中暑后休息好是否能痊愈视中暑严重程度而定,轻度中暑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充分休息等一般可痊愈,儿童、老年人、体质弱或有基础病者轻度中暑休息恢复有差异;中度及重度中暑仅靠休息无法痊愈,需立即采取医疗救治措施,儿童、老年人、体质差或有基础病者中度及重度中暑更需专业救治,休息不能替代。 轻度中暑 情况描述:若为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口渴等,此时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充分休息,同时适当补充水分和盐分,一般情况下休息后可逐渐痊愈。例如,在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适量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身体机能可恢复正常。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轻度中暑后休息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因为儿童对高温的耐受性更差,可能在休息后仍需进一步的监测和适当处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轻度中暑后休息恢复也需要更谨慎的观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过程,且要注意休息环境的适宜性,保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等。 生活方式影响:平时缺乏锻炼、体质较弱的人轻度中暑后休息恢复可能相对慢一些,而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体质较好的人轻度中暑后休息恢复相对较快,但总体来说轻度中暑经过良好休息都有较大可能痊愈。 病史影响: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轻度中暑后休息恢复需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变化,休息的同时可能需要额外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基础疾病状态,但多数轻度中暑经过休息仍可朝着痊愈方向发展。 中度及重度中暑 情况描述:对于中度中暑,可能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如体温在38.5℃以上)、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甚至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重度中暑则情况更为严重,可能出现昏迷、抽搐、休克等表现,此时仅靠休息是无法痊愈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如降温、补液、维持重要脏器功能等。例如,重度中暑患者需要迅速转移至凉爽环境,进行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静脉补液等急救处理,单纯休息无法解决问题。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中度及重度中暑后,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更脆弱,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休息只是基础处理的一部分,不能仅依靠休息来痊愈;老年人中度及重度中暑后,身体的代偿能力差,病情往往更易恶化,需要及时且专业的医疗干预,休息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救治,否则难以痊愈甚至会危及生命。 生活方式影响:平时缺乏锻炼、体质差的人在发生中度及重度中暑时,病情可能更重,因为其身体的应激和恢复能力更弱,需要更紧急和专业的救治;而经常进行高温环境下活动、适应能力较强的人发生中度及重度中暑后,也需要立即接受专业治疗,休息无法让其自行痊愈。 病史影响:有基础疾病的人发生中度及重度中暑时,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本身有糖尿病的中暑患者,可能在中暑过程中出现血糖波动等情况,增加救治难度,此时必须依靠正规的医疗救治手段,休息不能解决中度及重度中暑的问题,必须及时送医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1 13:21:36
  • 烧炭会不会二氧化碳中毒

    烧炭在通风不良时会致室内有害气体积聚引发中毒,其产生二氧化碳原理是碳燃烧相关,中毒机制是影响呼吸等生理功能,表现分轻中重,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风险不同,需注意所处环境通风避免危险。 一、烧炭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 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但烧炭过程中如果通风不良,碳不完全燃烧主要生成一氧化碳,不过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缺氧,这也属于广义上的类似中毒表现。从直接产生二氧化碳导致中毒的角度,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在相对封闭且通风极差的环境中烧炭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迅速升高。 二、二氧化碳中毒的机制及表现 1.机制: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呼吸调节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抑制呼吸中枢等生理功能。大量二氧化碳积聚使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进而影响血液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2.表现 轻度中毒:可能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轻度心悸等表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刺激了神经系统,干扰了正常的神经功能调节。 中度中毒: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此时人体缺氧情况进一步加重,神经系统受到更明显的抑制,机体各器官功能开始受到较严重影响。 重度中毒:可导致昏迷、抽搐、呼吸心跳骤停等,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这是因为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已经使重要脏器的功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三、不同人群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二氧化碳的耐受性更差。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烧炭时,儿童更容易出现中毒症状,且病情可能进展更快。所以儿童所处环境一定要保证通风良好,绝对不能在密闭房间内烧炭,以防发生危险。 2.孕妇:孕妇本身耗氧量增加,且胎儿也需要良好的氧供。如果处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环境中,孕妇可能会出现缺氧,影响胎儿的氧供,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所以孕妇周围环境必须保持通风,远离烧炭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危险行为。 3.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其本身的呼吸功能和氧运输能力较差。在烧炭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时,更容易加重原有的疾病,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老年人居住环境要注意通风,避免接触烧炭等可能造成缺氧的情况。 4.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其肺功能本身就较差,对氧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能力受限。在烧炭环境中,会进一步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能诱发病情急性加重,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 总之,烧炭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会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积聚,引发中毒风险,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所处环境的通风情况,避免处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积聚的环境中。

    2025-10-11 13:20:42
  • 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怎么办

    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是因肺通气过度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碳酸浓度降低、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有环境和疾病等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有呼吸急促等,靠血气分析等监测,处理要去除病因、呼吸支持,护理上要关注新生儿情况、家长配合观察病情及治疗护理。 一、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的定义及常见原因 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是指新生儿因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过度,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中碳酸浓度降低,pH值升高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常见原因包括: 环境因素: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过高、过度哭闹等可引起呼吸频率加快,导致通气过度。例如,当新生儿处于高温环境中时,机体为了散热会反射性地加快呼吸,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疾病因素:一些肺部疾病如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会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还有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引发呼吸性碱中毒。 二、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监测指标 临床表现:新生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周围轻度发绀、烦躁不安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等症状。 监测指标 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性碱中毒的关键指标,可检测血液中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氧分压(PaO)等指标。呼吸性碱中毒时,pH值升高,PaCO降低;氧分压可因通气过度导致氧摄取情况变化而有相应改变,如果存在缺氧,PaO会降低。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的监测。呼吸性碱中毒时呼吸频率通常会增快,心率也可能相应增快。 三、新生儿呼吸性碱中毒的处理措施 去除病因 调整环境:如果是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应调整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至适宜范围,一般保持在22-25℃左右,可通过调节空调温度、减少包裹物等方式来实现。 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是肺部疾病等引起的,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对于肺炎新生儿,应根据病原菌情况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等进行治疗,以改善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缓解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支持 调整通气:如果呼吸性碱中毒是由于呼吸频率过快导致通气过度引起,可通过适当的方法调整呼吸频率。比如,轻柔安抚新生儿,减少其哭闹,以降低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辅助通气,调整通气参数,使PaCO恢复到正常范围。 四、特殊人群(新生儿)的温馨提示 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面色、精神状态等情况。保持新生儿居住环境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新生儿过度哭闹。在护理操作时要轻柔,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刺激,从而减少因哭闹等引起的通气过度。 病情观察:家长要配合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如发现新生儿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情况加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要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复查,监测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确保新生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2025-10-11 13:18: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